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异性喜欢你的5个心理学方法

第壹心理 2024-10-24 11:49:56

一段感情关系的不同发展阶段中,实际上可能蕴含着许多我们没有留意到的心理学原理,包括一些细微之处。

今天将分享5个“诡异”的心理学效应,借助他们,我们可以轻松获得异性的好感,让感情迅速升温。

首因效应你是否认同所谓的“一见钟情”?这其实和心理学上的“首因效应(Primacy effect)”有关。美国心理学家卢钦斯(A. S. Lochins)曾进行过一项趣味实验,他首先假设出来一个男孩吉姆的形象。然后Lochins分别用两段话来描述吉姆:

第一段话(P1):男孩吉姆是一个外向、热情的孩子,每天都会和小伙伴相约去学校,最近认识了很多女孩子,大家对他的评价都还不错。

第二段话(P2):男孩吉姆是一个内向低调的孩子,几乎没有朋友,平时也不和其他同学玩,每天都是一个人往返学校,甚至不认识学校任何一个女孩子。然后, Lochins安排四组志愿者分别阅读四段话,第一组先看P1再看P2,第二组先看P2再看P1,第三组只看P1,第四组只看P2。随后Lochins向他们分别提问:“你认为,吉姆是一个怎样的人?”结果发现,第一组有78%的人认为吉姆是友好的,第二组这一数据为18%,第三组为95%,第四组为3%。由此,Lochins得出初步结论:

信息呈现的顺序的确会影响对人们对整体的看法,先呈现的信息往往比后呈现的信息有更大的影响作用,这个现象被称为首因效应。

这个效应揭示了初期信息在记忆与社交感知中的重要作用,强调了在人际交往中第一印象的重要性。一般来说,对于陌生人之间的社交(由于是初次相见),首因效应的作用比较大(一见钟情);对于熟悉的人,近因效应的作用比较大(激情退却)。

吊桥效应“怦然心动”的感觉是怎样来的?其实,心跳加速也可能是对方刻意营造的氛围。答案就在于“吊桥效应”。这个效应说明了,我们如何在特定时刻对特定的人产生强烈的情感反应。“吊桥效应”本质是基于情绪的二因素理论,即情感由生理激活和认知评价两部分组成。

当遇到让我们心动的人时,我们的身体会产生反应,如面红耳赤、心跳加速等,于是我们的大脑会将面红耳赤、心跳加速的表现与“心动”建立联系。当类似的生理激活出现时,大脑会误判你已经“心动”了 ,其实是我们的大脑在对这些生理反应进行解释。这一点可以被用来创造与心仪对象之间的特殊体验,如一起探访一个恐怖场所,一起去玩密室逃脱。危险的环境反而会促进感情的发展,并放大对方在你心中的重要性。黑暗效应昏暗的灯光下容易产生情感的升温——这就是所谓的“黑暗效应(Dark Effect)”。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和美国西北大学的研究人员曾进行过一项实验,安排志愿者分别处于强光和弱光的房间中,

然后让两组志愿者观看相同的广告视频,视频中,主人公因为上班迟到而疑似具有攻击性行为。结果后期的反馈中,认为主人公有暴力倾向的人几乎来自于强光房间中的志愿者。进一步的试验中, 研究人员让另外两组志愿者随机描述情绪类词汇,结果发现强光房间中的志愿者,描述的消极词汇更多。于是,研究人员得出结论:

处于昏暗灯光中的人的情感反应与处于明亮灯光下的人有显著不同。

光线对人情绪状态的确会造成影响,黑暗营造了伪装的空间,你的表情、神态、肤色、情绪都会受到隐藏,于是,双方的安全感都更强了。所以,建议在挑选约会场所时,选择光线较暗的环境以营造更舒适的氛围。比如,饭店中光线最昏暗的那个角落。

恋爱补偿效应在日常生活中表达对某人的喜欢——这是“恋爱补偿效应”所体现的。这个效应展示了,人们更愿意与对自己有好感的人交往。当感知到某人对我们的喜好时,我们往往会对这个人产生正面的感觉,特别是当这个人本身的品质和条件相对优秀时。这种互相的正面感觉促使人们更加愿意接近彼此。所以,和暧昧对象在一起的时候,多表达自己对其的好感很重要,比如她声音真好听。

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主要在情感关系中体现。当一对情侣在面对挑战时彼此坚定不移且相互尊重,他们将会更加互相支持并共同面对困难,从而使彼此的关系更加紧密。然而,这一效应的前提是双方在情感上的等量投入。如果双方的情感投入不均衡,面对挑战时关系容易破裂。这也解释了为何处于远距离恋爱的伴侣往往比那些在一起生活的情侣更易分开,因为远距离恋爱带来的挑战和生活中的差异性考验着双方的情感深度和承诺。

远距离恋爱之所以难以维持,主要是因为它涉及到距离、生活环境、工作状态和心理感受上的差异。因此,对于远距离的情侣而言,重要的是要有共同的目标和对未来的规划,即远距离恋爱的终极目的是为了能够最终在一起。这种共同的期望和目标是维持远距离关系的关键,能够帮助伴侣们共同克服由于距离所带来的各种挑战,实现彼此之间的“完满”相聚。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