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狐岭之战后,大金再无野战之师、更无野战之力。卫绍王和他的大金庙堂全都躲在厚重的中都城墙里瑟瑟发抖。
但不能野战就只能等死。
历史上从来没有攻不破的千年之城,更从来没有苟得住的万年帝国。
公元1212年,大金崇庆元年,野狐岭之战以獾儿嘴歼灭战残酷收场。但春季攻势从来不是草原人的热爱,草原人真正热爱的是秋季攻势。所以,更惨烈的进攻还要等到这一年的秋天。
公元1212年,大金崇庆元年秋,蒙古大军围攻西京。
大金元帅左都监奥屯襄率军救援西京,却在密谷口(今山西阳高西北开山口)遭遇蒙古伏兵,全军覆没。奥屯襄仅以身免。由于成吉思汗被流矢击伤而撤回草原,所以西京大同躲过一劫。
但东京辽阳府则没有那么幸运。
公元1212年,大金崇庆元年正月,大金的东北根据地爆发了耶律留哥起义,一时间“营帐百里,威震辽东”。契丹起义军向成吉思汗派出使者愿意归附。
公元1212年,大金崇庆元年八月,契丹人舒穆鲁额森向成吉思汗建议直取东京、捣金根本。
公元1212年,大金崇庆元年十二月,哲别率军奔袭东京。在除夕夜,蒙军利用金使骗开城门后突入城内,一举攻克大金东京。
东京之战后,蒙古人在女真大金的根基之地打开了局面,同时支持耶律留哥的契丹起义军两次击溃金军的平叛部队。
西京告急、东京失守,野狐岭精锐尽丧,所以蒙古人接下来的目标一定是大金中都。
根据南宋使臣1212年初入金贺正旦推断,蒙古人第一次进攻中都得时间应该为公元1211年九月到十月。
根据蒙金战争从1211年春季试探、秋季总攻和公元1212年獾儿嘴决战的战争进程来看,蒙古人第一次进攻中都得时间应该为公元1212年秋冬。
但这两个时间点来说,完全可以并行不悖。
公元1211年秋季攻势时,蒙古人的先头部队就曾冲到中都城下,而且领兵将军为名将哲别。“遮别遂入关,抵中都”。
所以,这算是第一次进攻中都。
但这次纯属金军逃过了头、蒙军追过了头。蒙军主力并未抵达中都城下。而且,成吉思汗的总体战略计划中也没有攻下大金中都得打算,重点一直是抚、昌、桓三州。
所以,最终的决战地点是抚州野狐岭,不是大金中都。
公元1212年秋冬攻势,蒙古人虽然在西京山西方向止住步伐,但是在东京辽宁方向完全刹不住车。在契丹人的配合下,蒙古人就算断了女真人逃回东北老家的后路。
那同时期是否会进攻中都呢?
从总体战争进程来看,这次才是对大金中都的真正进攻。虽然《南迁录》和《大金国志》不太靠谱,但关于此战的记载还是可以采信的。
公元1212年,大金崇庆元年十一月初一,蒙军进攻中都顺阳们、南顺门和四会门。金军把浸泡粪便的沸汤向城下倾倒,挡住了蒙古人的数次突击。
但是,一伙蒙古敢死队搭云梯从北门翻入城墙,“大呼而前”;同时,蒙古骑兵队从各个城门发起冲锋。于是,金军外城防线顷刻崩溃,大批溃军逃往中都内城。
十一月初二,蒙军集中兵力攻击连接内城和南边子城的甬道,金军从城上推下滚木礌石阻击,杀伤甚重。
十一月初六,蒙军大量收集木料竹节,并向内城甬道之下投掷堆积,等到堆与城高便要跑马上城。
攻略三州时,蒙古人就发明了“倒土跑马上城”的战术,从远处掘土填袋,然后纵马把土袋扔到城下,也就是倒土,等到堆土城高便跑马上城。
可能是中都城墙太高、也可能是木料竹节更便于收集,所以这次用了木料。这也恰恰给了金军机会。金军悄悄挖掘地道直抵木堆之下,并将硫磺油布等易燃之物塞入木料竹节的缝隙之中。
十一月初八,蒙军全线出击,依凭木堆、跑马上城,同时用冲车载着大锤撞击城墙。金军则趁机点火。顿时,火舌乱窜、触者立燃,攻城的蒙古士兵陷入火海浓烟。
按理说,仗打到这份儿上就算决出胜负。
蒙古人攻城部队的最好选择,就是赶紧撤军。因为你的绝招全让人家给破了。然而,并没有。蒙古大将命亲兵手握大刀督战,谁撤回来就砍死谁。蒙军只能杀入火海,继续攻城,于是“焚死者臭不可闻”。
自秦汉到宋金,草原还是那片草原,但草原游牧骑兵早已脱胎换骨。秦汉时期的匈奴骑兵,“利则进,不利则退,不羞遁走”。赶上这种攻城战,匈奴人是肯定要跑的。但蒙古骑兵呢?明知是死也要赴死。
不是游牧骑兵更勇敢了,而是草原有了规矩。这种规矩能够帮助草原大汗将游牧骑兵的最后一丝战斗力压榨出来。
当日晚间,风云变幻、大雪漫天,而且连下五天。蒙军攻城不是被大火烧灭,而是被大雪阻止。
十一月十七日,蒙军再次攻城,金军强弩射击,蒙军损失惨重。蒙军士兵往城墙上倒钉大铁铲,然后脚踏铁铲攀城进攻。金军士兵则手持刀斧躲在雉堞之后,单等蒙军士兵冒头便一刀劈下,顿时“大刀斧斫碎,飞尸以下”
