1、画画的群体不同。古代画画的人主要有三种:一是皇家画院的画家,如李唐、马远一类;另一种是官员、士大夫,如苏轼、董其昌一类;还有一种是落魄的文人,如唐寅、徐渭一类。这些都是文化修养很高的人。
吴镇作品
现在画画的人呢,一是相关艺术机构的人,二是美术专业的学生,三是爱好美术,以画画为消遣或以画谋生的人。里面真正有较高文化修养的没几个。连各级官员也没什么文化,题一个画也错字连篇。
八大山人作品
2、欣赏群体不同。
古代第一流的画除了皇家收藏外,大都在一流的收藏家、士大夫手中。画家和欣赏者眼界都高。
现在众多博物馆、美术馆免费向大众开放,普通人都有欣赏作品的机会。但人群中能欣赏一流作品的人仍然不多,大部分人喜欢雅俗共赏一类的东西,不喜欢真正大师的作品,比如八大山人、徐渭、黄宾虹等。画画的人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迎合欣赏人的口味。
黄公望作品
3、人心不古,画画与名利挂钩。
古人画画大都为了修身养性,为风雅,为诗之余。如今这种高雅之事被名利牵绊,成了工匠制作,充满铜臭。
黄宾虹作品
4、学画方式变了。古代是师父带徒弟,有绘画天赋的学生才能得到名师传授,而且学画的人是学习技法和古代文化双管齐下。
现在是美术学院招生,只要素描、色彩过关,文化录取线也低得离谱。教育中忽视了中国画传统最重要的文学、诗词和书法。这种教育方式导致学生难以深入理解中国画的精髓。
石涛作品
5、商品经济时代,人心浮躁。大家都希望上午学画,下午就可以卖钱。不肯下苦功夫做学问,搞研究。
徐渭作品
6、要振兴国画,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还是要靠专业培养途径。除了技法,思想境界、学识修养也同样重要。
美协、画院等一大群"不下蛋的鸡"被国家长期养着肯定不行,不如大刀阔斧来个改革,把这些人放归山野自己找食物。像现在这样安逸生活,每月上交两张画就算打卡上班,是出不了什么人才的。
绘画与文学,音乐作品是一样的,没有丰富的人生体验,没有经历过痛不欲生的苦难,很难出伟大作品。中国古代山水画是农耕文明的文人寄情山水的一种情感渲泻,并不是为了追求商业价值,是自然感情的流露。当代作品商业化太浓,追求短平快,思想深度不够,很难出佳品,更难出永恒的艺术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