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售原本是电商平台为了方便商家备货、消费者提前锁定心仪商品而推出的一种购物模式,在“双十一”这个全民购物狂欢节的背景下,预售却逐渐演变成一场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博弈,甚至沦为商家“割韭菜”的工具。
今年的双十一,预售套路再度升级,消费者深陷其中,叫苦不迭,那么这样的骗局是什么样的?我们又该如何避免呢?
预售,真的优惠吗?
每年的双十一,各大电商平台都会提前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开启预售活动,今年也不例外,一些电商平台早早地打响了预售第一枪,比去年提前了整整十天。
平台和商家联手出击,利用“定金膨胀”、“尾款立减”、“优惠券叠加”等眼花缭乱的营销手段,营造出一种“错过预售就等于错过最低价”的紧张氛围,刺激着消费者的购物神经。
当消费者满怀期待地支付定金、熬夜付尾款之后,却发现所谓的“预售价”并非想象中那样美好,不少消费者反映,预售商品的价格不仅没有比双十一当天便宜,反而比直接购买更贵,更有甚者预售结束后商品价格不降反升令人大跌眼镜。
这种“预售更贵”的现象并非个例,在社交媒体上,随手一搜就能看到大量消费者的吐槽和投诉,他们晒出预售订单和直接购买的截图,用铁证如山的事实揭露着预售背后的价格猫腻。
广东消费者小林就是其中一位受害者,她早早地将心仪商品加入购物车,并在预售开始的第一时间支付了定金,当她在尾款期结束后无意中点开商品链接时,却发现直接购买的价格竟然比自己预售时便宜了几十元。
辛辛苦苦凑满减、付定金、熬夜付尾款,结果一通操作猛如虎,到头来却比直接购买还贵,这不是妥妥的‘韭菜’吗?小林的遭遇引发了众多网友的共鸣,大家纷纷表示“被套路了”、“预售就是个坑”,面对消费者的质疑,平台又是如何回应的呢
平台的回应
面对消费者的质疑和愤怒,电商平台却显得有些“底气不足”,对于为何会出现“预售更贵”的现象,平台客服并未给出正面回应,只是含糊其辞地表示“会尽量完善各种功能”,敷衍的态度令人失望。
事实上,预售模式存在的问题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早在之前中消协就发布报告,明确指出电商平台预售模式存在“最低价”宣传不属实、不价保等问题,并呼吁平台加强监管,规范预售行为。
时至今日,预售乱象依然屡禁不止,平台的监管责任缺失,无疑是重要原因之一,为了追求更高的销售额和平台流量,平台往往对商家的“预售套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默许其存在。
“最低价”的文字游戏
预售乱象背后,是商家利用信息差和规则漏洞,精心编织的一张价格迷局,他们深谙消费者的心理,利用各种营销手段营造出一种“不买就亏了”的错觉,诱导消费者提前下单,而当消费者发现“上当”时,却早已为时已晚。
面对消费者的质疑,商家往往会搬出各种理由来为自己辩解,比如他们会说预售价格和双十一当天价格不同,是因为参加的活动不同,优惠力度也不同,或者说预售商品存在“价格波动”,最终价格以实际支付时的价格为准。
一些商家还会在预售规则中玩弄“文字游戏”,故意设置模糊的条款,为日后拒绝“价保”埋下伏笔,他们可能会在“价保”规则中,刻意排除某些特定时间段或者特定优惠活动,导致消费者即使符合“价保”条件,也无法真正享受到差价补偿。
在预售模式日益“套路化”的今天,消费者该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避免成为被“收割”的“韭菜”呢,我们在消费的过程中要保持理性消费的心态,不要被“双十一”的狂欢氛围冲昏头脑,不要盲目相信“预售最低价”的宣传,更不要为了凑满减而购买不需要的商品。
如果发现预售商品的价格存在问题,可以通过平台的客服渠道进行投诉,并保留好相关证据,以便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除了消费者的自我保护之外,更重要的是平台和商家要加强自律,共同维护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
平台要切实履行监管责任,对商家的预售行为进行严格审查,杜绝虚假宣传、恶意抬价等行为,商家要诚信经营,以“最低价”等宣传诱导消费,真正让利于消费者,只有这样预售模式才能回归其应有的价值,成为真正服务于消费者的一种购物方式。
“双十一”作为中国乃至全球最大的购物狂欢节,其发展和完善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平台作为预售活动的发起者和规则的制定者,需要承担起监管责任,对商家的预售行为进行严格审查,杜绝虚假宣传、恶意抬价等行为。
商家作为预售活动的参与者,也要遵守商业道德,诚信经营,以“最低价”等宣传诱导消费,真正让利于消费者,消费者作为预售活动的参与者,也有必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理性消费,避免冲动购物。
“双十一”预售是方便消费者、辅助商家、刺激消费的营销模式,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创造一个公平、透明、有序的市场环境,让“双十一”预售真正回归其应有的价值,为消费者带来真正的实惠和便利。
信源:澎湃新闻--解套“11·11”| 天猫预售价比直接购买更贵?还没付尾款就降价澎湃新闻--电商预售模式问题多,中消协分析五种不诚信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