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堵塞,酒店房满,“七夕”节正在褪去它原来含义!

湖心趣事说 2024-08-11 17:55:13

“七夕”即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佳节,民间称“七夕节”又称“乞巧节”“女儿节”七夕节源于中国古代神话牛郎织女的故事,相传天上的织女与凡间的牛郎相爱,后来被王母发现后,将织女带上了天宫,两人被迫分开,后来只有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才允许两人隔着银河见一面,喜鹊被两人坚贞的爱情感动,化成一座鹊桥,两人才得以相会,虽然这只是一个神话传说,但是却表达了人们对幸福美满的爱情的向往。

古人七夕节非常丰富,总结为:

1、穿针乞巧,穿针乞巧是自汉代以来的七夕乞巧项目,月夜穿针要求快、准、巧,这是难度很高的技术活。在民间还有一个特别的园艺乞巧方式,那就是种巧芽。人们在七夕之前,培植豆芽或麦芽,到七夕活动期间,妇女带着各自精心培植的作品,献给巧娘娘,同时让大家品评,看谁的巧芽长得茁壮,谁就得巧。这是种植技艺的比试,是对女性智慧的激发与农事技艺成果的肯定。

2、举办七夕诗会,在古代七夕节会举行七夕诗歌大会,青年才俊们都会在这天为自己心仪的女子做诗,以表达自己的心意,宋代词人秦观那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一直传唱至今。

3、另外还有种生求子、拜织女的习俗,古代七夕其实主要是女性的节日,在七夕当晚,少女、少妇们伏在案前,朝着织女星的方向,默念自己的心事。如少女们希望长得漂亮或嫁个如意郎、少妇们希望早生贵子等,另外还有染指甲,晒衣晒被的习俗。

在古代社会,七夕节对于他们的来说更多的是祈福和一种象征性意义,女孩子们希望织女能让他们心灵手巧,遇到如意郎君,而男孩子则希望金榜题名,总之是借着节日表达自己的愿望。而现代社会“七夕节”原有的意义正在褪去,经济全球化导致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快速的发生变化,每当遇到七夕节当天,酒店预定的房间就基本会爆满,难不成过七夕一定的去酒店过,而且订房间的大多是年轻的男女,甚至不乏大学生。如此的观念开放,真是令人咂舌。毕竟大多数都是未婚男女,这样以后嫁娶就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吗?而古人更多的是举办各种文艺活动,更多的是充满诗情画意

再就是每当过节都是与礼物有关,少则99朵玫瑰,多的999朵都有,更有甚者金项链,名贵包包,送少了不乐意,送便宜被嫌弃,当然这里面除了观念的改变,也与商家得炒作有关,什么520、1314都是炒作出来的节日概念,有的商家甚至堂而皇之的在公众场合还举办什么接吻比赛

今天,本来以为是周六路上不堵车,结果路上堵的水泄不通,往前挪动都很困难,公交车也给堵路上了,后来只能选择步行,路上全是打扮花枝招展的青年男女。今夜恐怕是一个不眠之夜。

七夕原本应有的含义是祈福,表达自己心中的美好愿望,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而不是在这个传统佳节里,毫无顾忌的放纵自己!不是在酒店,也不是比谁收的礼物多,谁收的礼物贵!静静地和自己家人待在一起,一起享受团聚的时光,才是应有之义,你们觉得呢?可以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