蒙军“百计攻城”,但中都巍然不动。
十一月二十五日,蒙古大军黯然撤退。
就此次中都保卫战来说,大金朝远比北宋更坚韧、更专业、更得力。但跟北宋同样的囧境是:此时金军早已不能野战。
不能野战的结果就是处处被动,只有人家打你的局面,而永远不会有你打人家的局面。
公元1213年,大金崇庆二年秋,成吉思汗率蒙古大军再次突破金边堡,连克宣德府、德兴,在大败金将术虎高琪后,一路冲到居庸关北口。
随后,成吉思汗亲率主力向南迂回,突破紫荆关(今河北易县西北)后,占领涿、易二州,而后派哲别、速不台突袭居庸关南口。
金军居庸关守将见前后被围,于是献关投降。居庸关门户再次被攻破,大金中都又一次瑟瑟发抖,又一次被蒙古大军包围。
但成吉思汗没有攻城,而是留下部分军队围困中都,其他主力部队分三路扫荡河北、山西、辽东以及山东等地。
术赤、察合台、窝阔台三子军沿太行山东麓向南攻至黄河,而后再沿太行山西麓向北扫荡山西;
哈撒儿、斡陈那颜等将领向东攻取蓟州(今天津蓟县)、平州(今河北卢龙),再向北攻取辽西诸州;
成吉思汗率拖雷、木华黎等从河北中部向东横扫至山东胶东半岛。
这就好比一只脚踩着大金朝的中枢大脑,另外两只手和一只脚猛揍大金朝的前胸后背。蒙古大军如洪水猛兽一般横扫了大金朝的北方诸州。中都虽然未被攻破,但大金已经残破。
公元1213年,大金崇庆二年十二月,三路蒙古大军再次会师中都郊外,继续包围大金中都。
公元1214年,大金至宁元年三月,大金“以东海郡侯女为歧国公主,归于蒙古主”,“并以金帛、童男女各五百、马三千赂之”。
于是,成吉思汗退兵。
中都城外无不残灭、大金山河风雨飘零,但这不是最严重的局面。最严重的局面是大金中都同时期上演的两波政变。
先是:公元1213年,八月,胡沙虎杀卫绍王完颜永济,拥金章宗兄完颜珣位帝,即金宣宗;
再是:大将术虎高琪担心兵败问责,于是先下手为强,杀了都元帅胡沙虎,而后向金宣宗请罪。
然后,金宣宗竟赦免术虎高琪,还任命他为左副元帅,领兵抵抗蒙军。
也就是说,大金朝的脑子虽然被蒙古人踩在脚下了,但脑子里的斗争竟异常激烈,自己人杀自己人杀得昏天暗地。
金宣宗通过非常丧权辱国的方式“劝退”了成吉思汗,那之后怎么办?
他比大宋的赵家官人还要怂包,直接把中都甩给太子和丞相,自己则一路向南逃往南京汴梁。
实际上,这就是大金迁都了。
金宣宗一行走到南郊良乡的时候,就对扈从军中的契丹兵产生了恐惧般的猜忌。大金朝此时正在往辽东输出暴力,要解决那里的契丹人起义。所以,金宣宗不可能不猜忌契丹人。
然后,草台班子的大金朝就下了一个要多奇葩有多奇葩的命令:没收契丹兵的铠甲马匹。
你要么狠辣一点儿,直接屠了契丹兵;要么糊涂一点儿,留下他们守卫中都。不管怎么做,都不至于逼反契丹兵。
但你收他们的铠甲马匹是几个意思?当兵的没了这些,就等于砧板鱼肉。于是,恐惧心理引发攻击行为。契丹兵集体造反,调转刀刃直接进攻中都。
留守中都得太子和丞相没能等来蒙古人,反倒等来契丹人。同时,造反的契丹兵还向成吉思汗投降,联络蒙古人一起进攻中都。
成吉思汗随即派出金降将石抹明安和蒙古将领三哥拔都率军出古北口(今北京密云东北长城口)驰援契丹兵,并再次包围中都。
大金中都比大宋汴梁更为耐战。
公元1211年被骚扰一次,但虚惊一场;公元1212年被强攻一次,但啥事儿没有;公元1213年被围到第二年,但岿然不动;公元1214年先被契丹人打又被蒙古人围,但不动如山。
虽然大金皇帝迁都,但中都金军依旧顽强。
可问题是围城的蒙古兵比大金中都更顽强。
契丹兵反水攻城的时间是公元1214年大金贞祐二年五月,蒙古大军随即开到,然后跟契丹人一起围攻中都。就这么一直围攻到公元1215年大金贞祐三年五月,直到中都被彻底攻破。
此时,金太子已提前逃往汴京、金丞相完颜承晖城破自杀。大金中都保卫战,以中都城破最终收场。
比较大宋汴京保卫战和大金东京保卫战,金人要比宋人更加顽强。无论是坚守的时间还是城战的能力,大金都能碾压大宋。而之所以最终归宿都是城破国残,就是因为野战无能。
太原保卫战失败后,大宋再无野战精锐;野狐岭之战后,大金再无野战可能。
偌大王朝,一旦无法失去野战之力,那就只能坐等灭亡。任凭再强的守城能力、任凭再险的山河地利、任凭再好的运筹帷幄,也都无济于事。
公元1215年,距离靖康之变的大金高光时刻仅仅八十八年,女真大金为何会堕落到比北宋还要残废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