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1月,阎锡山在太原举行了一次盛大的阅兵式。
可就在这次阅兵式上,出现了一个本不该出现的人,在阎锡山的身旁,有个身穿日本军服的人,腰挎东洋刀,一副神气活现的样子。
图|太原战役中被我军俘虏的阎锡山部第十总队的日军
这个人就是原日本驻山西侵华日军第一军参谋长山冈道武。
和山冈道武一同站立的,是阎锡山的左膀右臂,时任山西保安司令部副司令、野战军司令赵承绶。
阎锡山当众训话后,赵承绶带头高喊:
“中华民国万岁!”
这本来也属正常,可不料赵承绶接下来的一句话却让许多人无法接受,只听他又接着喊道:
“大日本帝国万岁!”
随着赵承绶一句话喊出来,在他们身后的1300余鬼子兵也用日语高喊起来,整个场面显得十分诡异。
在场的许多中国人都怒不可遏,只是碍于形势,不敢出声。
一从抗战时期开始,阎锡山便开始私底下秘密与日军接触,这其实已经不是什么秘密。
抗战初期,山西有八路军、蒋介石的中央军,阎锡山后来形容自己是在“三个鸡蛋”上跳舞,踩破哪个都不行。
可日寇的入侵显然更紧迫,在这样一种情况下,阎锡山选择与八路军、中央军合作,获得一点生存的空间,可这几方平衡,很快就被打破了。
阎锡山的晋绥军在抗战初期,便折损过多,实力不复往昔,让商人出身的阎锡山痛心不已,一贯奉行实用主义的他,开始私底下同日军接触,甚至后来还同在山西的日军秘密签订了《临汾会议协议》、《汾阳协定》。
按照协议规定,阎锡山的晋绥军秘密改编为中国抗日忠勇先锋队(实则反共),日军则帮助晋绥军消灭在山西的八路军。
如果不是各方强烈反对以及中国共产党人苦心规劝,阎锡山真有可能一屁股坐到汉奸的椅子上。
日本人对于阎锡山,也有一定的认识,他们虽然认为此人老奸巨猾,但却能与之合作,谋求更进一步的利益。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当时全国各地仍然盘踞着不少日军,他们并不认为自己战败,相反他们仍然留恋“大东亚共荣圈”的迷梦,并滞留在中国各地,企图东山再起。
原日本侵华日军派遣军司令冈村宁次就曾建议过何应钦:
“华中长江以及华北尚有30万日军,建议暂不缴械,可以帮助国军围剿共军。”
不过,碍于此事犯众怒,蒋介石也没敢光明正大的做这件事,不过冈村宁次却实实在在的逃脱了惩戒。
要知道抗战胜利后,冈村宁次本人是延安方面列在战犯行列要求严惩的第一人,但冈村宁次却被蒋介石下令保护起来,并充任国民党当局的秘密军事顾问。
当年宿北、鲁南战役后,就是冈村宁次建议蒋介石采取“密集靠拢”的方式,以应对我军运动战。
只是没起到什么作用。
冈村宁次1949年被遣送回国,彻底逃脱历史审判。
尽管冈村宁次没能实现将30万侵华日军留在华北的想法,但在山西的侵华日军却在阎锡山的帮助下,实现了这一计划。
阎锡山晋绥军抗战时期损失惨重,为了将在山西的我军赶出去,他选择了同日军合作,他派遣心腹同日军联系,并亲自与日军驻山西侵华日军第一军司令澄田睬四郎,要求在山西的日军以“志愿”的身份留在中国,帮助他对付解放军,并且还利用金钱、美女,笼络了一大批日本军官。
据说阎锡山曾对部下讲:
“我们为了存在,非有一个非常的办法不可。现在我们兵力不够,应付不了共产党。为了充实兵力,只能招兵。但是招兵又有困难,即使招来10万中国兵,也不如1万日本人。”
对阎锡山的请求,澄田睬四郎显得很高兴,他们一开始就打算利用阎锡山,把山西变成至于日军掌控的地盘下,借此对抗蒋介石的国民政府,甚至筹划建立“中日反美军事联盟”,让日本东山再起。
双方可以说是一拍即合。
根据资料显示,至1946年春,约有2000余日本兵被阎锡山编入所谓的“第十总队”,该部按照一个师的规模编制。其中骨干如第一军第一一四师团师团长、中将三浦三郎,独立步兵第十四旅团旅团长、少将元泉馨,独立步兵第十旅团旅团长、少将坂井直俊等都在第十总队任职。
阎锡山对这批日本兵出手很大方,基本上是要什么给什么,以至于吸引了全国各地日军残兵败将来投奔,甚至还有已经被遣送回国的日本兵也都心甘情愿的加入。
这支日本部队的总兵力一度扩充至1.5万人。
二阎锡山大规模的留用侵华日军,自然不可能瞒住所有人。据说蒋介石曾劝说阎锡山收敛一些,但他没选择听从。
很快消息传出去,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
阎锡山留用侵华日军士兵的情况,不仅仅是日本政府反对,因为这在当时还违背了《波茨坦公告》,美国政府后来在报告中还指出:
“阎锡山雇日本兵反共的行为,妨碍了美国在华政策的推进。”
为了留住这些日本兵,阎锡山也不得不耍了一些花招。
阎锡山对外称第十总队为“山西铁路修理劳工大队”,并假装把他们派出去修理铁路,事实上,第十总队去的地方连一条铁轨也没有,不仅如此,阎锡山还下令缩编第十总队,但也基本上是挂羊头卖狗肉。
更为关键的是,这群日本兵在阎锡山的庇护下,行为也很嚣张。
当时太原街头,几乎随处可见日本兵,俨然如抗战时样子,这群日本兵聚在一起,整日举办仪式,为处决的日本战犯焚香祷祝,甚至公然开设慰安所。
