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万志愿军挤在江边,遭到美军炮击伤亡过万,杨得志决定挥泪斩马谡

大表哥侃呀 2023-08-12 14:42:41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点击一下右上角的“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挥泪斩马谡”这个故事相信大家都听说过,马谡曾经是深得诸葛亮赏识的人才,也确实曾为蜀汉立过功。但由于他大意轻敌,指挥失误,导致街亭之败,诸葛亮还是忍痛决定处死马谡,“挥泪斩马谡”这个典故也就此流传下来。而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就有这么一出现代版的“挥泪斩马谡”。

1950年10月志愿军入朝后,接连发动四次大规模战役,给予了“联合国军”沉重打击。不但基本收复了朝鲜的领土,还将战线推到了“三八线”以南,一度解放汉城,给美国造成了极大震动,让全世界都开始重视新中国的力量。

志愿军在这一系列战役中无疑取得了辉煌的战果,但在这胜利中也潜藏着危机。接连的胜利让部分指战员开始傲慢自大,把美军看成了完完全全的“少爷兵”,轻视了美军的实力,觉得他们软弱不堪,从而为之后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1951年4月22日,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开始,此战中志愿军19兵团的任务极为重要。他们负责强渡临津江,穿插包围美军,从而配合主力部队达成切断敌军退路的目的。

19兵团可不是没有作战经验的“新兵蛋子”,不然彭老总也不可能将这个重任交给他们。这个兵团脱胎于抗战时期的晋察冀根据地,正式形成于解放战争时期,前身是华北军区第2兵团。在多次整编合并后,于1949年初正式成立。

这个兵团可以说在解放战争中立下过大功,曾参与平津战役,在新保安一带歼灭了国民党军第35军,随后参与包围北平。4月下旬,该兵团又参与了会攻太原的战役,解放了阎锡山长期以来的“老巢”。随后该兵团向西挺进,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参与了解放大西北的战役,多次击败“西北三马”的军阀部队,在西北解放后又参与西北屯垦和贺兰山剿匪,为西北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1950年10月初,朝鲜军已经在前线节节败退,抗美援朝战争迫在眉睫。19兵团也接到毛主席的急电,赶往山东兖州一带训练,准备入朝作战。

到1951年2月初,兵团基本整训完毕,前往朝鲜。1951年4月,彭德怀准备发动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但此时志愿军多个兵团已经经过了多次作战,疲惫不堪。于是彭老总将希望寄托在了才来到朝鲜不久,依旧生龙活虎,并且也有着丰富作战经验的19兵团身上。

而19兵团自身也对此很有信心,他们已经整训了几个月,来到朝鲜后又休养了一段时间。现在已经是一支“生力军”,随时准备投入战场,可以说几个月以来等的就是这一刻。

当时全军上下充满着乐观的氛围,因为此时19兵团已经得到了充足的武器装备,基本换装了苏式武器。按照彭德怀的规划,19兵团将成为压垮美军的最后砝码。此战如果按计划进行,将歼灭美军2到3个师,改变前线的力量对比,进而结束朝鲜战争。

基层官兵也普遍认为彻底打垮美军就是1951年年内的事情了,要知道抗美援朝初期,志愿军缺乏重火力,使用各种杂牌武器,都能打的美军落花流水。现在19兵团已经完成了全面换装,配上了苏联的“水连珠”和122毫米重型榴弹炮,难道还怕美国人吗?

