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式管理需要具备两条标准
中国式管理应当以价值判断为依据,真正的中国式管理需要符合两条标准:
一是地域标准,管理理论建立在人性基础上,有价值的管理理论应激发正直、坦诚、勇敢、善良、诚信、宽容等积极人性,用规则制约自私、贪婪、权欲、嫉妒、傲慢、懒惰等消极人性,将可以利用的自私、贪婪、权欲等消极人性,转化为在规则基础上,追求自身合理利益最大化的积极动机,积极人性与积极动机是全人类共同具有的,不分贫富尊卑、远近高低,因此有价值的管理理论不仅适用于某一区域,也应适用于全球;
二是时间标准,人类对人性的认知随着时间的发展而不断进化、提升,比如奴隶社会时期的人们对公平、正义内涵的认知,与当今社会的认知存在显著的差异,有价值的管理理论应建立在可持续的人类共有人性基础上,才能经受住时间的淬炼,不光现在适用,未来也能适用。
真正的中国式管理,源自民族,益于世界,益于未来,不仅中国能用,全世界也可以用,有价值的思想是可以全世界共享的!除非某一区域崇尚的人性与人类其他区域有本质不同,才可能存在只适用于某一区域,但不适用其他区域的管理理论。而只适用于一域、一时特殊前提条件下的管理理论,由于不符合地域、时间标准,无法获得广泛传播与世代延续,终究是昙花一现,并不是真正的中国式管理。
人类社会的进步需要建立在创新基础之上,不论东方文明还是西方文明,或者其他区域的文明,都需要以创新三位一体(自由、创新、价值)为基础,激发积极人性和积极动机,利用逻辑推理进行构建。创新方向指引、创新工具方法和创新环境保障是创新的三大核心要素,要推动社会创新活动蓬勃兴起,就必须同时激活三大核心要素,这就需要跨越分门别类的现代学科边界。
二、现在流行的“中国式管理”并不是真正的中国式管理
现代管理学所有理论的最终目标是为客户创新价值,所以整个现代管理学都建立在价值基础之上,但并不是所有的管理理论、管理策略都属于现代管理学,只有可以创新价值的管理理论、管理策略才属于现代管理学体系。
人类受到农业革命时期的传统文化影响,很多企业仍存在大量农业革命时期的管理策略、管理方法,这些管理策略、管理方法主要立足于资源控制、阶层控制,比如立足于价值创新的九种创新战略属于现代管理学,而立足于存量资源控制的三种竞争战略就不属于现代管理学。
基于资源控制、阶层控制的管理策略、管理方法并不利于公司内部提升管理效率,现在流行的“中国式管理”掺杂了大量人际技巧、权谋之术,其实并不属于现代管理学,是特定社会环境、特定时代时期的权谋产物,会造成企业无人主动担责、相互推诿扯皮、缺乏合作协同、工作积极性下降、创新力匮乏,最终会导致企业运营效率降低、成本上升,其实是企业发展的“慢性毒药”,这样的“中国式管理”终究会被时代所淘汰,并不是未来发展的管理大道。
“中国式管理”既不是真正的中国式管理,也不属于现代管理学体系!真正的中国式管理应当基于正直、坦诚、勇敢的人性,基于创新三位一体,具备地域标准和时间标准,是现代管理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需要根据现代管理学的价值准绳对管理策略、管理方法进行鉴别、调整与优化,才能去芜存菁,真正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
三、东西方文明的正确融合方式是“中引西体”
古人们由于时代的局限,无论在积极人性和积极动机上,还是在逻辑体系上都存在较大问题,很难做为“体”,“中体西用”等传统提法没有认识到文明的根基、社科类学科的基础在于人性,单凭主观情感选择文明的融合方式,会导致事倍功半,甚至南辕北辙。
诞生于西欧社会的现代科学体系,建立在积极人性和积极动机上,可以有效制约人性的负面因素,具备较强的逻辑体系,是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更适合做为“体”,但其发展时间仅有数百年,也并非完美无缺,仍然存在很多尚待探索或认知错误的区域,仅仅是“西体中用”,也过于保守,缺乏创新精神。
要在现代科学体系基础上更上一层楼,就需要尽可能谦虚、谨慎、客观地站在所有人类文明的历史沉淀之上,虽然古代人类的智慧、经验存在很多系统性的重大缺陷,但也并非一无是处,以现代科学体系为基础,吸收、融合古人智慧、经验中有益成分,是可以取得重大突破的。比如屠呦呦先生在中国古代医学的启发下,收集整理历代医籍、本草、民间方药,利用现代医学方法对200多种中药开展实验研究,不断改进提取方法,从而提炼出对人类贡献巨大的抗疟药青蒿素。
