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武按:这篇文章出自翟金录老师的手笔。
翟金录老师是永年太极拳的功臣,也是一位对太极文化深有研究的大家。
这篇文章很值得武式太极拳习练者学习。他肯定了永年武、李家族对太极拳的贡献,而且提出了一些值得关注的话题:
1、翟老师肯定了武澄清、武汝清的武术造诣,不是单方面突出武禹襄的贡献。
2、翟老师谈到了《太极拳谱》的问题,武澄清听闻有此拳谱,向舞阳盐店求谱,继而转赠胞弟武禹襄。这个过程值得品味。舞阳盐店的拳谱是否是孤本?武澄清转赠胞弟前有没有手抄一本自己保留?这些问题又都可以拓展开来继续探讨。
3、翟老师指出“两代人还创编了一路中捊架,二路炮锤、三路小架……一时短打、刀剑对练……”,其中肯定了武式炮捶的存在,这在永年一直是一个具有争议的问题,争议的焦点就是炮捶是否是李亦畬在1859年完成的创造。另外“一时短打”一般认为是郝为真所创,两代人中是否包括郝为真。
4、提出了武、李所在时期武林风气问题。落后、保守、抑人扬己这种武林风气古来有之,当今犹存。武李无意改变这种现状,也认识到几乎无人能改变,能做到“独善其身”,也是难能可贵。
5、大篇幅介绍了“启轩本”的下落问题,这还是这些年我首次见到的如此详细的启轩本的介绍,很有阅读价值。
下面是原文:
太极拳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张亮丽名片,超越了民族、宗教、文化、地域的界限,正在向全世界广泛传播,这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大奇观。这一历史现象说明太极拳文化真是博大而精深,说明太极拳文化具有无穷的魅力;说明太极拳真的能给人类带来恩惠!
太极拳的文化积淀之所以深不可测,妙不可言,是数百年来不同历史阶段的武术大师志士仁人用心血加以铸就的结果。有的精英人物甚至,倾注了自己毕生的聪明才智,耗费了万贯家产。这其中,武禹襄昆仲三兄弟,李亦畲李启轩家族的数代传人,值得我们深怀敬意刻骨铭心,永世不忘。
武禹襄一家,祖上是山西太谷人,明永乐时迁居直隶永年。至武禹襄时是第七代(明永乐1403~1424,至1800年约400年,不是七代,应为约二十代)早已是永年名门望族。历史上,家族中文武官员多位。武禹襄这辈,兄弟三人,个个卓然不群。他们都以习文为主,家族崇尚“有文功者必有武备”,也都兼习武艺。
长兄武澄清(1800—1884)字霁宇,晚号秋瀛。咸丰壬子(1852)进士,分发浙江,因母亲年事己高就近安排候任二年,于1854年上任河南舞阳县知县。政声远播,文武兼备。他在任上,闻北舞渡盐店存有《山右王宗岳太极拳论》,乃求而得之,悉心研读,心领神会,茅塞顿开。澄清依据自己多年的洪拳基础,加上公余对太极的朝夕钻研不息,以聪慧之天赋,撰有《释原论》、《打手论》经典。他把山西王宗岳《太极拳谱》赠与幼弟禹襄带回永年,遂公开传世,习太极拳者奉为经典,太极拳之名也风靡于世。
次兄武汝清(1805—1887)字酌堂,号兰畹。道光庚子(1840)进士,官刑部四川司员外郎。曾为太史何子贞所推荐,“极言公刚正,宜加敬礼”。精洪拳、太极拳;著作有《太极拳结论》。值得提起的大事件,是武汝清的引荐,才有历史上的杨露禅进京,于京西小府(地名)张宅及旗营教拳,才有杨式太极在陈氏太极基础上的飞跃和发展,才有太极拳走出山野农村,由京城,到江浙沪、到珠江两岸,到走向世界。否则,囿于一隅之拳种,很可能湮灭。
