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有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叫阿长。阿长家种有两亩地,他每天日出而耕,日落而息,忙时耕种,闲时上山打柴,虽然生活不富裕,但也过得去。
阿长的妻子,是邻村一个木匠的女儿,名叫阿巧。她身材苗条,聪明伶俐,为人善良,精通裁剪缝补,织布绣花,样样俱佳。阿巧不仅长得漂亮,还温柔贤慧,很会料理家务,把家里安排得井井有条,他们夫妻很是恩爱。
可是,他们夫妻也有不顺心的事。阿长命苦,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双双过世了,他是跟着婶娘长大的。这婶娘为人刁钻刻薄,一直不喜欢阿长,觉得自己白白养了阿长这么多年,是时候让他报答养育之恩了。于是,为阿长找了一门亲事后,她就搬到阿长家住下了。
阿长的婶娘仗着自己是长辈,在阿长家里,什么活儿也不干,整天还鸡蛋里挑骨头,对阿巧横挑鼻子竖挑眼,稍不顺心,就对阿巧破口大骂,还在阿长面前说阿巧的坏话。
阿长是个老实人,整天只知道干活儿,对婶娘的胡作非为,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阿巧内心虽苦不堪言,可为了丈夫,也只有打落牙齿往肚里咽,有苦说不出。
婶娘把阿巧当成了使唤丫头,还时常在邻居面前炫耀,说阿巧如何如何听她的话,对她如何如何地孝顺。
转眼间到了八月十五,这天,从早上起,阿巧就忙个不停,杀了鸡,宰了鱼,做了一桌丰盛的菜,和丈夫阿长一起请婶娘到前厅用餐,庆贺中秋。
婶娘姗姗来迟,冷着一张脸,在餐桌旁坐下后,也不拿筷子,对阿长说:“我吃惯了猪油拌饭,今天的饭菜太丰盛,倒没什么胃口,不如你先给我盛碗猪油拌饭来。”
阿长知道婶娘又在故意刁难阿巧,忙向婶娘赔着笑脸,想打个圆场,却见阿巧示意他出去招待客人。阿长前脚刚迈出厅门,就听到婶娘破口大骂起来:“你个懒婆娘,都老半天了,我的猪油拌饭呢?你是不是想饿死我啊?”
阿长担心妻子受委屈,忍不住又走进大厅,却见阿巧不慌不忙地盛了一碗饭,从锅里舀了一勺滚烫的猪油放在饭上,又夹了一些“生菜”放在碗里,然后,双手把饭恭恭敬敬地递到婶娘面前。
婶娘一看碗里的饭,上面是生菜,这怎么吃啊?顿时火冒三丈,把碗猛地往地上一砸,饭菜泼了一地,碗也碎成了好几片,她还不解气,站起来就要去打阿巧。
只见阿巧不躲不闪,不卑不亢地说道:“婶娘,你先别生气,这猪油拌饭是您自己要吃的,这饭有什么不对吗?”
婶娘愤愤地说:“你见过谁用生菜来拌热猪油的?”
阿巧笑了笑,说:“婶娘,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您好像从来没有跟我说过猪油拌饭里不能放生菜的呀!再说,我们平时都很少吃猪油拌饭,如果不放生菜的话,这热猪油一浇下去,饭那么烫,怎么吃啊?”
婶娘一听,觉得阿巧说得也有道理,便又无理取闹地说:“那好,我现在不要猪油拌饭了,我要吃饺子。”
阿长一听,真是哭笑不得。这大过节的,家里也没有准备饺子皮和馅料,拿什么包饺子啊?可阿巧却一口应承下来:“好啊,婶娘想吃饺子,我这就给您做去。”说完,她就转身去了厨房。
没过多久,阿巧就端来了一碗热气腾腾的饺子,放到了婶娘面前。婶娘瞪大了眼睛,看着眼前的饺子,惊讶得说不出话来,这世上竟然有绿色的饺子?
阿巧淡淡一笑,说:“婶娘,您吃吧,这是韭菜馅的饺子,可好吃了!”
婶娘硬着头皮,用筷子夹起一个饺子放进嘴里,又马上“呸呸呸”地吐了出来,一手捏着喉咙,一手指着阿巧,支支吾吾地说:“你……你想毒死我啊?”说完,瞪大了眼睛,恶狠狠地盯着阿巧。
阿长见状,赶紧端起婶娘面前的饺子,一看,傻眼了。原来这饺子没有煮熟,饺子皮上还粘着生面粉呢。他正想发作,只见阿巧不紧不慢地从厨房里端出一碟调料,放到了婶娘面前,说道:“婶娘,这饺子是生的,您得蘸着吃。”
婶娘将信将疑地看了阿巧一眼,拿起筷子,夹了一个饺子,放进调料碟里,蘸了蘸,放进了嘴里。这一吃,婶娘的脸都绿了,她艰难地咽下饺子,愤怒地把筷子往桌子上一拍,吼道:“你给我吃的是什么啊?怎么这么难吃?”
阿巧依然不温不火:“婶娘,这是酱油啊!您不是最喜欢吃酱油吗?我记得上次我做红烧猪肉时,您嫌我放的酱油太少了,说没味道。这次我特意为您准备了一大碟,您还满意吧?”
婶娘顿时哑口无言。她知道,今天这场“戏”没法再演下去了,再闹下去,吃亏的也只能是自己。于是,她缓了缓口气说:“你们都忙了一天了,早点歇息去吧。”说完,就灰溜溜地回房去了。
阿长和阿巧相视而笑。
经过这次交锋,婶娘老实多了,她再也不敢随便找阿巧的茬儿了。
可是好景不长,没过多长时间,婶娘又故技重演了。
这天一大早,阿巧正在厨房忙活着,婶娘走了过来,阴阳怪气地对阿巧说:“阿巧啊,自你嫁过来后,这家里就被你打理得井井有条,只是这家里人少,事儿不多,我看你一天到晚也挺清闲的,不如再养些蚕,挣点儿钱补贴家用,你看怎么样啊?”
