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蜱虫”有多可怕,致死率达到30%!被咬了该如何自救?

翰藻评健康 2024-10-07 10:14:34

全国各地频频出现因被蜱虫叮咬而感染甚至死亡的病例,有些病毒的致死率高达30%,引起了广泛关注。这种小小的嗜血虫在我国无论南北不惧寒暑,几乎无处不在,更是传播人畜共患病的“高手”。

一旦寄生在人体上就开始吸食血液,不仅让人感到极度不适和心烦意乱,还会带来严重的健康问题,让原本良好的生活状态因这些小虫的出现而大打折扣。

那么,一个小小的虫子真的有那么可怕吗?被叮咬后又该如何自救呢?

一、小小的“蜱虫”有多可怕!

在全球范围内有近千种的蜱虫存在,单单我国就有超一百二十多种,这种庞大的种群数量使它们广泛分布于人类社会的各个角落,常常在我们难以察觉的地方活动。

它们自诞生以来就以寄生在其他脊椎动物身上,并吸食其血液为生,是不折不扣的寄生虫,也是一些人兽共患病的传播媒介和贮存宿主,若宿主不加以妥善处理,就会面临极高的死亡风险。

从外形上看其实它们与虱子、跳蚤差不多,芝麻粒大小(小的大概也就2mm左右)。

尽管它的名字带有“虫”字,但它却并非昆虫而是属于蛛形纲,也就是蜘蛛的亲朋好友,它不会飞也不会跳,有些地区称之为壁虱、草爬子等。

它主要分为软硬两种,带有硬壳的多生活在草原、灌木丛以及树木繁密的树林里,而无硬壳的多生活在鸟巢、洞穴,以及家畜的饲养场所等。

通常来说,经常去多山多林、植被茂盛的区域的人群、从事农林业生产的劳动者、爱在草地上玩耍的儿童,以及经常穿行于户外灌木林草丛的宠物,更容易招惹上它。

一般在成虫阶段之后,它就会将自己隐蔽在草丛、植被之中,在它的前足末端有个超乎寻常的嗅觉感受器,感知距离高达15米,可以通过动物及人的体温及呼出的二氧化碳精准定位目标,并完美隐藏在宿主身体上。

通常,它们会选择潜伏在一些不太容易被外界所触及或扰动,且皮肤比较薄的区域(如耳后、肚脐周围、颈后部、毛发中、脚趾缝隙等)来完成吸血的过程。

为了能够完美的吃到宿主血液,它的头部配有带着倒钩类似挖掘机一样的锋利附肢,上面还带有锯齿,用来切割皮肤,它们的下面就是口腔。

在吸血的过程中,这些附肢还会释放出具有麻痹神经的一些毒素,让宿主无法感觉倒它的存在,等到宿主有知觉的时候通常它们已经吃饱了。

在雌虫中,它们饥饿状态和饱食状态的体积相差最大可达到四百倍之多,是名副其实的贪婪吸血者。

虽然它们一生只产一次的幼卵,但产卵过程并非连续性的,最多可产万余个。而且在有源源不断血液的供给下,它们的寿命堪比乌龟,甚至有些种类在不进食的情况下还可以存活三十余年,生命力极强。

像这种体型极小,用人眼几乎看不到的生物,从幼虫开始它们就需要不断的吸血来延续寿命,随便拿出一种的寄主就包含哺乳类、鸟类、爬行类等数百种,你说怕不怕?而且它对人类的危害远不止于此。

比吸血更加可怕的是,在被其叮咬的过程中还会同步释放大量的病原体传播疾病。要知道它可是病毒、细菌及原虫的携带“大户”,集超百种病原体于一身。

其中不乏一些致病性极高的,如会导致皮肤溃疡、消化道炎症、毒血症等的土拉弗朗西斯菌;血小板减少、高热的埃立克体;白细胞减少伴发热、重症多器官衰竭的新布尼亚病毒;以及可引起周期性高热、肝脾肿大、肌肉疼的螺旋体等等。

它们一旦进入我们的血液,会迅速随血液系统遍布全身各组织。所以它就像一个可以移动的病毒库,关键它对宿主还十分的不挑剔(人类、牲畜都可以),这就让人类面临更大的被传染风险。

通常被它叮咬后,我们的皮肤上会出现很明显的,周围带有红肿迹象的红斑(瘀点、溃疡等)小硬块,伤口处会有瘙痒、红肿、疼痛,甚至出血;有些伤口还会引发局部的感染,出现皮肤溃破和组织炎症,这主要和被咬后,白细胞数量减少,免疫力降低有很大关系。

有些人会对它的唾液过敏,被咬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如皮肤瘙痒、皮疹、呼吸困难、过敏性休克等);

不仅如此,有些种类的唾液中还会存在某些神经毒素,会试图占据原本应由人体内非常重要的神经递质乙酰胆碱占据的受体位置。

作为神经和肌肉之间传递信息,可以让肌肉正常收缩和放松的重要递质,一旦被毒素代替,我们的肌肉就接收不到来自神经的指令,无法进行工作。

就会出现身体某个部分肌肉发麻,逐渐蔓延到全身肌肉产生痛感,当影响到呼吸肌时还会出现无法正常呼吸,严重的甚至会应呼吸衰竭而死亡。

再有就是被传染上一些可致命的病原体,后果就更加不堪设想了,一旦被咬就可能波及心脑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等关键身体部位,甚至危及生命。

就比如它携带的新布尼亚病毒,一旦被感染平均致死率约为7%,如果患者得不到有效治疗很可能会在14天内出现全身瘫痪或是死亡,致死率高达30%。

而且被这些病原体感染后,早期多会出现头疼、高热或是腹泻等症状,往往会被误认为普通感冒或是肠胃道疾病而延误治疗。

同时它携带的一些病原体(如鼠疫等)还具有“人传人”的风险,一旦不幸被感染还会通过密切接触将病毒传播给其他人,造成更为严重的公共卫生事件。

所以,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其危害性,在与自然界的接触中尽量避免被其叮咬,如果不幸中招,也要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二、被咬了该如何自救?