宗师武禹襄,(1812—1880)名河清,号廉泉,廪贡生,候选训导,赠封中宪大夫兵部郎中加二级。咸丰初,与曾国藩齐名的吕贤基时任工部左侍郎奉旨去安徽督办团练,镇压太平军。吕“肃书币”(认真修书备钱),邀其与李鸿章参戎机,不就。后尚书毛昶熙、巡抚郑元善又皆礼辟,不就。可见武禹襄的德识才学之高,社会影响之大。他淡于仕途,专心于太极拳。武禹襄作为房东,从租其房的河南温县陈家沟“太和堂”药店处,初识太极拳。但陈家拳轻灵巧妙,奥妙难得。他又与从陈家沟学成回乡的杨露禅处,熟悉太极拳,但精微之处,杨不肯轻易示人。1852年,武禹襄奉母之命往河南舞阳探望兄长武澄清,乃携太和堂店东信函,取道温县。此时陈长兴已年老,不在授拳。至赵堡镇。恰逢太极大师陈清平为一案件牵连,日久不能解决。武家与怀庆府知府相交甚厚,经武禹襄交涉,代其了结此案。陈清平为报恩,遂将自己身怀绝技之奥妙所在,悉数授与武禹襄。在舞阳县,长兄武澄清把任上所得之《山右王宗岳太极拳谱》赠与武禹襄。武禹襄喜出外望,满载而归。
武禹襄与其甥李亦畲、李启轩,将陈清平所授拳架改革创新,首创“心知,身知”---付诸实践。并常召集力大之乡勇与之相搏;延请本邑之武艺高强者,与之相较,历经十数载,武禹襄之拳技遂臻神明,创出了一套独特风格的拳势(时称中捋架)及刀、杆等器械套路。撰写了《十三势行动要解》、《太极拳解》、《太极拳论要解》、《十三势说略》、《四字秘诀》、《打手撒放》、《身法八要》等著名拳论及行拳要旨。为世人留下了一套理论与实践结合完备的太极拳体系。
武澄清、武汝清、武河清三兄弟,以其名门望族的社会地位,深厚的家学渊源、自幼的尚武家风,敏锐的捕捉文化信息的能力,超常的坚韧精神,无名利之谋,无门派之争,纯为爱好其技艺和内涵的探讨,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价值无比的文化瑰宝,真是值得我们这个民族永远纪念和褒扬。
李亦畲、李启轩,是追随母舅武禹襄执著太极最有成就者。李亦畲(1832—1892),名经纶,聪慧超人。武禹襄1852年从温县归来,第二年即绝意科举,随母舅研习太极拳,尽得其传。平日效仿母舅招致乡勇,以验己技。每得一招窍要,即书出贴于座右,反复推敲,久之乃集成书。李亦畲著有《五字诀》、《走架打手行工要言》、《撒放秘诀》、《虚实开合论》、《身备五弓解》、《太极拳小序》。李亦畲先生为乡绅,罕于授徒,弟子仅郝为贞、葛福来二人。其字宝廉宝让,也深得家传,精研太极。
李启轩(1835—1899),名承纶,李亦畲长弟。光绪乙亥年举人。淡泊名利,无意仕途,与兄同学太极拳于母舅,与兄齐名,著有《敷字诀》及《太极拳行工歌》。杨班侯曾就学于武禹襄,启轩与其同令相若,常在一起切磋拳艺,遂将王宗岳、武禹襄等人所作拳论抄赠班侯,对杨式班侯小架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启轩子宝琛精中医,有“仙手佛心”美誉。
武禹襄兄弟三人和外甥李亦畲兄弟二人,经两代人数十年的苦心实践,建立了完备的理论体系和技击体系。李亦畲把王宗岳、武禹襄及李氏的理论精华,抄写三本,一本自存、一本赠胞弟、一本赠门人郝和(为贞),这就是被人们称为经典的《老三本》。这是太极拳发展史上,第一座完备的理论丰碑,既有抽象的哲学概括,又有操作层面的具体经验指导,对后来的太极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至今被太极拳研习者奉为圭臬。两代人还创编了一路中捊架,二路炮锤、三路小架、活步推手、一时短打、十三刀、十三杆、十三剑、四刀法、四杆法、刀剑对练、四刀对练、四杆对练等套路,使武式太极拳成为当时最完备的太极拳文化体系。
