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有多大?假设银河系直径只有1米,同比缩小后的宇宙有多大?

解析冷知识 2024-04-06 07:07:19

相对于地上的沙粒来说,人类如此巨大,但在更大的珠穆朗玛峰面前,人类就如同沙粒,如果对比整个地球,人类甚至连沙粒都不如。

【无数人想要征服这座山峰】

但是地球仅仅是整个宇宙结构当中,微不足道的存在,因为宇宙实在是太浩瀚了,如果将银河系的直径认为是1米,那么整个可观测宇宙的直径就足够930公里!

我们真实存在的宇宙究竟有多大,没有人说得清楚。

宇宙大爆炸

在近现代时期,比利时牧师、物理学家乔治·勒梅特率先提出了宇宙大爆炸理论,它认为如今人类生活的宇宙诞生于一颗极小的点,这个学说也被称为“原声原子的假说”。

这个点的质量无限大,但是体积却无限小,甚至比我们在微观世界当中认知的最小分子更小,然而就是这样的存在,诞生了我们如今浩瀚的宇宙。

根据2010年,科学家从广义相对论结合宇宙大爆炸假说推断出的结果来看,我们如今的宇宙诞生于大约133亿到139亿年前。

一场史无前例的大爆炸席卷而来,在几分钟后宇宙温度降低到了大约10亿开尔文的量级,各种分子结构散射出去,在几十亿年之后逐渐形成了部分结构。

有的物质聚集起来,形成恒星,恒星的光芒和热量又进一步推动了恒星群的演变,一颗颗行星围绕恒星转动,成为恒星系。

行星又催动了卫星的变动,一环扣一环,基本上形成了如今我们宇宙的雏形。

人类和宇宙的对比相差究竟有多大?我们可以从自身开始,一点点地往外辐射。

一位成年男性的身高在1.7米左右,世界上最大的动物蓝鲸,最长纪录约为33.5米,相当于将近20个成年男性长度。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高度约为8848.86米,蓝鲸在它的面前就是一颗“小蓝豆”。

如果将珠穆朗玛峰倒栽到世界上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它竟然无法完全浸透。

后者的最大深度11034米,该处的大气压强极为恐怖,能够将一辆小汽车瞬间压扁。

但是相比整个地球来说,不管珠穆朗玛峰还是马里亚纳海沟都“微不足道”。

地球的直径约为12742公里,赤道长度40075公里,在这颗蔚蓝色星球上,生活着80多亿人口!以及数不清的自然界生物。

以“小”见“大”

从地球的尺度开始,一个个骇人听闻的结构将陆陆续续出现在这里。

在太阳系内,最大的行星是木星,它的半径约为地球的11倍,质量是地球的317倍。

在电影《流浪地球》当中,地球曾因为太靠近木星,受到其引力影响,差点发生碰撞。

木星也是一颗极为恐怖的行星,这颗行星属于气态行星,没有岩石表面,当中以氢气为主,据科学家猜测,内部可能有上十亿大气压强,是马里亚纳海沟最深处的100万倍还多。

太阳系当中最大的结构当属太阳,其直径足有1.392×10⁶ 公里,质量占据整个太阳系的99.86%。

你可能很难想象,如此大的天体结构,每秒钟都要燃烧数以百万吨的“燃料”。

但太阳仅仅是宇宙万亿恒星当中,中等体型大小的一类,其中盾牌座UY是人类迄今为止,已知的最大恒星。

盾牌座UY的半径约为太阳的1708倍,体积是太阳的50亿倍。

如果你觉得恒星已经足够大了,那对于宇宙的认知还是不够,目前人类认识到的最大黑洞名为SDSS J073739.96+384413.2。

它的质量约为太阳的1040亿倍,其边界大到令人难以想象,无时无刻在吸收着周围的物质,甚至连光都无法逃脱。

在简单认识宇宙的一些大型天体之后,再来看看更大的天体结构是怎样的。

太阳系直径约为100个天文单位(以日冕层为界限),大约是150亿公里,仅有一光年的千分之三。

如果以奥尔特云为界限,那么太阳系的直径约为20万个天文学单位,最大半径约有2光年。

太阳系仅仅是银河系中极小的组成部分,它距离银河系中心约2.4万到2.6万光年距离,围绕着银河系中心,以每秒220公里的速度运动,围绕银河系旋转一周需要2.5亿年!

换句话说,上一次太阳系转到这里的时候,恐龙都还没有出现。

银河系的直径约为10万光年,在巨大的天体结构当中,包含有像太阳一样的,数以亿计的恒星。

一山更有一山高

仙女座星系比银河系更大,它的直径约为22万光年,科学家预测未来两个星系可能发生融合碰撞。

但是你能想象吗?在我们已经知道的宇宙当中,包含有无数的“银河系”和“仙女座星系”。

本星系群的直径约为1000万光年,它包括了大约50多个银河系在内的成员星系。

本星系群又被室女座超星系团所包括,它的直径约为1.1亿光年,是可观测宇宙当中,数以百万计的超星系团中的一个。

目前,可观测宇宙的半径约为465亿光年,直径约为930亿光年。

如果把银河系的直径比作1米的话,那么可观测宇宙的直径就有930公里。

1米相当于成年男性的一步,假设一个人能一步能够走10万光年,那么他需要93万步,相当于254个小时,换算下来10.7天。

当然,不可能有人,也不会有飞行器能够达到这种程度,人类对于宇宙的了解将长时间停留在理论层面。

参考资料:

【1】郑家庆. 恒星摄动与奥尔特云的动力演化.《天文学报》,1989

【2】吉尼斯世界纪录有限公司.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2023.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2023年1月第1版

【3】王铮. 太阳系的小行星主要分布在哪些地方?[J]. 太空探索, 2019(1):69-69.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