当我们被叮咬之后,由于这种动物在没有吸够血的时候体积十分的小,而且在它吸血的过程中头部基本是深深扎到我们的肉里去的,如果用手去捏的话很大可能就是把虫体直接捏破,这个瞬间反而会刺激它释放出更多的毒素到我们体内。

而陷皮肤内的头部大概率还会有些残留组织在皮肤中,因为它的嘴通常是倒钩到肉里面,反而增加了继发感染的可能性,这样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所以此类情况处理起来就比较棘手。那么,被咬了我们该如何自救呢?

有些人可能觉得既然危害性那么大,被咬了直接去医院不就可以了。

当然医院处理肯定比自己处理的专业,但我们不能忽略,在就医的这段时间内它依然在源源不断的吸血并“放毒”,所以一旦发现被叮咬,最简单的就是及时自救。

不要紧张,保持冷静,仔细观察它在你皮肤上的状态,特别是头部深陷程度(通常它都是头部在肉里面,躯干在外面)。

找一把尖头镊子夹在最靠近肉的部位,用稳定的力度缓缓的夹住向外拔出。

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两点,一个是夹着的部位一定要避开腹部,另一个是往外拔的过程中动作一定要轻柔,不要摆动镊子或是用力过猛,以防止把它的嘴部扯断到皮肤中。

此外,也可以用一些方式让它自己掉落。比如用旱烟油、乙醚等溶液涂抹在患处或是点上蚊香去烘烤患处,由于受不了这些刺激一般它就会自行松口掉落;或是在患处涂一些甘油、石蜡等具有封堵作用的溶剂,使其由缺氧窒息而自动掉落。

如果成功的取出后,记得要立刻用肥皂水清洗患处,然后再用消毒剂(医用酒精、碘伏等)对叮咬处进行常规的消毒,把脱落的虫体最好放到一个密封袋里,万一伤口出现感染可以就医的时候给医生看。

一切都处理妥当后,还需要密切的观察患处有没有出现感染迹象(如皮疹、红肿、发热、肌肉疼、食欲差等),因为它的潜伏期长达一个月。

而如果并未成功取出,或是感觉患处还有异物感,或是出现了感染迹象都要及时就医,对症治疗。

当然了,最好的防御方式还是远离此类虫子。

平时在外面玩的时候,特别是去一些此类动物常出没的地方(如半荒漠地区、草地上、灌木林或是比较密集的树林子里等区域)尽量别直接往地上坐或者是躺着,减少被咬的风险;

如果是参加一些野餐性质的活动无法避免,那可以提前往衣服上喷(或涂抹)一些驱蚊虫剂(如含有避蚊胺、羟哌酯、驱蚊酯等成分的液体或固体),或是提前准备一些杀虫剂,以备不时之需,但要注意6个月以下的小宝宝尽量不要使用这些喷剂,而且要避开口、眼、鼻、耳朵等敏感部位;

着装上,要避免穿着容易使其隐身的深色衣服(如黑色、深灰色等),尽量长袖、长裤出门,不要穿凉鞋,有条件可以选择一些连裤袜之类风格的着装,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皮肤的暴露;还要避免在户外晾晒衣服,免得一些虫蚁爬上去被带回家。

回家后要及时检查身体(如头发里、脖子、腋窝、耳后等较常藏匿的部位)和衣服,尽快洗衣服、洗澡,把可能附着的都洗掉。

如果家里面有宠物,可以喷洒一些杀虫剂(如敌百虫、敌敌畏等),洗澡后及时做驱虫处理。

平时房间里也要做好通风,保持房屋干燥,勤打扫,减少虫子细菌滋生;而且外出尽量不要去一些此类虫子常出没的地方,做到从源头防御。

假如发现身上有类似“黑痣”“斑点”要及时处理并就医。

总而言之,看似小小的“蜱虫”其对人体的危害性确实巨大的,它藏匿在我们身体上不仅吸食大量血液,还自身携带超百种病原体,一旦透过破损皮肤进入人体,轻者高热、皮炎等,重者则会面临死亡风险。

所以在户外活动时,尽量避免草丛、树林等蜱虫出没的高风险区域,一旦不幸被叮咬要保持冷静采取正确的自救方式,并及时就医。

参考文献:

[1]郑卫青,柳小青,陈海婴.蜱虫危害及其媒介效能[J].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2014(5):5.DOI:CNKI:SUN:WSSC.0.2014-05-034.

[2]罗勤.常在野外玩,需防"蜱虫病"[J].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17(9):64-65.

[3]王金会,黄新海,黄芳.对家畜蜱虫的认知与防治[J].山东畜牧兽医, 2015(7):3.DOI:CNKI:SUN:DCMY.0.2015-07-018.

[4]郑菲.小黑点,大危害——蜱虫叮咬须小心[J].养生大世界, 2022(5):20-21.

1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