东方社会知识领域通过长时间的文明交流,在现代科学体系的基础上,逐渐获得了推陈出新的能力,具有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可能。因此更为适合的文明融合方式是“中引西体”,以东方文明为“药引”,借助古人的有益智慧、经验,采用新的角度、新的思路,对现代科学体系进行重构、重组、重塑等创新,使之更上一层楼,以正确的融合方式,“折衷新旧,贯通东西”,推动现代科学体系走向完善与成熟。
四、聚势战略是真正的中国式管理
不仅自然科学可以采用这种范式进行东西方思想的融合创新,社会科学也可以采用这种范式进行融合创新,聚势战略正是这种范式创新的成果。本书借助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有益启发,从创新角度,针对人类社会的整体竞争领域,基于不战而胜之道,采用“道法术器势”结构,将关联学科领域进行贯通,融合未来学、战略学、经济学,突破分门别类的现代科学体系边界,建立包含企业、区域、全球三个层次的完整战略体系,提高企业、区域的成功机率,打开通往未来的大门,重构人类社会运行法则,避免社会陷入存量竞争的黑暗。
聚势战略既为一(不战而胜之道),也可以一生二(两种对立的道),二生三(三层次战略),三生万法,与老子《道德经》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隐然有相合之意,《道德经》还处于幼年期人类文明对基本规律的朴素、感性认知,难以实际运用,聚势战略通过“道法术器势”结构,将基本规律落地为可运用的实际方法、工具,大大增强了对社会的实用价值。
聚势战略是以不战而胜为基础,以创新为主的战略体系。从学科角度来看,以创新者不战而胜之道和守成者不战而胜之道为纵线,以商业战略、战争、区域战略、经济、未来五个领域为横线,纵横交错,相互支撑。以商业创新战略、创新模式进行相互推导、借鉴与融合,利用商业创新战略、模式归纳创新者的不战而胜之道,进而利用创新者的不战而胜之道推导区域创新战略,再推导经济创新理论,以支持创新战略。以战争归纳守成者的不战而胜之道及三种竞争战略,进而推导商业战略、区域战略的竞争战略。对未来整体进行系统性连续推演,结合商业战略、区域战略、经济创新理论,推导加速互联网革命的整体解决方案,以及不战而胜之道的最高境界,从而形成覆盖人类社会整体竞争领域的聚势战略体系。正如同为企业制定战略首先要分析内外部环境,其实未来学正是整个人类、区域、企业战略的环境分析。
聚势战略体系
聚势战略具备地域标准和时间标准,又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有益成分,才是真正的中国式管理,是起源于中国、可以应用于世界的中国原创管理思想。虽然聚势战略也包括三种竞争战略,但通过将其与建立在积极人性、积极动机上的九种创新战略分离与对立,将使人们更清楚两大类战略的根本差异与不同后果,竞争战略的盛行会抑制创新活动,造成人类社会的效率损失,需要对竞争战略采取更有效地针对性遏制,从而推动人类社会步入良性竞争状态。
五、再造中华文明
正如胡适先生所言,德先生和赛先生并非是与中国传统文化完全不相融的“舶来品”,在以现代科学体系为基础的前提下,两者是有可能相互嫁接与融合。通过“中引西体”范式创新,利用正确的融合方式,解开思想的束缚,放下地域执念、文明执念、门户执念,创新出真正的中国式管理,而只有放下执念,才能让中国思想真正走向世界,不仅为中国社会,也能为整个人类社会贡献出应有价值。
人类社会正是在不同区域、不同民族、不同文明的思想冲撞与融合中,通过一代代人的优化与进化,利用社会性接力创新逐步走向成熟,而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借助现代科学体系的帮助,也可以脱胎换骨、涅槃重生,以全新面貌、全新形式流传后世,延续古人有益智慧与经验,成为人类现代文明的主要动力之一,推动人类社会走向高阶文明。从这个角度而言,本书也尽了最大程度努力“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实现胡适先生的再造中华文明之梦。
本文节选自《聚势:开创全球科技、商业、经济新趋势》,此书即将上市,推演未来500年人类命运,站在无尽的时间长河之上,以未来的眼光,穿透当今全球社会的重重迷雾,直面本质。更多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本文图片来自于AI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