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李讷儿子王效芝全家福,妻子罕见出镜,两个女儿长相出众

戏志才评历史 2024-11-19 08:14:35

近期一张来自2009年的全家福,再一次出现在大众视野。

这张照片不难猜出这四个人是毛主席的外孙一家四口,因为爷孙两人之间的眉宇有一些相似。

一家四口

全家福的主人公是王效芝,他是毛泽东的亲外孙,也就是李讷的儿子。

即使身为毛主席的亲外孙,王效芝也没有得到任何的优待,甚至出生在农村。

母亲李讷在1970年遇到了自己的第一任丈夫,当时的她在江西与一名姓徐的青年相爱。

不久之后,两个人便约定终身,生下来一个儿子两个人给他取名叫徐小宁。

生完孩子后夫妻两个人发觉感情生活并不和睦,于是毅然决然地选择离婚。

李讷无法舍弃自己的亲生儿子,便一直带在身边照顾。

母亲便开始带着儿子过上了艰苦的生活,如果没有其他哥哥姐姐们的照顾,徐小宁恐怕都长不大。

在当时那个年代,即使她身为毛主席的女儿也没有得到过任何的特殊待遇。

无论生活如何艰苦,母子二人都过得很幸福,李讷从来没有缺少对儿子的教育。

毛主席曾经告诉李讷学习的重要性,因此李讷也告诉自己的儿子无论身处什么境地都要多读书多学习。

时光一晃来到12年后,李讷经人介绍认识了第二任丈夫王景清,他曾经是毛主席的一名部下。

为人处世和性格自然是十分亲和,他一点也不在意李讷带着别人的儿子嫁给自己。

他愿意将徐小宁当作自己的儿子一样,夫妻两人再婚之后将徐小宁正式更名为王效芝。

母子两人经过了12年的艰辛生活之后,再一次融入了幸福的家庭。

王景清也确实是尽到了父亲的责任和义务,他将妻子和儿子照顾得非常好。

母子二人也有了家的归属感,三口之家也变得越来越幸福,生活水平也逐渐在上升。

儿子王效芝也非常争气,虽然他学习成绩一般,但是并没有放弃自己对学习的热爱。

虽然文化课并不擅长,但是却对学英文十分感兴趣,十几岁的时候就能讲一口流利的英文,并且很擅长和外国人对话。

现如今,在各大媒体网络和新闻上基本找不到王效芝的相关踪迹和履历。

只知道他并没有从政,反而是靠自己的努力开始经商。

隐约在一些新闻上可以看到他资助贫困学生,还有为其他企业捐款。

但是我们找不到具体的信息,他身为毛主席的后代,生活过得十分低调。

而上文所讲的全家福是在2009年拍摄于毛主席纪念堂,照片中他带着自己的妻子和两个女儿来祭奠毛主席。

照片中可以看得出来王效芝将自己的妻子和女儿照顾得非常好。

妻子生了两个孩子,身材和脸庞依旧保持着少女感,两个女儿也是出落得落落大方。

在照片中隐约可以看到中年的王效芝眉眼与毛主席非常相似。

都说隔壁亲,毛主席也确实非常喜欢自己小女儿生的外孙。

但是当他知道外孙童年生活非常困难时,他也没有选择给予任何优待和特殊照顾。

这些王效芝都明白,他虽然与外公相处的时间短,但是经常能听母亲讲到外公的一些故事。

因此毛主席身上的一些优良传统也遗传到了王效芝的身上。

要知道毛泽东教育自己的儿女是非常严格的,毛主席总对外人笑脸相迎,但是对自己的儿女却异常严肃。

那么毛主席在私下是如何教育自己的儿女呢?

