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讨“意识”这一深邃而复杂的主题时,我们不禁被卷入一场跨越了宗教、哲学、心理学以及神经科学的漫长争论。一个长达25年的赌注终于揭晓,它不仅仅是对两位学者——神经科学家克里斯托夫・科赫和哲学家戴维・查尔莫斯之间关于意识本质理解的较量,更是对人类对意识认知边界的一次挑战。
我们需要明确“意识”这一概念本身所包含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在中文语境中,意识可能指代一个人的清醒状态,也可能指对内在自我的感知,或是包含感知、情绪、思考等多种要素的总和。这种复杂性使得意识的本质一直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即使是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也难以给出一个确切且被普遍接受的答案。
感质(Qualia),作为个人直接体验的主观感受,是意识研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那些无法通过客观描述或第三人称观察来完全理解或解释的个人体验。正如我们看到同一颗红苹果时,虽然科学可以解释红色是如何通过光波刺激视网膜的锥细胞,进而在大脑中形成表征的,但它却无法解释我们每个人对红色的主观感受是如何形成的。这种主观感受的独特性,正是感质所探讨的核心问题。
在意识赌局中,哲学家戴维・查尔莫斯提出了所谓的“困难问题”(Hard problem of consciousness),即感质以及主观经验为什么存在以及如何产生的问题。这是一个无法直接通过客观观察或测量来解答的问题,它涉及到意识的本质和经验层面,是意识研究中最为棘手的部分。尽管有许多神经科学家试图通过寻找意识相关神经区(NCC)来解答这一问题,但他们的研究往往只能揭示神经反应与意识之间的相关性,而无法直接解释意识的本质。
与此同时,意识理论(ToCs)的发展也为意识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这些理论试图通过构建更具解释性的意识模型来超越以NCC为基础的方法论。全局工作空间理论(GWT)和整合资讯理论(IIT)就是其中的两个代表。GWT认为意识的产生需要依赖于一个全局工作空间,只有当感官输入、记忆或内在表征受到注意时,它们才能被整合成为全局工作空间的一部分,被我们主观意识到。而IIT则强调意识是由大脑处理感觉的皮质区域讯息整合所产生的,它认为意识的存在是客观感觉经验的结果。
然而,无论是GWT还是IIT,它们都未能给出一个完全令人信服的答案来解释意识的本质。这也正是为什么克里斯托夫・科赫最终承认,在目前的科学水平下,我们还无法解释大脑的神经元是如何产生意识的。这一结果并不意味着意识的来源将永远无法解答,而是提醒我们,在探索意识的道路上,我们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未知。
回顾这场长达25年的赌局,我们不禁对意识的复杂性有了更深的认识。意识不仅仅是一个科学问题,更是一个哲学和宗教问题。它涉及到我们如何理解自己、如何理解世界以及我们如何与他人建立联系等多个方面。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地探索意识的本质和机制,以期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一人类最为独特和珍贵的体验。
意识是活着的证明,没意识证明已经死了,有什么可研究的的呢?
意识本质是能量。
想了解意识,必须先了解潜意识,一点不难,只工作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