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恐惧叫做T-64——70年代苏军在西欧的装甲力量优势

海狸先生看天下 2020-05-20 10:13:18

我们今天谈到冷战时期的苏联装甲力量,很容易自动地被西方媒体在冷战结束后的诸多观点误导。比如T-72无用论,苏联坦克在M1系列坦克、挑战者2、豹2系列坦克面前就是纸糊的火控简易的瞎子。支持这种观点的人很喜欢用海湾战争中伊拉克军队的苏制坦克被打的落花流水来作为论点。但是持这种观点的人其实忽视了很多东西,就比如当苏军西部集群装备T-64、T-72系列坦克的时候,M1和挑2、豹2距离服役还有多远,装备数量有多少。我们不能像西方媒体那样,将冷战后的装备去和1970年代的苏联装备去比,这有点像周星驰电影里的一句话“用本朝的剑斩前朝官”。

其实直到苏联解体,尤其是1970年代,不论从装备质量上还是数量上,苏军在西欧的装甲优势一直是压倒性的。在此,要简单叙述一下关于坦克技术发展的归纳,坦克的三大要素是火力、防护力、机动性,这是苏联在二战时期总结出来的。西方对于苏联的技术优势主要是在于火控上(这一点毛子自二战时期就不如西方),机动性两边差距不是很明显(如悬系统、坦克发动机),而在英国的乔巴姆装甲出来以前,苏联在装甲技术方面的优势几乎是碾压性的,尤其是以苏联钢铁科学院为首的科研机构对于复合装甲的开发,在英国乔巴姆装甲研发成功前大约时间时间苏联在T-64A上就已经应用了复合装甲。

西方的坦克技术反超苏联是以火控技术,尤其是以稳像式(上反、下反)火控和能够集成在上反式稳像火控里的红外夜视仪成熟为标志的,但是这些技术的成熟已经是1985年以后的事情了。回顾一下M1系列坦克在冷战最后几年装备部队的型号,M1(M68A1 105mm线膛炮(西方的105mm线膛炮基本上都是英国L7的子子孙孙,咱们的94式105以后的也是)、装甲用了乔巴姆)、M1IP(相比于M1改了装甲,但是改动比较小),这两个型号自1979年到1985年一共生产了3273辆。M1A1(1986年投产、主要是换装M256 120mm炮,这门炮就是改进了抽烟机、热护套、矫炮装置的德国莱茵金属RH-120L44,西方除了英国人,算上韩国、日本的120mm坦克炮多为该炮的子孙),M1A1HA(从该型开始,应用贫铀装甲,1988年投产)。从1986年到1992年,一共生产了5000辆M1A1系列坦克。M1A1HA是西方第一种在火力(尤其是火控和美国人的M829系列穿甲弹),M1A1HA是西方坦克占据优势的开始,尤其是其夜视系统和火控设备可以对即使是T-80U在夜间取得1千米左右的先敌发现能力,这就是火控对于火力提升的重要意义。但是这个时候 ,冷战已经快结束了,而T-80B要早生将近十年。在此之前,西方还没有M1A1HA这样的坦克,尤其是在70年代,即使到了1985年,豹1、M60系列,105mm线膛炮、对于坦克来说近乎裸奔的均质钢装甲,尤其是豹1连100mm都不到的装甲,还有和苏联差距不大的扰动式火控,他们才是冷战时期西方装甲力量的真正主力,而跟他们相比,其对手则几乎是地狱般的恐怖存在:T-64A、T-64B。

当时西方坦克(除了英国人)不重视装甲的主要原因是找不到应对破甲战斗部的办法,所以就以牺牲防护换取机动能力,其实是个很无奈的选择。破甲战斗部是反坦克导弹和冷战时期炮射破甲弹的主要装备,破甲原理是炸药爆炸后将药型罩热成融熔状的微粒而组成射流,射流并不是金属液体。射流也并不是一条直线,而是十字形的,平行于靶板方向的叫做杵体,杵体越小,穿深越高。杵体的大小与药型罩的材料形状关系较大,穿深较低的用紫铜(末敏弹),高的用用钽,最开始形状是锥形,后来是变曲率连续复杂曲面。战斗部越大,破甲能力越强。但是复合装甲和反应装甲对其破甲能力削弱很大,前者的原理是陶瓷或者玻璃纤维碎裂后切割射流,后者是反应甲背板飞出切断和阻挡射流。在这个方面尤其是陶瓷材料的研究上,60年代和70年代的苏联领先于西方。也正因为豹1在设计的时候苦于难以对抗破甲战斗部,因此选择了高速裸奔的设计思想。

也正是由于复合装甲和反应装甲对于破甲战斗部性能的颠覆性削弱,所以70年代开始又转向对穿甲弹的研究,但是有成果已经是90年代的事情了。T-64的主要服役期遇到这些弹药的可能性很小。

而苏联在复合装甲开发上取得了近十年的领先。T-64在火力、机动、防护上取得了完美的平衡,中型坦克的机动性和战斗全重、重型坦克的火力和防护力,开启了主战坦克时代。1966年到1969年,在T-64基本型上,苏联已经开始应用钢-铝合金-钢复合炮塔装甲,当时因为陶瓷柱阵列复合机结构强度不足,所以先用了铝合金。在这个时期,苏联对于大口径滑膛炮的理解已经颇深,并且在T-64A上开始装备D-81型125mm滑膛炮(该炮是现在俄罗斯T-72、80、90装备的2A46系列坦克炮的爹),并且在1974年11月开始为T-64A装备了陶瓷球阵列复合装甲。1976年装备2A46M-1型125mm滑膛炮以及经过改进后的陶瓷复合甲的T-64B也开始进入现役。热成像夜视仪要十年以后才能装到坦克上,而美国人在M60A3才开始应用扰动式火控,之前也都是简易装表式火控系统,而苏联从T-64A开始便开始应用扰动式火控系统,还有自动装弹机对于射速的加成。这个时期西方在火控上没有领先优势,而在装甲、火力上落后于苏联。冷战时期破甲弹是反坦克的主力装备,装备复合装甲的T-64在破甲弹面前的生存能力是远优于同时期的豹1和M60系列的。对着T-64系列坦克打一发反坦克导弹打中了不一定能摧毁,对着豹1、M60系列打一发打中了一定能摧毁。而且,T-64系列坦克在1969至1987年,一共生产了近13000辆,这对于北约来说是绝对的质量和数量双重优势,算上T-72和T-80系列优势则更大。

所以冷战时期苏联在西欧给西方带来的恐惧丝毫不亚于T-72在远东给我们带来的恐惧。历史是由胜利者来书写的,胜利者为了掩饰自己的恐惧,总会贬低当年让自己彻夜难眠的对手。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