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育迟缓专业指导:避开这6个“坑”,孩子进步嗖嗖的!

双儿玩转育儿 2024-11-14 21:32:35

给发育迟缓孩子做家庭干预时,如果孩子进步缓慢,甚至出现退步,说明我们的方法一定出错了。该及时调整。根据我们1000+的案例总结,我发现,有6个常见错误,很多家长一犯再犯。盘点一下!

1. 强化物当“诱饵”,孩子反而不上钩

想象一下这个场景:你拿着孩子最爱的零食,想让他跟着你一起做训练。结果呢,孩子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零食,训练却一点没进展。这是为啥?因为你把强化物用错了地方!强化物啊,应该是孩子做出正确反应后的奖励,就像你工作完成后老板给你的奖金一样。这样孩子才会明白,哦,原来这样做是对的,下次我还这么干!

正确做法:先把训练做好,等孩子完成了,再拿出强化物,笑眯眯地说:“哇,宝贝做得真棒!来,奖励你一个!”这样,孩子就会慢慢明白,努力是有回报的。

2. 孩子一闹,你就妥协,问题行为反而被“强化”

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孩子想要什么东西,你没答应,结果他就开始哭闹。你一心软,就答应了。这下可好,孩子觉得哭闹就是解决问题的法宝了。

正确做法:孩子哭闹的时候,先别急着满足他。确保他安全的前提下,稍微冷落他一下,让他知道哭闹没用。等他情绪稳定了,再教他怎么用正确的方式表达需求,比如用语言说:“妈妈,我想要那个玩具。”

3. 指令下了无数遍,孩子却“充耳不闻”

你对着孩子说:“宝贝,把玩具收起来。”结果孩子就像没听见一样,继续玩他的。你一遍遍地重复,声音越来越大,最后还生气了。其实啊,这都是你指令下达的方式不对。

正确做法:指令要简洁明了,一次只说一个。孩子没反应,稍等一会儿,再重复一次。还是没反应?那就上手帮帮他,让他知道该怎么做。完成后,别忘了夸夸他:“看,宝贝收玩具收得真好!”这个辅助一定要有,但要掌握好时机,不能辅助过多,也不能超前辅助。

4. 辅助不及时,孩子觉得“指令是耳边风”

你在家给孩子下指令,孩子不理你。到了机构,老师一说话,孩子就乖乖照做。这是为啥?因为你在家里的指令没让孩子形成“必须做”的意识。

正确做法:下达指令后,要盯着孩子看,确保他接收到信息了。他没反应或做错了,立刻上手辅助,让他知道这个指令是认真的。完成后,及时奖励,让孩子明白听话有好处。

5. 泛化不足,孩子“学而不会用”

孩子在机构里学得挺好,一回家就不会了。或者今天学会了,过几天又忘了。这很可能是泛化不足导致的。

正确做法:除了机构里的训练,家里也要搞起来。多带孩子去不同的环境,让他跟不同的人互动。比如去公园玩,让孩子跟其他小朋友一起分享玩具。这样,孩子就能把学到的技能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泛化不是填鸭式浇灌,它的本质是围绕一个具体的认知点,扩大到更多与其相关联的面。比如孩子在机构学会了打招呼,那么回到家或者在外面时,也会应景的使用这个社交技能。

6. “越练越倒退”,不能急于求成

你看着别人家的孩子进步神速,心里着急啊,就给自家孩子加大训练难度。结果孩子做不来,挫败感满满,甚至开始抵触训练了。

正确做法:别急着跟别人家孩子比。每个孩子的情况都不一样,要根据自家孩子的实际情况来制定训练计划。任务要由易到难,一步步来。孩子完成不了的时候,别批评他,要鼓励他,帮他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千万不要过高要求孩子,他做不到超出自己能力范围之外的事情,就不要一遍遍要求他,我们带孩子“爬梯子”,不是带他飞。

记住这6个“坑”,千万别再踩了。给孩子做干预啊,得耐心、得细心、得讲究方法。别急于求成,慢慢来,孩子总会给你惊喜的!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