武李两家,执迷太极拳,是受此种文化博大精深、奥妙无穷之感召而毕生进行实践,以探其奥秘。不是想在武林中求得一席之地。他们告诫子弟,要以读书求学为主,不以习武授拳为业。此观念一是受历代“重文轻武”观念影响,二是深感武林之中,常因门户之见,抑人扬己,高自标置,为读书人之不取。所以武式武术,仅在自家传授,而授徒甚少。
李亦畲幼子李逊之,精太极拳,怀艺不矜,鲜为人知,后经挚友赵俊臣“胁迫”,始收徒魏佩林姚继祖等四人。
李氏太极传承第三代,李启轩之孙李福荫,(1892—1943)七岁学拳,后拜郝为贞为师,精太极。应聘授拳于河北省立第十三中学和永年同术馆,教拳于太极园,竭力推进武式太极发展。1929年,首次将家藏“启轩本”油印,无偿赠送。在日本1931年9.18占领东北后,为雪国耻,卫国保家,李家、武家、郝家后代,李福荫牵头,武后绪、武常琪、李召荫、郝文田、冷阴棠,共筹2750银元,创办“太极酱园”。其一生,仅收霍梦魁一人为徒。槐荫、棠荫二人,国难当头之时,以“习武救国”之热枕,在山西建立“国术促进会”,从学者甚众,但收弟子者甚少。
李家后人公开收徒授拳,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的事,始自李锦藩。
至今,以李正藩为代表的李家传人,仍在吁请:“作为武式太极拳传人,必须避此弊病,(指,金钱为上、名利居先、浮夸作为、权谋胜算),以先贤和前辈为楷模,研修其高超拳技,继承其美德懿行,谦逊礼让,虚心好学,勿自标榜,勿弄玄虚,专心致志,为提高和推广武式太极拳技,发扬光大中华固有的传统文化而竭尽心力,此则为所有武式太极拳传人的共同意愿也”这真是李家的风范。
是李家完整保留、传承了武式太极拳的传统套路,是李家整理保存了武式太极文化的理论体系。没有他们,武式太极文化、甚至王宗岳的太极拳论,都可能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李氏家族的文化记忆,真是功莫大焉!
回过头来,再来疏理追踪一下老三本。李亦畲的自存本,现保存在其曾孙李旭藩手中;郝为贞本,现保存在郝少如的义子郝吟如(王慕吟)手中。唯有启轩本下落不明。
“启轩本”由李启轩传给长子李宝琛(1865—1922),宝琛又传给其子李福荫。李福荫在省立十三中任职时,“启轩本”常被借出。后,李福荫以“启轩本”为基础,参政其他各本,(属于1881年之后著作,“老三本”中无有者。)将所有拳论编为七章,油印成册,命各为《廉让堂太极拳谱》。后又多次油印、石印、增加了不少附录。
李槐荫(李亦畲之长孙)1934年从山西返永年故里,与李福荫,商讨出版太极拳谱事,得到支持。1935年,四月在《廉让堂太极谱》基础上,增加两篇序言和“后序”、“缘起”、“武禹襄行略”,以《李氏太极拳谱》,铅印出版三万册。习惯上,人们仍称为《廉让堂太极拳谱》。
据李正藩先生追忆,1934年,其父李福荫协助李槐荫出版《李氏太极谱》时,“启轩本”还在,但已残缺。以后“启轩本”,是与其他各手抄本放置一处,还是另行束之高阁,其父未进行交待。李正藩之兄李中藩,少年就读保定育德中学,七七事变后,随校南迁,带去一本《李氏太极拳谱》。是否将“启轩本”一起携去也不得而知。由于永年广府镇地处冀南要地,为兵家必争,经过8年抗战,两年解放战争围城,李家家破人亡,朝不保夕,“启轩本”究竟遗失于何时,终成为不解之谜。
