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好”从墓到庙的转变是对历史的不断认知(三)

翁卫和说古史 2024-10-22 19:10:45

安阳殷墟5号宗庙遗址的铭文与物证结合及其对殷商起源的启示

摘要

安阳殷墟5号遗址长期以来被误认为是“妇好墓”,但通过铭文及器物的深入解析,本文认为该遗址应重新定义为“辛妃庙”,即殷商宗母简狄的祭祀场所。本文通过对出土物品、铭文与文献的综合分析,探讨该宗庙对殷商起源的记录,特别是涉及殷商始祖契、东夷氏及有娀氏的重要历史线索。通过物铭结合,本文揭示了殷商起源的复杂性及其对中华文明的贡献。

1. 殷墟5号遗址的重新定义:从“墓”到“宗庙”

殷墟5号遗址曾被认为是“妇好墓”,这一解释源于铭文的错误释义。然而,仔细考察该遗址的布局、出土器物以及铭文,可以发现这并不是一个坟墓,更不可能是“妇好”的墓葬。墓葬通常包含明确的墓主及其陪葬品,并遵循严格的丧葬礼制,陪葬器物通常成对出土。然而,殷墟5号遗址中的器物,包括青铜礼器、玉圭等,往往是单只出土,并且这些器物风格多样,纹饰复杂,表明它们可能来自不同历史时期和宗族,这与典型的墓葬出土物不符。

相反,这一遗址的结构和出土物更符合宗庙的特征。宗庙是祭祀祖先的场所,内含历代先祖的遗物。遗址中出土的单只礼器及不同时期的器物正是收集历代先祖的遗存,用于宗庙祭祀,因此更符合宗庙的功能。特别是铭文所记录的殷商始祖及宗母的信息,进一步支持了这一结论。

2. 铭文与器物的结合:殷商始祖契与“虞”国徽号

殷墟5号遗址出土了大量青铜器、玉器及铭文,其中一件青铜钺尤为重要。这件钺上的纹饰为“双虎人头图案”,与另一件出土于安阳武官村的“后母戊”鼎耳上的纹饰极为相似。两者的纹饰被认为代表“虞”国的徽号,这一图案标志着舜赐予子契的征杀之权。

根据《史记·五帝本纪》中的记载,舜命子契为司徒,负责治理民众,并赐予他象征权力的桓圭。正如遗址中所出土的玉圭,这些物品无疑是子契身份的象征。铭文“帝次妃子契”也印证了这一点,表明契不仅是殷商始祖,也是虞舜时期的重要人物,享有崇高的地位。

3. 殷商起源的物铭联证

殷墟5号遗址中的铭文为研究殷商起源提供了宝贵线索。铭文中提到的殷宗母“辛妃”即简狄,她是殷商始祖契的母亲,而她的丈夫为东夷族首领帝喾。简狄与帝喾的结合,代表了殷商起源中的两个重要文化元素——东夷氏和有娀氏的联姻。铭文不仅确认了契的身份,还提到其他重要的殷祖人物,如冥、奚仲等,这些人物共同构成了殷商早期发展的核心。

出土的青铜方鼎上的铭文“司戊妃”与虞舜时期禹采九州之金铸鼎的历史相呼应,表明该鼎是用于祭祀黄帝及其后裔的宗教器物。这些器物和铭文的结合,讲述了殷商起源的复杂历史背景,不仅涉及东夷与有娀氏的联姻,还反映了殷商早期社会的政治结构和宗教信仰。

4. 宗庙中的祖先崇拜与殷商的自我认同

殷墟5号“辛妃庙”是一座纪念殷商祖先的宗庙,其主要目的是祭祀殷宗母简狄及其他殷商祖先,尤其是契的功绩。宗庙中的铭文和器物,记录了殷商的祖先如何从东夷与有娀氏的联姻中崛起,并逐步建立起强大的殷商文明。简狄作为殷商始祖契的母亲,在殷商的宗庙系统中享有至高的地位,这与母系氏族的传统相契合。

铭文中的“辛妃”和“帝次妃子契”不仅展示了宗庙祭祀的具体对象,也揭示了殷商统治者对祖先功绩的崇拜和光宗耀祖的意识。宗庙通过纪念祖先的功绩,构建了殷商社会的文化认同和宗教信仰体系。这一体系通过宗庙中的器物和铭文代代相传,成为殷商统治合法性的重要依据。

5. 对殷商起源的进一步认识:物铭结合的重要性

通过对殷墟5号遗址出土的器物与铭文的重新解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殷商起源的历史不仅仅是契个人的成就,还是整个宗族的功绩。铭文和器物的结合为我们提供了深入理解殷商起源的关键线索,它们不仅是物质文化的象征,更是殷商统治者对祖先崇拜和宗教信仰的物化体现。

这一重新定义为“辛妃庙”的宗庙,不仅纠正了长期以来对“妇好墓”的误解,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为全面的历史视角,让我们得以通过铭文与物证的结合,探讨殷商文明的复杂起源。

结论

安阳殷墟5号遗址的重新定义为“辛妃庙”,为我们理解殷商起源提供了重要的历史线索。通过对出土器物、铭文和历史文献的综合分析,我们可以确认殷商的起源涉及东夷氏与有娀氏的联姻,简狄与契是这一起源故事的核心人物。铭文考释与器物的结合,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殷商的文化认同与宗教信仰体系。这一发现对殷商起源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我们探索中华文明的早期历史提供了新的方法和视角。

参考文献

• 《史记》

• 殷墟5号宗庙考古报告

• 青铜器与铭文研究

• 殷商宗法制度与宗庙文化相关研究

本文通过铭文与物证的结合,重新审视了安阳殷墟5号宗庙的历史地位,并揭示了殷商起源的重要历史线索。正确解读铭文与物证的关系,对于深入理解中华文明的早期发展至关重要。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