1946年秋,一国民党军军官到太原体育馆,发现此地日军士兵在举行棒球赛,更甚者,满场打的都是日军“膏药旗”,军官气不过,回去带队收缴了全场的日旗,并训斥:
“战败者还打国旗,岂有此理。”
可这群日本兵事后安然无恙,这名军官却被解职驱逐出山西。
本来,阎锡山留用这些日本兵,是看中他们实力,为他充当“反共”的先锋,可阎锡山并没有想到,我军早已经脱胎换骨。
更为关键的是,阎锡山等来了自己的克星——徐向前。
1941年初,徐向前到延安参加即将召开的七大,没想到的是,七大后来延期召开,自己又因意外受伤,导致身体状况每况愈下,迫不得已之下只能留在后方养病。
就这么一养病,就养了5年之久。
终于,到1947年,徐向前再也坐不住了,那时他身体尚未完全好利索,却提出要求坚决到一线去,中央也没有忍心在拒绝他,把他派往晋冀鲁豫军区任副司令员。
晋冀鲁豫军区就是当年的129师根据地,徐向前等于说是重归原位。
可当时晋冀鲁豫军区的主力已经被刘邓首长带出去,军区只剩下为数不多的地方部队,整体实力不高,而且基本上没有大兵团作战的经验。
徐向前到晋冀鲁豫军区的时候,恰逢运城战役失利,那时整个军区士气都不高,以前有主力在的时候(陈赓四纵曾配合打临汾),尚且拿不下,更何况现在。
可偏偏徐帅就打出了一个奇迹。
先下运城,再夺临汾,以一旅偏师创造奇迹。
就在临汾解放后,徐向前已经把下一个目标定为晋中。
三晋中地区是山西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不仅仅是阎锡山需要,就连我军也需要。
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阎锡山以太原为中心,依托同蒲铁路打造了极为坚固的晋中防御体系,除了在沿线布置了5个军防守各个要点外,还抽调了第34、第43、第61军各一部共13个团(含阎锡山的“亲训师”“亲训炮兵团”)组成“闪击兵团”,进行机动作战。
这一次,阎锡山还派出了他以为心腹的第十总队出山。
第十总队一开始并没有把我军放在眼里,甚至认为我军“不堪一击”。
这个“日军”第十总队的指挥官为元泉馨,此人名气很大,抗战时期任日军独立第十四旅团旅团长,属日军华北派遣军第一军,作为一个老牌的军国主义分子,此人在抗战胜利后,拒绝向我军投降,而是选择与阎锡山合作。
元泉馨与绝大多数日军军官一样,看不起解放军,认为我军是“土八路”,当时他随赵承绶的“闪击兵团”出发时,一路上便谈笑风生,认为弹指可破我军。
不过,当时我军内也的确担心这支日军部队不好对付,还是徐向前站出来宽慰大伙:
“来了才好!日寇战犯元泉馨一向骄傲自大,赵承绶根本制服不了他,也做不了他的主。我们可以利用指挥官的这些弱点,加上自己的努力,找机会将他们吃掉。”
徐向前早就想拿这支日军部队开刀,只是他们一直躲在太原城里,拿他们没办法,这次无疑是个机会。
现实果然如我军预料。
1948年6月11日,徐向前指挥发起晋中战役,在极为广大的区域内以运动战的方式,牵制袭扰赵承绶的闪击兵团,阎锡山惊惧之余,下令调33军、34军南下,汇合第十总队,打算在祁县、平遥之间与我军决战。
元泉馨还在做着美梦的时候,就被我军铺天盖地的炮弹一下子砸晕了。日军迫击炮连长荒井新一也忍不住哀嚎:
“他们那儿来的那么多炮。”
元泉馨当然不知道,徐帅在此前的作战中,就缴获了多达百余门火炮,这次全部都用到他身上。
当时,第十总队按照计划前初东观镇(今祁县),本来是被安排配合33军、34军的,可仗一开打,第十总队就被打蒙了,大批日军将校军官信奉所谓的“武士道”精神,迎着我军炮火冲过来,又被我军砸了回去。
炮火准备结束后,我军迎着冲了上去,才发现这一堆敌人是日寇,过去他们在山西,对这帮侵略者更是有着天然的仇恨,二话不说端着刺刀就冲了上去,。
本来日军引以为傲的拼刺刀技术,在我军面前也不灵了,后来干脆躲在屋子里,我军见状直接烧着了他们躲藏的屋子,这帮日本兵忍受不了烟熏,纷纷钻出来。
按照我军政策,这帮人投降缴枪的不杀,剩余的都被刺刀捅死。
元泉馨率残部不断的后撤,一直逃到了太谷小范村。
就在这时,一发炮弹打过来击中了元泉馨,可恨这老鬼子没被炸死,只是炸断了一条腿(也有说是腹部重创),他哀嚎着对身边的人说:
“没想到徐向前这么厉害,十总完了。”
在血流干之前,元泉馨命令部下打死自己,随后参谋对准他的脑袋打了两枪。
这个可恨的老鬼子终于下了地狱。
剩余的日军不是被歼就是投降。
当时,我军冲到一个屋子前,一个日军指挥官站出来问:
“你们的太君是徐向前?”
屋子外战士点点头,随着这个鬼子头带着手下全体投降。
经过晋中战役后,阎锡山手下的第十总队只剩下残兵败将,据说太原战役期间,这帮死硬的军国主义分子还使用“联二苯”毒气弹。
可即便是再负隅顽抗,也改变不了日暮穷途的命运。
留在山西的日军头目除了少部分在战场被打死外,其余全部都我军俘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