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攻克的“铌合金”是什么?为何一旦大规模量产,便有望率先造出第六代航空发动机?
作为一种具有耐高温、耐腐蚀特性的稀有金属材料,其可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国防军工以及核能领域。
铌合金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其能够承受极高的温度,例如在真空环境下可以承受超过1700摄氏度的高温。
这种特性使得铌合金成为制造高性能涡扇发动机叶片的理想材料。但是在中国科研团队攻克其之前,并没有广泛应用于航空发动机领域。
铌合金与航空发动机有何渊源?
航空发动机的制造难点之一就是材料,因为高速旋转的涡轮叶片需要能够在一千多度的超高温环境下保持稳定性和可靠性。这就要求相应的材料必须为特殊的合金材质,也就是说既要找到熔点高的耐高温金属,同时还要能够实现合金制造。
美国的F119和F135,之所以厉害就是因为能够分别承受1700到1800度的高温。
而其中就是加入了一项特殊的高熔点材料铼,“铼”的熔点甚至高达3186度。但我国既没有大量的“铼”资源储备,同时也在相应的合金技术上被美国卡脖子。于是我国将目光投向了铌。
铌合金运作为航空发动机材料具有哪些优势?
除了熔点高耐高温,铌合金抗氧化性能强,有助于延长发动机部件的使用寿命。同时具高强度和低密度的特性,不仅抗压强度是其他材质的三倍,同时也更加轻量化。因此可以减轻航空发动机重量,从而提升发动机效率并降低油耗。
铌合金具有良好的冷热加工性能,可以加工成复杂的薄壁和形状复杂的零件。这种特性使得铌合金在制造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燃烧室等复杂结构件时具有显著优势。但铌合金的研制却并不简单。
铌合金研制有多困难?我国科研团队是如何解决的?其研制成功为何能够促进第六代航空发动机的出现?
由于重力会导致铌合金的液态金属在熔炼和冷却过程中出现成分分布不均的问题,从而产生偏析现象。
同时铌合金的高强度晶体生长速度非常缓慢,通常需要在接近1600℃的高温下持续100小时才能完成。这种缓慢的生长速度限制了铌合金的大规模生产。
另外铌合金在室温下容易出现脆性,这使得其加工和应用受到限制。但我国科研团队最终还是解决了相关问题。
我国科研团队如何解决铌合金研制问题?
这主要得益于中国自主开发的天宫空间站的帮忙,在空间站的微重力环境下,可以有效避免铌合金研发的众多问题。科学家通过相关实验,不仅成功研发出了符合工业标准的铌合金,而且通过空间站实验获得的数据帮助,创新了快速冷却的方法,成功的解决了传统地面制造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
而一突破不仅提升了我国在航空材料领域的技术水平,更打破了美国长期以来在高性能发动机材料领域的技术垄断。
铌合金研制成功和第六代航空发动机有何关联?
第六代航空发动机预计飞行速度将达到3至6马赫,发动机核心工作温度将超过1800℃,这对材料提出了极高的要求。铌合金的优异性能使其成为解决这一难题的理想选择之一。
而且随着其技术的逐渐成熟,便可以大量运用于像斜震爆轰发动机和变循环发动机的研发,更何况铌合金的性价比更高,从而在未来的航空发动机发展过程中展现更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