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各省2023年GDP“成绩单”的逐渐揭晓,有人欢喜,有人忧愁。
和去年相比,“粤苏鲁浙”四个省份依旧包揽前四强。
其中,广东省以经济总量超13万亿的成绩继续保持第一,紧随其后的江苏以12.82万亿收官,距离冲顶只有一步之遥;第三名的山东突破9万亿,连续29年的第四名浙江原地踏步。
不过,四川今年却以6万亿超过河南,首次跃居中国经济第五大省;河南省则以5.91万亿滑落到第六名,有些令人意外。
2023年GDP前六省份
宏观数据之外,各省之间的竞争,才是最值得关注的点。
在2023经济战报里,“粤老大”依然压“苏大强”一头,而且已在“头把交椅”上连续守擂了34年。
江苏一直紧追广东,去年两省GDP总量最终相差6000多亿,可惜今年江苏依然以7400亿落败。
总体来看,江苏和广东差的那一“点”,可能就是落在外贸上。
2023年,江苏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5.25万亿元,但同比下降3.2%;而同期的广东进出口总值创历史新高,达8.3万亿元,同比增长0.3%。
然而,金光闪闪的珠三角并不能代表广东的全貌,广东的发展失衡也同样明显。
长期以来,广东一直存在“头重脚轻”的问题,主要是省内东部、西部以及北部的山区,在经济发展上远远落后于珠三角。
究其原因,既有地理条件的限制,也有历史发展路径的惯性,更有区域发展政策的倾斜等多方面的原因交织影响。
广东省地形图来源:广东省地图院
同时,广东作为高端制造业与金融服务业等产业高地,却因为地区发展模式不均衡,导致依赖资源消耗大,创新能力不足,难以形成全省的高级产业集群效应。
相比广东,“苏大强”虽然发展格局存在南北差异,但整体上看,地区间发展的均衡性要好过广东,两省相互间的竞争从未停止,亮点颇多。
2023年,随着常州GDP破万亿,江苏“万亿之城”已增至5座(苏州、南京、无锡、南通、常州),是全国拥有“万亿之城”最多的省份。
城市经济发展离不开各类制造业领域的冠军企业引领,最关键就是看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数量,这是每座城市产业的基石。
我们俗称的“小巨人”企业是指具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中小企业,一般是中小微到专精特新,再到“小巨人”,直至成为制造业单项冠军。
截至2023年,工信部公布的专精特新“小巨人”名单中,江苏有795家、广东为658家。
第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数量排名前十的省市及数量
江苏的这个数据占了全国“小巨人”企业总数的22%,增量全国第一。
不难看出,“粤老大”仅靠两座一线城市就能稳住“宝座”实属不易,但这也正是硬币的一体两面,区域发展失衡能否让广东继续保持后劲,这个令人有些担忧。
广东这种不均衡还表现在全省撤县设区后,除个别城市区域特别强悍,大部分县域的经济其实发展得并不如意。
据统计数据显示,广东有28个县市的人均GDP不及全国平均的一半,根本无法撑起全省经济均衡发展的大旗。
而江苏在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无论城市产业还是县域经济,各家有各家的“高招”,经济发展更显均衡性。特别是县域经济这块,随着江阴迈入5000亿,中国县域经济双雄都落在了江苏。
江阴大桥
不仅如此,“苏大强”经济总量虽逊于“粤老大”,但2023年江苏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27万元,较同期广东的4.93万元,高出了3000余元。
未来,江苏和广东这两个经济“火车头”的竞争还在继续,而城市和县域经济齐头并进的江苏,赢面似乎要更大一些。
浙江和江苏同为经济强省,拥有着雄厚的产业基础,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彼此在很多领域,可谓不分伯仲。
两省上市公司数量分布最多的前十大行业中,相同的行业有七类,既包括机械设备、基础化工等传统制造业行业,又包括医药生物、计算机、电子等新兴产业,而剩余三类则两省各有偏重,如浙江省在轻工制造、纺织服饰、家用电器等大消费板块的上市公司数量更多,而江苏省的上市公司则更多分布在建筑装饰、环保、通信行业。
在经济总量上,江苏长期高于浙江,但是在细分领域,浙江又不输于江苏。
从已经公布的2023年数据来看,江苏GDP高于浙江,彼此相差近46000亿元;但浙江人均可支配收入(6.38万元/人)又要高于江苏(5.26万元/人)。
简单地说,在民富这个角度,浙江要明显优于江苏。
再看经济底色,浙江和江苏,一个是民营经济见长,一个是外资规模占据优势。
浙江民营企业可谓占据独领风骚,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浙江去年上榜了108家,连续25年全国第一。
2023年民营企业500强省市上榜数量 制表:Data居士 数据来源:全国工商联
而江苏是全国引进外资第一大省,过去十年间,实际使用外资规模占了全国比重的18%,常年保持全国首位,也是第一个突破了300亿美元大关的省份。
过去十年间,江苏外贸出口额一直领先于浙江。但是从2020年开始,两地的外贸差距在不断缩小,2022年,两地出口额缩小至历史最低,相差不到600亿元。
可就在去年,浙江成功逆袭,首次反超江苏,跃居全国第二出口大省。
据两地海关公布的最新数据,2023年,江苏实现出口3.37万亿元,下降2.5%;进口1.88万亿元,下降4.3%。与此同时,浙江实现出口3.57万亿元,增长3.9%;进口1.33万亿元,增长6.7%。
从贸易角度来说,浙江比江苏更具优势。
中国的外贸强省中,广东、江苏都是著名的“加工贸易”大省,外资企业贡献了大量出口额,浙江则以一般贸易见长。
过去,浙江一般贸易占比均超过七成。2022年,浙江一般贸易进出口3.70万亿元,增长13.6%,占全省进出口比重提升0.4个百分点至79.0%。与此同时,江苏的一般贸易占比不到六成。
