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获得过第三届《兰亭七子》和安徽《十大青年书法家》的荣誉,前后入选全国性的展赛几十次,是国展中的一个“老兵”,为了保持自己的创作热情,投稿十三届国展,书写内容仅有四平尺,是十三届国展中最小的一件书法作品,此件作品约510字,小字行书,按常规书写速度,二十分钟左右就可完成,创造出13届国展的两个入展记录,最小篇幅和最短书写时长。这件小而精,以气韵取胜的作品,出自安徽长丰的———杨文浏老师之手。
杨文浏老师在书坛成名较早,这一次入展只是再一次验证他的实力。13届国展行草书有两件作品给人印象最深,第一个就是广东李锐老师的那件长线条作品;第二个就是杨文浏老师这件短小精炼的小字行书中堂。两件作品的胜出,可以用“异于常类”来形容,打破了用“技术流”来支撑画面的创作手法,书写时不计一点一画的工拙,自然的书写方式,以节奏和韵致来突出自己的创作理念,这种心手合一的驾驭,超越了“技术流”的表达,把创作者的个性发挥的淋漓尽致。
杨老师在创作自述中描述,概括创作时的思想,并举了一个例子:大多书友学习书法,往往是从细节→局部→整体,过渡成笔法、字法、章法这个概念。书法创作同盖房子有共同之处,我们书法创作时刚好是一个反向思路,同盖房子相近,从整体→局部→细节。很多书友把局部和细节考虑过多,还没创作就考虑到了落款钤印的预留位置,把创作变成了制作,制作往往是机械的,如何带入书写者的性情呢?一只手是难抓两条鱼的,性情和技法往往是双刃剑,想要尽情的表达自己的个人情绪,自然间就会放弃了一点一画的求工;越是追求完美主义,框架到细节都在自己的控制之中,每个点画都是自己精心的雕琢,这种“程序式”的创作方式,性情和韵致就无法得到的发挥。
书法的韵律不仅仅体现在字与字之间的变化关系上,更是上升到字法以外的层次,使得作品在视觉上呈现出一种动态的视觉美感。韵律的理解不仅关系到书法作品的审美价值,还与书法家的创作理念和艺术追求紧密相联。
三国时期曹植《白鹤赋》“聆雅琴之清韵”,可能是现今看到最初出现的韵字的论点;另五代的荆浩在《笔法记》里云:“韵者隐迹之形,备遗不俗”……这些观点都超越了形而之上的思想境界。
诗不求工字不奇,
天真烂漫是吾师。
杨老师放弃了时风“杀手锏”(风格打造、形式制作、字眼凸显、夸张技法),去追求宁静中的散淡,吾手写如心的自由,他喜魏晋风神,那种向往必须从内心去激发。人的内心一旦装得太满,设计、技巧、机械等等,书写方式将受到意识形态上的约束。
他摒弃了复杂的形式;
他摒弃了跌宕起伏的字眼安排;
他摒弃了大开大合的长线条;
欣赏杨老师的那件作品,他完全脱离了制作的模式,借用《舌尖上的中国》的那句话来诠释,“最天然的食材、用最原始的烹饪方式,这样更贴近于自然”,显然杨老师做到了。侧面也反映出,优秀且有格调的作品,并不在乎它的尺幅大小,也无须用千万字的“苦肉计”来打动评委,杨老师的这件作品就做了一个表率。
湖北名家陈新亚对刘老师的书法高度的认可,点评其书法“以韵味胜,佳妙洒脱,自信而清逸过人”;苗培红先生曾评其书法贵在境界,作品透露出平和简静之气,参差变化且有妙合自然,平中寓奇,奇中寓平。
我们理性的欣赏杨老师的作品,如站在纯“技术流”的角度来剖析,杨老师这件作品,一部分书友是很难接受的,主要是国展发展了几十年,形式美影响了整个书坛,“展览体”同这种高格调书风往往是格格不入的,借用那句佛教名言,来做这篇短文的小结:
“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意思是指超脱惯性的束缚,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不受其它种种原因影响,最终实现真正的臻至自然,妙趣天成。无论是佛教还是书法,渴望通过苦修来达到这样的境界,其目的是实现心灵的自由,离向往的世界更近一些。四海易术是这么认为,您觉得是对的吗?
作者介绍:
杨文浏简历:安徽长丰人,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书协篆书委员会秘书长、合肥市书协副主席,第三届中国书坛兰亭雅集“兰亭七子”之一,安徽省十大青年书法家,中国书协大型活动骨干书家、第四届“国学修养与书法”全国青年书法创作骨干高研班成员。先后于合肥、洛阳、临沂、桐乡、无锡等地举办个人书法作品展。
我是四海易术,一个退休的糟老头子,退休的生活,致力于弘扬传统书法文化,推广有实力的中青年书法家,陈述书法创作者经验和方法,供广大书友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