阿巧听婶娘这么一说,就知道她没安好心。明知道阿长每天都要上山砍柴,没时间帮她养蚕,这分明是故意刁难她。可这养蚕也确实是件好事,阿巧正想着挣点儿钱,给阿长买件新衣服呢。于是,她笑眯眯地答应婶娘,说干就干,第二天就去镇上买了些蚕种回来。
蚕一天天长大,阿巧也一天比一天忙,她不仅要忙家务,还要伺候这些蚕宝宝,给它们喂桑叶,有时半夜还要起来喂一次,才能安心去睡觉,可她从不喊苦叫累。
阿长怕阿巧累坏了身子,一有空就帮她一起喂蚕,打扫蚕房,清理蚕粪。夫妻同心,其利断金,眼看着蚕宝宝开始吐丝作茧了,阿巧的心里美滋滋的。
这天夜里,阿巧起来给蚕喂桑叶时,却发现蚕房的蚕全都死了,她伤心得放声大哭。听到哭声,阿长赶了过来,看到眼前的一切,他什么都明白了,愤怒地冲出门外,去找婶娘算账。
阿巧擦了擦眼泪,叫住了阿长,对他说:“你现在就算把她打死,也救不活这些蚕了。更何况她毕竟是你的婶娘,把我养大也不容易,这事就算了吧。”
阿长听后,无奈地低下了头。阿巧是个善良的人,他知道婶娘终究是她的长辈,即使婶娘对不起她,她也不会计较。
阿巧让阿长把蚕房清理干净后,又去镇上买回了一些蚕种和新桑叶,重新开始养蚕。只是这一次,她不再让婶娘靠近蚕房半步。
春去秋来,阿巧养的蚕又开始吐丝作茧了。看着白花花的蚕茧,阿巧的心里乐开了花。她和阿长商量,准备第二天拿到镇上去卖。
这天夜里,夫妻二人兴奋得睡不着觉,于是,阿长又爬起来,去给蚕喂桑叶。当他走进蚕房时,一下子惊呆了:蚕房里的蚕又全都死了!
这一次,不用猜,阿长也知道是谁干的。他愤怒地冲进婶娘的房间,对着她大吼:“你是不是要把我们逼死才甘心啊?”
婶娘装作很委屈的样子,号啕大哭起来:“你们这两个没良心的东西,我辛辛苦苦把你养大,现在却为了几个蚕茧来骂我!我又没偷又没抢,你凭什么说是我弄死的蚕?”
阿长气得咬牙切齿,却又无可奈何。
这一次,阿巧是真的伤心了,她辛苦养大的蚕,就这样平白无故地死了,换做是谁,都会难过的。可难过归难过,生活还得继续,她只得擦干眼泪,重新买回蚕种再养。
只是这一次,阿巧多了个心眼儿。她从外面买了些毒药,涂在蚕房的墙壁上,然后,又在蚕房周围放了一些毒药,并做上记号,做完这一切后,她才安心地回房休息了。
夜里,婶娘果然又来了,她蹑手蹑脚地走到蚕房门口,却发现蚕房周围有一些白色的粉末,她没见过这东西,也没在意,就伸手去推门。谁知,她刚碰到门,就“哎哟”大叫一声,倒在地上,疼得她龇牙咧嘴,不停地呻吟。
原来,她触碰到了阿巧涂在门把上的毒药。这种毒药虽然不会致命,但却能让人疼痛难忍,算是对婶娘的一个小小惩罚。
听到婶娘的惨叫声,阿长和阿巧赶紧起床,点亮油灯,跑了出来。看到倒在地上的婶娘,和她那痛苦的表情,阿长和阿巧心知肚明,却没有说破。
阿长扶起婶娘,关切地问:“婶娘,您怎么了?半夜三更的,您怎么会在这里?”
婶娘虽然疼得厉害,却也知道自己理亏,支支吾吾地答不上来。
阿巧见状,便假装不知情地说道:“婶娘,您是不是哪里不舒服啊?要不要请个大夫来给您看看?”
婶娘一听要请大夫,吓得连连摆手,说:“不不不,我没事,可能就是吃坏了肚子,休息一下就好了。”说完,她挣扎着站起来,一瘸一拐地回房去了。
经过这次事件后,婶娘再也不敢搞破坏了。她也知道阿巧并非软弱可欺之辈,自己若再胡作非为,恐怕会惹来更大的麻烦。
从此,婶娘变得安分守己起来,不再找阿巧的茬儿。阿长和阿巧也对她既往不咎,一家人相安无事地生活在一起。
阿巧凭着自己的勤劳和智慧,不仅把家务料理得井井有条,还通过养蚕挣了不少钱。她用这些钱给阿长买了新衣服,还给自己添置了一些首饰。家里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夫妻二人也越发恩爱。
而婶娘也在这和谐的家庭氛围中,逐渐改变了自己的性格。她开始学着帮忙做家务,照顾阿长和阿巧的生活。虽然她仍然有些刁钻刻薄,但比起以前来,已经好了很多。
阿长和阿巧对婶娘的改变看在眼里,喜在心上。他们知道,这个家正在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而这一切,都归功于阿巧的善良、智慧和勤劳。她用自己的行动感化了婶娘,也让这个家变得更加温馨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