近年来苏浙两省出口额(单位:万亿人民币)
所谓“一般贸易”,是指有进出口权的企业单边进口或者出口货物;加工贸易,是指对外来的原材料、零部件进行加工,然后再对外出口,原料需从国外进口,或者由外商企业提供。但是由于近年来的全球产业链转移,以及加工贸易日益减少,国内外贸出口朝着一般贸易转型,一般贸易在出口中的占比不断提升,浙江的民营优势就展现出来。
2023年,浙江主要出口地区分别为宁波(23.3%)、金华(18.7%)、杭州(14.9%)、绍兴(10.6%)和嘉兴(9.4%),且份额分别上涨1.2%、11.1%、2.3%、10.9%和3.8%;而江苏主要出口地区分别为苏州(44.7%)、无锡(13.8%)、南京(9.9%)和南通(6.8%)。
不难看出,原本区域经济发展均衡的江苏在外贸上却有些“偏科”,重担都在苏州肩上;相比之下,浙江各地的外贸出口就要均衡得多。
不过,电商和互联网产业虽说成为如今浙江新的经济增长点,但区域优势让江苏比浙江有更多的经济增长机遇。
作为长三角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江苏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从而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和先进技术,使其在经济发展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装备、集成电路等逐渐形成多个千亿产业集群。
2023世界新能源博览会在江苏常州举办
相比之下,浙江虽然这些年在民营经济、创新创业等方面产生了较大的优势,可由于历史和政策等方面原因,外资吸收规模远低于江苏,影响了规模经济的发展,千亿产业集群规模不及江苏。
此外,江苏还在高校数量、研究院所、高铁交通等领域优于浙江,甚至专精特新“小巨人”名单企业数量上,江苏也是浙江的两倍有余。
因此,虽然浙江省与江苏省在很多领域各有千秋,可论综合实力,江苏确实要更胜一筹,发展潜力更大。
四川和河南是我国传统的人口大省和经济大省,两省也一直在争夺“中西部综合实力第一强省”的头衔。
2023年,河南省常住人口9605万人,四川常住人口8341万人,分别是我国第三和第四人口大省;同期,四川省GDP 6万亿元,河南省GDP 5.9万亿元,分别居我国第五位和第六位。
对于河南来说,这些年的经济增速其实很不理想,已连续四年低于全国平均增速;从2005年到2020年,河南工业增加值居全国第五长达16年,但2021年却被福建超越,退到第六。
而四川省这些年却一路走高,在全国经济发展水平的52个指标中,有34个指标占有优势,尤其在进出口总额、同口径财政收入、三大主税收入、规模工业利润、金融本外币存款等经济总量指标方面发展迅速,远超河南。
上述指标中,河南占有优势的指标实际只有18个。
在人均经济数据,如人均GDP、月均工资、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费支出、人均住户存款等方面,四川更是完全碾压河南。
四川与河南2023年部分经济指标对比
2023年,河南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99万元/人,四川是3.25万元/人;河南社会人均工资是46733元,四川是50466元。
虽然,四川与河南的差距这些年一直在不断缩小,但河南的GDP在2023年即被四川超越,还是有点出人意料。
要知道,2022年,河南GDP高出四川4500亿左右,才一年的时间,四川就反超河南1000亿,相当于被猛追了5500亿,实在惊人。
其实,在区域竞争格局中,河南面临的“标兵渐远,追兵渐近”的局面早已十分明显:
2022年,当地媒体曾分析:
与山东比,从2020年GDP总量相差约1.86万亿元,2021年扩大到2.42万亿元;与浙江比,2020年GDP相差9615亿元,2021年扩大到1.46万亿元。
四川、湖北与河南的差距进一步缩小。比如2019年,四川与河南相差7643亿元,2020年缩小到6400亿元,2021年进一步缩小到5036亿元,连续三年以1300亿元左右的速度缩减。
同时四川近5年来经济增速都高于河南,也导致差距持续缩小。
2019-2021年,四川与河南经济总量差距不断缩小 来源:顶端新闻 河南商报
河南和四川彼此之间的差距,为何一年时间就如此大呢?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2023年,河南4.1%的增速,比全国低了1.1个百分点;而四川6.0%的增速则高出全国0.8个百分点;名义增速上,2023年河南更是负增长(-3.61%),GDP总量不增反降,比上一年少了2200亿,直接掉出“6万亿俱乐部”。
背后原因是当年,河南根据国家统计局要求,本着实事求是态度修正了历史同期数据。最后核实,2022年,河南省生产总值现价总量为58220.13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4%。
按此测算,河南2022年2.4%的增速,就比全国低了0.6个百分点,比四川低了0.4个百分点,使得当年的经济总量其实只比四川(56749.8亿)高出不到1500亿。
此外,分产业来看,2023年河南第一产业增加值5360.15亿元,增长1.8%;第二产业增加值22175.27亿元,增长4.7%;第三产业增加值31596.98亿元,增长4.0%,这些数据除了二产勉强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其他基本都是落后全国平均数据。
河南郑州郑东新区夜景
甚至,在基建投资领域,2023年四川的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1%,而河南仅为4.6%,差距可谓一望便知。
从目前来看,河南和四川的差距其实还在逐步拉大,而且面对后面正步步紧逼的福建,河南保住“老六”,都有些悬。
新的一年,谁将进阶,又有谁会滑坡,就看各省能否正视不足,想办法补短板,促增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