而对于当面的韩军第一师,19兵团更加轻视。虽然该师号称韩军“王牌”,但此前已经多次被志愿军击败。尤其是在第三次战役中,其防线在15分钟内就被志愿军突破,其师长白善烨都差点自杀。对于这样一支伪军部队加手下败将,战士们根本不放在眼里。

当时军中流传着“一条牙膏”的说法,将朝鲜战争的战局比作自上向下挤的一条牙膏。认为朝鲜战局将像一条牙膏一样,很快就能挤下来,也就是所谓的“从北到南,一推就完”。某些指战员幻想着能够一战解决美国人,迅速解决朝鲜战事,这样大家就能尽快回家和家人团聚,这实际上是犯了和美国战争初期“圣诞节前回家”类似的错误。

而另外一边,美军却发生了重大变动。之前傲慢自大的总司令麦克阿瑟已经被调离,换成了心思缜密的李奇微。他采取“磁性战术”,大大增强了美军的活力。

最终,第五次战役的发动时间被定在了4月22日,19兵团承担了突破敌军临津江防线的关键任务,19兵团司令杨得志对麾下的63、64和65三个军下达了作战任务。

其中63军为第一梯队,负责快速向绀岳山地区穿插,切断敌29旅和后方的联系。64军承担了“尖刀任务”,负责从正面突破临津江防线,击溃守在临津江对岸的韩军第一师,向敌腹地议政府地区穿插包抄。65军则作为第二梯队,负责从新岱、戎滩浦地区渡过临津江,配合63、64军的攻势。

对此三位军长都是信心满满,保证完成任务。而杨得志的安排有主攻有配合,划定了各个军的作战区域,似乎也并没有什么问题。然而到了实际战场上,由于部分部队轻敌冒进,准备不足和后勤供应不畅等原因,计划执行中出现了严重问题。

4月22日是一个星期天,这天美军似乎确实放松了警惕,部分官兵还放假了,在临津江上举办了一场摩托艇比赛。但就在他们玩得不亦乐乎的时候,江对岸万炮齐发,大量炮弹砸向美军的阵地,志愿军的炮火准备开始了。

就在志愿军炮兵还在轰击的时候,杨得志给64军下达指令,让他们及时跟进,首先夺取美军在江对岸的要点——江桥,从而保障后续部队过江。要求64军以迅猛的态势直取议政府地区,击溃对面的韩国第一师。

然而64军军长曾思玉在进入实际战场后却发现,下面部队出现了行动迟缓的问题,到炮火准备阶段还没有进入预备冲击阵地。他赶紧给杨得志打电话:“64军还未进入冲击出发位置,炮兵也还在进入阵地,暂时难以发动冲击,是否将行动推迟一天?”

但杨得志却回复:“64军的进攻时间涉及到全局问题,就不要提意见了。”

事后志愿军司令部作战处副处长杨迪曾对曾思玉说:“当时你给杨司令打电话,请求晚一天发动战役,但他能向彭总报告这件事吗?他们都是向彭总打了报告,拍了胸脯,说战役肯定要在这一天发动的。”

当然更关键的是,由于炮火准备已经开始,第五次战役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兄弟部队已经开始行动,如果64军晚一天发动攻势,不但可能给敌人反应过来的时间,还可能暴露兄弟部队的侧翼。即便没有准备好,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当时曾思玉驱车巡视一线部队,不禁皱紧了眉头。他发现负责一线进攻的部队距离冲击阵地居然还有30里,但事已至此,曾思玉只能下令全军跑步进入冲击阵地。在负重跑30里进入阵地后,一线部队已经是汗流浃背,疲惫不堪,却还要马上渡江进攻。

但即便如此,由于前期缺乏准备,64军还是晚了一步。之前提到,在炮火准备阶段,64军离冲击阵地还有30里。而在64军进入阵地后,炮火准备早已结束。也就是说,炮兵那边都已经结束发射好一会了,步兵这边还没有发起冲击。64军出现了严重的步炮脱节问题,为之后的惨痛损失埋下了伏笔。

即便在这样的情况下,64军还是以191师和192师为第一梯队,向对岸发起了顽强突击。191师571团迅速攻占了临津江桥头,团主力在当天午夜渡过了临津江,可见志愿军的战斗力之强。而572团在渡江时由于江水上涨,200多名战士被冲走,但终归成功渡江了。

