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中向好”的楚国,是如何一步步走向灭亡的呢?

笑看历史风云 2024-12-16 22:26:41

在战国时期,如果论国土之辽阔,人口之富庶,那就非楚国莫属了,尤其是三家分晋之后,楚国更是一家独大了。但楚国的胖明显是虚胖,因为在战国时期,六国都曾有过辉煌,唯独楚国在“稳中向好”的衰落。韩国在申不害的变法下虽然失败了,但也盛名一时,魏国在魏文侯时期也曾称霸一时,齐国在齐威王的变法图强下一越成为中原霸主,秦国商鞅变法走向强大,而赵国胡服骑射成为与秦争霸的强敌,而即使燕国,在燕昭王时期也曾攻破齐国所向披靡。

楚国

首先导致这种原因的根本就是楚国的贵族太过于强大,虽然经过吴起变法,但在强大贵族的压力下迅速走向了失败。而这种所谓的稳中向好是最符合自己的利益的,楚国的司徒和令尹几乎都掌握在这些世家手里。百姓压根没有平步青云的机会,因为赵国都有李牧、廉颇、赵奢这样的名将,即使燕国也有乐毅这样的名将,但楚国却没有向往的名将,因为这些将领的指挥权都在世家子弟手里。

即使出现景翠这样的后起之秀,但却是寥寥无几的存在,况且景翠相比于赵国的李牧秦国的白起都差距太远。或许在整个楚国来说,这样的人才很优秀,但放在整个战国却不足为奇。这些世家宁可楚国衰落,也不肯放弃自己的利益因此他们只能用稳中向好来自欺欺人。然后在鄢颖之战中楚国惨败,身为一个大国按理来说这是不应该的,因为再怎么说都应该出几个后起之秀。但世家权贵都把这些各个堵死了,甚至为了他们的利益,他们宁可废掉自己的世家子弟景翠。

齐国

其次就是楚国臣子的愚昧,一方面他们想楚国走向强大,另外一方面又排斥外来的东西。比如他们判断一句话不是根据这句话本身是否符合楚国本身的利益,而是喜欢从这个人的出身、身份等进行判断,甚至还喜欢给别人乱扣帽子。比如楚怀王被张仪以六里地戏耍,然后当所有人都义愤填膺出兵时,唯独陈轸主张联秦抗齐。而这也是当时楚国唯一明智的选择,但这些臣子不分析这句话是否正确,反而对陈轸的身份进行人身攻击。比如,他是齐国人是齐国的内奸等等。

而可笑的是,陈轸当初削弱楚国的策略都被楚国采纳了。而自己好不容易良心发现提出了一条真心为楚国的策略却被拒绝了,结果自然是可想而知的,在名将如云的秦军面前,楚国很快不堪一击。最终这场战争不仅让楚军元气大伤,也让楚国的威望瞬间扫地,更可怕的是:楚国陷入到东有齐国,西有秦国的夹击之中。这其实就像人一样,聪明的人是听话,愚蠢的人是看脸,因为他们压根听不懂话的好与坏,这才是最可悲的事情。

楚怀王

最后就是楚怀王的无能,一个王朝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这种欺骗傻子的稳中向好只有傻子能信。但凡楚国在其他六国任何一个君主手里,张仪都不敢用六里换六百里这种智商压制的方式来欺负楚怀王。这已经不是一种策略,而是一种侮辱。更可怕的是楚怀王还不长记性,最终被秦昭襄王囚禁落得一个身死异乡的悲惨结局。稳中向好不仅是君主的无能体现,更能体现君主的贪婪。你没有变法图强,没有励精图治,用脚趾头都能想到怎么可能越来越好呢?

难道就靠世家大族的贪婪,靠神仙保佑连年丰收吗?小的诸侯因为国力不济迅速灭亡很正常,但楚国却在短短数年快速灭亡就不可思议。楚国唯一赢得一次,还是昌平君突然倒戈致使秦军后路被截断,即使这样,楚国还是用了多于秦军的兵马对其进行围歼,这也可以看出楚国的穷途末路了。因为楚国的灭亡与昏君有很大的关系,他们把更多的时间用于君主和时间的斗心眼之上,楚国又怎么可能在这样的内耗中强大呢?

援军

我们有个词叫吃一堑长一智,但楚国貌似是不长记性的,当初楚国被吴国差点攻破,最后还是申包胥哭着弄来了援军,原本以为楚军会励精图治,殊不知楚军依然浑浑噩噩,他们除了固步自封和夜郎自大,基本没有一点进步,当周边国家都在变法图强时,楚国却在任人唯亲,最终在楚国国内派系林立,但世界是不会等人,当秦国灭掉三晋后马上对付楚国时他傻眼了,稳中向好不仅没有挽救楚国,反而成为了天下人的笑柄。历史的主旋律从来都是变法图强,而不是固步自封。

0 阅读: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