李家,诗书传家,历代均攻颜氏楷书。李福荫曾让贾朴原样抄录过“启轩本”,现在,启轩的曾孙李正藩先生,以原“启轩本”的行制、原本的书体,比照贾朴抄本,还原“启轩本”,真是非常有情趣的一件事。说起贾朴抄本,与我有一段缘分:我与贾老师同居邯郸,交往甚厚。大概二00八年前后,在贾朴老师家,谈到“老三本”,兴奋处,贾师把其从李福荫处誉写的“启轩本”把示与我。正楷隽秀,美不胜收。我征得贾朴老师同意,带回家中誉抄。送回时,比照两种抄件,我对贾朴老师说:我这六十岁的南开大学生,书法上比不过你十六岁的孤儿院孤儿,真是惭愧。两人敞怀大笑。李正藩老师,祖上素来专攻颜真卿楷书,他复抄的“启轩本”,神采飞扬。
我在创办“中国永年国际太极拳联谊会”时,与武李家族,有过一些密切联系,至今常在念中。1991年9月底,我怀着敬畏之心,约广府镇崔彦彬镇长,找到南大堡村当时挖河的村民,带到原武氏坟瑩区,指认文革中修渠冲掉的武禹襄墓地的具体位置。现场议定,我筹资金,崔彦彬镇长组织施工,在原址西侧的堤岸上,修坟立碑。这样在1991年十月份的首届中国永年国际太极拳联谊会上,武式太极拳的研修者,才有了烧香磕头、寄托哀思之处。
李亦畲的曾孙李光藩,在联谊会的准备阶段,和我一起到温县赵堡镇,拜访陈清平所授赵堡太极拳的当代传人王海洲、郑钧等人,会议中他与我一起参加会务;会议后编辑《太极各家谈真谛》。李启轩曾孙李锦藩,会议前,参加表演队伍的培训,临近会议前数月,突然去世,引为憾事。
一生与武式太极拳结缘近八十年的贾朴老师,最后二十年,用来考证武式太极的史料。他在与李正藩老师订正史料的过程中,情谊趋浓。他们把各自的拳架演练出来,虽数十年未从悟面,拳架完全一致。贾朴老师亲率弟子,到成都让弟子拜在李正藩先生的门下,李正藩让自己的得意门生拜在贾朴老师门下,互相托付带教学生,情真意切,十分感人。
李正藩,贾朴两位武式太极大师倾心合著的大作《武式太极拳评注》,出版前著我作序,我得以先睹为快,并参与了部分图片和文字的编排工作。当时,我常住上海,经常往返邯郸与上海之间。成都的李正藩老师处,多由贾朴老师由书信通达。李正藩与贾朴老师往来的数十封信函,我均有复印件。现在,两位大师均已作古,这些信函成为细研武氏太极文化宝贵的原始资料。
武式太极拳,其风格上,的确高雅、大气、简洁、斯文,像枯枝老梅。它在理论指导上、在肢体语言上,在风格描述上,都对陈清平架(我们估切以赵堡太极拳为参照)是一次飞跃。有些,文化内涵,为武氏太极所独有。比如“节序”这一范畴,仅见于武家。
郝少如《武式太极拳》第四部分谈到,“以四个动作结为一个起、承、开、合的节序”。用写文章的律动,表现太极拳的律动,非常贴切。李正藩先生对此有细致的解析:“‘起’为引蓄,‘承’为预发,‘开’为发放,‘合’为收合。也就是‘起’时是‘引到身前劲始蓄’;‘承’为在松静之中劲已蓄足;‘开’是专注一方,发劲于一瞬之间;‘合’是神聚气敛,复归丹田”。由此,我们看到武氏拳的斯文。
关于武氏太极拳的整体风貌,我们还是用李正藩先生自己的概括更准确、更深刻、更有感情。李家是作为传家宝,代代相传的:“这套拳势融技击防身、强身健体、修身养性、养生医疗为一体,结构缜密,法度严谨、神形兼备、体用两全,小巧紧凑,不蔓不枝。具体行拳则需以心行气,以气领形,内固精神,外示安逸;气势腾挪鼓荡,体态端庄含蓄;起承开合,井然有序;折迭转换,变化神奇。拳架一路行来,古朴高雅,自然飘逸,技高艺强,藏而不露,虽云武术,却大有文人雅士之风”。
能在夏华文明的百花园中,留下这么一朵“武式太极拳”鲜花奇葩,实在功莫大焉!我们向永年武氏、李氏家族至以深深的谢意和敬重!
PS:本平台收录的各武术前辈及武友的言论,只为个人学习,因个别图文资料来源(作者)不清晰而未署名,望见谅。尊重原创作者版权,期望各友留言点评告知。温馨提示:网络文章要结合自身的体征,是否适合自己,要辩证地看,不盲从。祝各位武运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