但是,这不代表战斗就胜利了,而仅仅只是个开始。此时的美军对志愿军战术已经有了防备,他们在志愿军还在滩头立足未稳的时候就迅速调集装甲部队,用坦克形成了封锁线,并对韩军第一师提供火力支援。

而韩军第一师经过整编后,也并未如19兵团战前预料的那般一触即溃。他们不但守住了阵地,还能反过来向滩头志愿军发起反击,以火力优势将志愿军死死压制在了临津江滩头。由于事前对对岸地形缺乏了解,志愿军渡江后部署得过于密集,难以展开。敌军的装甲部队和炮兵大量发射炮弹,对拥挤在滩头的志愿军造成了巨大杀伤。

得知64军受阻的消息,彭老总心急如焚。64军现在是陷入了进不能进,退不能退的局面,但如果就这样被堵在滩头,只会造成更严重的伤亡。因此彭老总急电杨得志,要求杨得志尽快突破敌阵。杨得志则更加着急,一面督促曾思玉采取穿插渗透战术,一面又调集本来作为预备队的65军两个师渡过临津江,加入战局。

杨得志此举的本意,自然是希望这两个师能够支援64军的攻势,尽快达成突破,但起到的实际效果却有待商榷。可能是由于忙中出错,杨得志忽视了64军本身就是被挤压在临津江滩头,难以展开这一事实。这种集中突击的战术,用于对付阎锡山和西北三马这种地方部队是没问题的,但用在装备精良的美军身上,就很难奏效了。

因此65军的这两个师支援上去后,反而导致志愿军更为密集,更难展开。美军发现了这一点,对滩头志愿军展开了更为猛烈的炮击,导致了志愿军更为惨重的损失。杨得志命令拥有苏式重炮的31团回击美军,但在美军飞机的轰炸下,31团迟迟无法占领阵地。

64军和65军占据的这片滩头十分泥泞,行动不便,用来展开一个师尚且困难,更何况此时志愿军5个师共6万人都拥挤在这片狭小的区域内?尤其是此时志愿军还是背水作战,暴雨后江水还即将上涨,如果迟迟不能突破,甚至可能全军覆没。

杨得志为此冒险将指挥部前移,督促64军和65军发动攻势。所幸两翼部队的突破还比较顺利,当面的韩军第一师和美军为了避免被包围,终于开始且战且退。而64军在多次进攻后也终于取得了突破,占领了汶山、法院里和葛谷里等地,避免了全军覆没的危险。

临津江战役至此告一段落,尽管64军最终突破了临津江,但由于时间迟了三天,导致敌军得以从容撤退,没有受到致命打击,预定的穿插议政府目标也没有按期完成。尤其是64军和65军曾被长期压制在临津江滩头,付出了巨大的伤亡。

志愿军在被炮击的过程中伤亡究竟有多大呢?有说法说几千人,有说法说两万人。而根据第19兵团司令部自己撰写的《第19兵团作战检讨》显示,19兵团在此阶段付出了一万余人的代价。由于63军损失较小,因此主要伤亡都在64军和65军的临津江战斗中,伤亡达到上万人。许多军史都提到:“这是一次惨痛的教训”。

而对于如此惨重的损失,自然需要有人承担责任,在随后的总结会中,曾思玉主动承担了责任,杨得志也作了自我检讨。而主要负责临津江之战的191师、192师两个师的师长和政委共四人都受到了降级、回国并通报批评的处分。

这四人在解放战争期间都曾作出过巨大贡献,但在临津江战役中也暴露了自身的缺陷。兵团政委李志民遗憾地说:“这确实是挥泪斩马谡了,但不赏罚分明,就难以维护军纪的严肃性,也难以保证此后战斗的胜利。”

这一战役也提醒我们,永远不要低估自己的敌人,也永远不要居功自傲。否则再能打的部队,也有可能吃亏。我们应当有自信,但绝不应轻视敌人,要充分考虑可能面临的问题。毛主席所说的“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正是这个意思。

20 阅读:8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