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岁比肩那英、毛阿敏,28岁从23楼一跃而下,她成为母亲余生之痛

司徒昼 2024-04-29 07:37:07

文|青森

编辑|司徒夜

“那一天爷爷领我去看京戏,看见那舞台上面好多大花脸。红白黄绿蓝咧嘴又瞪眼,一边唱一边喊哇呀呀呀,好像炸雷嘁哧咔嚓震响在耳边......”

一首将传统京剧与流行音乐相结合的《说唱脸谱》。

在1994年央视晚会上一经播出立马火遍大江南北。

专辑直接断货补都补不过来。

彼时的谢津一曲唱完,仿佛整个人都在“发着光”。

年纪轻轻,却万众瞩目。

出席活动时,连身边工作人员至少被安排在四星级酒店居住。

大火的风头甚至盖过歌坛女神那英、毛阿敏。

然而这样一个名动一时的京圈才女。

却在28岁那年某个早上,舒舒服服洗了个澡,把自己打扮成最漂亮的样子。

从家里的23楼一跃而下。

即使遭受这样落差重创的她,当场也没有立马气绝。

在鲜血不断泛出的喉咙里,还艰难地叫出了一声:

“妈妈。”

之后便撒手人寰。

将自己尚还年轻的时光,永远定格在了1999年的冬天。

01 “母亲在旁,天生风采”

1990年的亚运会,是我国运动赛发展史上的一场大事。

因为当时“内忧外患”的环境,准备工作到处都是压力。

为了能顺利举办。

全国数千万的人慷慨解囊,捐款2.7亿元支持赛事。

为了庆祝,我们还在亚运会前夜举办了一场大型晚会。

韦唯、刘欢等“歌唱好手”相继到场。

一时间大牌云集。

轮到年仅19岁的“乐坛新人”谢津登台。

英气飒爽的短发,中性帅气的白衬衫。

是当时最时髦的造型。

她用中气十足的声音唱了一首《亚运之光》响破云霄,力压全场。

一时间光芒四射,璀璨夺目。

宛如惊雷一样,唱响中国之光。

全场的目光也自然而然地都聚焦在了谢津身上。

没有后台,没有资本。

这样一个其貌不扬的女孩,却拥有这样的实力。

她到底是什么来头?

1971年,谢津出生在一个天津的小康家庭。

父亲是体制内的工作人员,母亲颜永丽则是一名音乐爱好者。

自己经常有事没事搞点音乐相关的活动。

还写过一首《津城,我心中的明星》。

所谓“近墨者黑,近朱者赤”。

在母亲的影响下,谢津自然从小对音乐产生了极高的兴趣。

颜永丽自从结婚后,被“柴米油盐酱醋茶”之类的琐事围绕。

想成为一名真正的歌手自然化为泡影。

女儿的诞生,让她仿佛又重新看到了希望。

颜永丽的“音乐梦”再次燃起,只不过也放到了女儿身上。

从谢津上小学开始,身为母亲的颜永丽就在严格执行每一步计划。

不仅谢津的学校是天津市的直属小学,而且所有的课外时间也都被她平均分配。

不管是钢琴、小提琴、大提琴、舞蹈等等。

只要是和艺术有关的,统统学了个遍。

一般孩子在这种高强度学习情况下,肯定都苦不堪言。

但谢津天生的表现欲非常强。

个性也十分的张扬外向。

这些反而让她“乐在其中”。

15岁那年,因为嗓门太大,谢津被老师从合唱组中换下来。

这让“持才自傲”的谢津心里非常不舒服。

颜永丽就鼓励她去参加天津电视台举办的“希望杯”歌唱大赛。

当时一共有7000多人参赛。

令所有人大跌眼镜的是,年纪最小的谢津却成为了最强的“黑马”。

台上,谢津唱了母亲的那首《津城,我心中的明星》。

洪亮且极具穿透力的声音,一下捕获了全场的目光。

那一瞬间在台下的颜永丽,也彷佛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

就这样,谢津一下夺得了通俗唱法组的亚军。

成名之路,也就此拉开序幕。

02“ 声名鹊起,如日中天”

随后的日子里,谢津的母亲带着她到处演出。

18岁的时候还加入了市艺术团。

那她也已经成为了当地小有名气的歌手。

两年的时间,录了7盘演唱专辑,10盘合集。

销量破百万。

同龄人还在苦恼学业,早恋逃课都怕被父母发现的年纪。

谢津却早就周转在各大人声鼎沸的演唱现场。

而且还能够得意洋洋地向着年龄差距甚大的工作人员“发号施令”。

1990年,亚运会上的表现让谢津的名气如爆弹一样“一飞冲天”。

十几岁的年纪,却直接与毛阿敏、那英、杭天琪“肩并肩”。

在香港演出的时候,谢津更是被刘德华、谭咏麟投资的音乐制作公司看中。

但因为港台听众的喜好差距,一年后,这家公司又将谢津转签给华纳唱片。

为了表现对谢津的重视,华纳给她打造了一个规格极高的团队。

必要时全都贴身跟随。

谢津参加活动时,为了方便联系照应。

她的所有工作人员也会最低被安排进四星级酒店。

除此之外,华纳还斥资80万为她打造了个人专辑《谢津》。

她的事业也顺势走向了“万千宠爱集一身”的巅峰。

《说唱脸谱》也就在那个时候诞生。

给她狠狠地收割了一波人气。

此时,她也认识了此生唯一的好友韦唯。

虽然岁数和辈分有差别,但两人相见恨晚。

从天南海北到眼前各种新鲜事,无话不说无话不谈。

但除此之外,谢津面对其他明星时就非常沉默寡言。

因为太小进入娱乐圈的缘故,谢津没有经纪人。

一起大小事务交给母亲来管。

她自己也曾说过:

“没有妈妈跟着我,我在不熟的人面前不会说话。”

有妈妈撑腰,她在事业上也几乎没有受过什么委屈和挫折。

殊不知,家长这样过度的保护。

对孩子来说也可能是种伤害。

03 “一个巴掌”,酿成悲剧

娱乐圈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潜规则”。

几乎成为了众所周知的事情。

而当时歌唱圈,也有一个不成文的“陋俗”。

被邀请来演唱的歌手上台前,都必须给当地的主办方一点“好处”。

这样才能给你都安排的妥妥帖帖的。

让你“舒舒服服”的表演。

要不然会故意给你使绊子,让你出丑。

谢津在成名后,自尊心也越来越膨胀。

脾气也越来越大,眼里一点沙子更是都容不得。

有次参加校园演唱会的时,音响设备出现了问题。

导致她一直进入不到状态。

演出效果非常令人失望。

谢津认为可能是有人嫉妒她,故意找她麻烦。

随即她便去找音响师理论。

对方解释,但气正上头的她什么也听不进去。

还打了前来劝架工作人员的一巴掌。

没想到,这一打,却直接把她的前程给打没了。

如果明星耍大牌只是打一个普通工作人员。

可能会出现人品上的指责。

但这个水花却始终不足以算作淹没明星的“大水”。

最多发个道歉声明,消停两天就又出来活动了。

但谢津打得这个人,却是相当的有背景。

甚至有传闻是华纳集团的高层。

掌掴之辱,有时候胜千刀万剐。

这一下,她还接着蹦跶什么啊?

不管再怎么赔礼道歉,谢津立马遭到了华纳全方位地封杀。

没了华纳公司的力捧,以及此事所带来的巨大社会反响。

她专辑数量也直线下滑。

从门庭若市到门可罗雀,就是这么残酷。

妈妈已经帮不上任何忙。

这是谢津第一次被迫面对现实。

已经是个成年人的她,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学会要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

人气上的巨大落差让谢津的心理也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一度产生抑郁的情绪。

但即使面对焦急的妈妈,谢津始终还是会出言安慰她:

“没关系,我很好!”

虽然华纳这座大山没了,但是谢津的知名度一时半会也消失不了。

1995年,她还再次登上了春晚。

又唱又跳,欢喜连连。

观众完全看不出她的悲伤。

两年后,为了庆祝香港回归。

谢津还和刘欢、毛宁等众星还合唱了《1997永恒的爱》。

而且这首群星合唱中,演唱的顺序也是相当的有讲究。

第一句是那英,第二句就是她。

但所谓:

“盛世的尽头是荒凉,辉煌的结局是毁灭。”

在一番看似快乐的狂欢下,谢津那不堪重负的心早已濒临分崩离析。

1999年2月12日,谢津在负面情绪的笼罩下爬上了窗户。

彼时她已经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参加任何演出了。

每天都在自己的房间里,一言不发。

幸亏被妈妈及时发现,爸爸也用铁丝将窗户开关封死。

母亲悲痛欲绝地把这些年她们的辛苦一遍遍讲给她听。

“你还年轻,还有很多可能!什么事情过不去呢?”

谢津只是安静地听着,还体贴地对她说:“妈妈,我没事的。”

但其实那时候她的内心已经彻底崩塌。

根本没有一点排解可能了。

两天后,正值情人节。

她专门洗了个澡,还换上自己最喜欢的牛仔裤和紧身毛衣。

从23楼一跃而下。

她的离去,也一时轰动众多圈内人。

著名作曲家三宝接到电话时一连四个“啊”,之后便再也沉默不语。

他说1989年二人相识时,谢津真得是个很单纯的女孩。

他一直很看好她,期待她“东山再起”的时候。

没想到世事却这般造化。

而韦唯则是一直将她的死归咎为自己没有及时好好的疏导她。

摇滚人崔健《迷失的季节》是为她而写。

然而不管别人再怎么说,斯人已逝。

最痛心的,还得数谢津的父母。

结语

著名作家张爱玲说过:“出名要趁早,来得太晚,快乐也不那么痛快。”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对大部分人而言,也许出名过早并不是一件好事。

谢津就是最好的例子。

15岁的年纪,众星拱月,被捧到高高的天上。

母亲对她的教育又极其严格,做什么事情都要母亲同意。

她没有什么朋友,也不懂人情世故。

妈妈是她所有安全感的稳定来源。

也是在扼杀她灵魂自由成长的刽子手。

一场喧嚣过后,人们冷却下来的眼神,以及冷清的现场。

让她一直保持着稚嫩的内心接受不了,也在情理之中。

这个多年前因为家庭关系所扎下的“根”。

在孩子长大后结成恶果也是必然的事情。

纵使事后颜永丽再后悔,却也挽回不了女儿的生命了!

部分参考资料:

搜狐|谢津

百度|谢津

哔哩哔哩弹幕视频网|谢津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