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海安】大公三“贲”——贲家集、贲家巷与古贲

吉利社会 2024-09-17 03:17:56

贲家集、贲家巷与古贲,这是海安市北部新城大公三个带“贲”的地名,对于这三个地名之间的关系,不仅外面的人弄不明白,大公本地的人也不甚明了。前不久听一个曾经下插在那里老知青介绍了一些情况,查询相关志书,将其脉络筛捋成文,以供研究者参考。

贲家集、贲家巷、古贲,三处地名不是一个地方,过去甚至不在一个行政区划内。贲家集,属于泰县所属的海安巡检署管辖,贲家巷、古贲属于东台县管辖。不是一个地方,也不是一个县管辖,但地理位置彼此邻近,且都与当地多贲姓有关。因此三个地名中都含有一个“贲”字,这也符合上官运盐河、串场河流域乡村地名形成的一般规律。

三个地名互不隶属,但彼此间的渊源关系还是很明晰的。

贲家集或许是三个地名中最早形成的。据《泰州志(光绪)》《海安考古录》《如皋志(光绪)》《民国泰县志》等典籍记载,明朝洪武年间,在串场河富安段以上修建青龙三闸,上闸在后来的徐家坝(今徐坝桥),下闸在富安,贲家集就是中闸所在地,三闸均设有官署管理。可见贲家集这一地名最晚在明洪武年间就已经出现在官方文献中。

贲家集的历史实际上可能可以追溯得更远。串场河岸左的贲家集,成于从村边流过的串场河,当年中五场(沿海晒煮海盐的著名盐场)的海盐装船运往集散地扬州,这里是盐艘往来必经之地。渐渐地由普通村庄发展成为集市,商贾往来,行旅不绝,店铺连片,赶集的村民摩肩接踵,一时间很是热闹。明朝初年,这里又建了船闸,名曰新丰,配合上下闸,新丰闸“以时开合”,盐艘在此等候过闸,又增加了这里的

《海安考古录》疆域图

人流量,贲家集越发兴旺了。

到了明末清初,富安闸往上的串场河新河河道逐渐淤垫,“田头掰夫”捐资疏浚,已经难以让这条古运河保持畅通了。加上上官河河南的如皋因为担心上官河河水北流,影响县内水运,阻挠青龙闸修复,向串场河输水的青龙闸不得已改闸建坝,新河来水只剩万民洞木涵的一线细流,泰县东台两县最后还因为疏浚新河、修缮万民洞打了官司,最后闹得连万民洞的一线细流也难以保证了。

因河而兴的贲家集,很快因为流经此地的串场河的淤堵而陷于沉寂。贲家集的集市逐渐转移到离贲家集不远的东台县的一个村庄——贲家巷。据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编成出版的《东台县志》记载:“县东南……七十里巷,曰贲家巷”,东台县的村庄有很多以巷命名的。“贲家巷”起初可能不一定就是街巷,仅仅是个名称而已。但是随着商户集聚,有很多可能就是由贲家集转移过来的。商业的繁荣,让贲家巷的名气逐渐大了起来,方圆十几里地的老百姓原本赶集都是去贲家集,后来都是去“巷子”。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周围乡亲买东西、出售农产品,或者游玩,都是说到巷子去一趟。后来户口性质划定,贲家巷有不少居民没有土地,依赖商贸手工生活,遂被确定为非农户口,享受国家粮食供应。

先有贲家集,后有贲家巷,也有可能两者差不多时间形成,只是贲家集倚仗串场河的地理优势,发达得更早一点。后来两个村庄并驾齐驱,共存到现在。那么这古贲是怎么回事呢?古贲是后来成立的乡,我推测这名字应该源自贲家集和贲家巷,带个“古”,是说明此地历史悠久,并非刚刚出生。而偏偏有那么一个阶段,大家就是不愿意跟老东西沾上关系,所以这新成立的古贲乡既不在贲家集,也不在贲家巷,而是在另一个叫做姜桥的村。

姜桥也是个有文化的地方,这里过去也不是海安巡检管辖范围,跟贲家巷一样,曾经是东台县属地。姜桥的名字大有来头,相传这里水网密布,河道纵横,村民往来十分不便。居住在此的一位姜姓木匠,倾其家资,在附近的河道上修建了一座木桥,大大方便了居民的出行。村民为了表示感谢,就将这座桥称为“姜家桥”,喊着喊着就成了姜桥。

历史就像一条河,逝者如斯不舍昼夜,转眼间,就是沧桑巨变,曾经的两县三地,现在都并入了海安北部新城大公镇。在大公镇区划内,贲家集如今叫做贲集村,古贲乡回归了姜桥的称呼,现在叫做姜桥村,贲家巷则成了大公镇政府驻地,现在叫做贲巷村。

其实,不单是贲家集、贲家巷、古贲有悠久的历史,大公也是一座有文化的古镇。大公本名凤岗,曾一度称噇口镇。旧时属东台县富安区。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与孟庄乡、丁庄乡合并,命名为大公镇,取“大公无私”之意。如今的大公镇,地处海安东北,北与东台接壤,为南通、盐城两市汇通之地,有通江大海的黄金水道——连申航线连接南北,204国道、353省道贯穿东西,兼有高铁的加持。东西狭长的大公,状如腾飞的巨龙。

大公,大力发展,公而无私,交通便利,人文荟萃,历史悠久,文化深厚,得天时地利与人和的古镇大公,必能成为枢纽海安的未来之城,物流天下的北部重镇。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