毛主席的教育

毛主席作为一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政治家,他对人的态度往往都是谦和有礼。

但是毛主席私下里教育起儿女却很严肃,他对教育有着独特的见解和严格要求。

他强调儿女们以及后辈既要有志存高远,又要脚踏实地,要彻底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毛主席是农民家的儿子,所以他的教育理念是要求自己的子孙后代扎根土地。

在读书教育方面,毛主席十分注重儿女们的知识储备和拓宽知识面。

他希望学习不仅仅是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更是学习一些扎实的理论知识。

这些理论知识不仅仅是那些哲学道理,更是一些生活中的基础知识。

就像是农民的农作物工具,以及农民种地的相关知识,毛主席要求儿女全部掌握。

同时,毛主席强调儿女们需要加强自我修养,树立平民意识不能因为自己是毛主席的儿女而得到特权和优待。

在革命时期,全中国人民都非常困难,毛主席自然是疼爱自己的儿女们。

但是他要求儿女们要自力更生,不能依靠父母和先烈的地位来以权谋私。

更希望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去实现人生价值,让自己过得更好,进而让全国人民过得更好。

除此之外,毛主席还言传身教,他向女儿们传递革命精神和家国情怀。

鼓励儿女们积极参与革命事业,勇敢担当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奋斗。

毛主席知道自己身上的担子,所以经常告诫子女要做一个自食其力的革命者,永远坚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毛泽东告诉子女们不能以自己的身份居功自傲,而是要因为自己的身份而自戒。

无论身处在哪里,无论是学习还是做人,都要将国家与社会放在第一位。

实现个人理想的同时,也要为社会主义革命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毛泽东将自己的儿女们送到国外读书或者是参加革命,他常常对子女们说,“学成之后一定要为国家效力。”

日常生活中。毛主席经常教育子女们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孩子们的饭粒掉到桌子上,会立刻让孩子们捡起来吃掉。

作为农民的儿子,毛主席知道在战争革命时期,这些粮食得来的有多么不容易,所以不能让孩子们有浪费粮食的现象。

毛主席将自己的孩子们教育得非常好,这样的优良品格会一直传承下去。

我们在看这张全家福照片,照片最中间的人就是毛泽东的小女儿李讷。

现如今她已经84岁的高龄,被子女们照顾得很好,晚年的她脸上时常挂着笑容,儿子儿媳以及两个孙女常在自己的身边陪伴自己。

晚年的李讷总想起自己在毛主席身边长大的经历,经常和儿女们讲起自己和父亲在中南海度过的童年时间。

她无比怀念自己的父亲,她也将自己和父亲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想要更多的人了解到毛主席,想要更多的人从内心更加敬重毛主席。

李讷与毛主席

李讷是众多兄弟姐妹中最小的一个,作为毛主席的最小的女儿。

她一生唯一得到的一个优待,恐怕就是能够在毛主席身边度过完整的童年吧。

记得有一次李讷在毛主席身边生了一场大病,身边的警察员劝毛主席赶快带女儿去看病。

毛主席看着自己的女儿疼痛难忍非常心疼,交代身边工作人员几句话之后让其送往医院。

“不许告诉别人,她是我毛泽东的女儿,更不许报出真名,跟随你的姓氏即可。”

当时毛泽东身边的警卫员姓沈,于是在医院登记的时候便把李讷登记为沈娟,对身边人说,这是他的女儿。

毛主席让自己的女儿以普通大众子女的身份在医院接受治疗,并没有得到任何特殊的照顾。

就连李讷上学的时候在亲属这一栏填的父亲也并不是毛泽东,而是王鹤滨。

当时北京师大附中开学的时候,校方给学生两张注册登记表。

王鹤斌并拿着这两张表拿来找毛泽东询问他李讷上面的父亲一栏该填谁。

“毛主席,您看这个怎么填写?关于孩子的入学申请我不敢瞎写。”

“既然是你带着她去的,那自然是要写你的名字。”

在一旁的李讷说“好啊,这下又多了一个王爸爸。”

“到学校你要好好学习,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能让人知晓,你是我毛泽东的女儿。”

“作为毛泽东的女儿,要时刻夹着尾巴做人,不要轻易暴露自己的名字,更要和其他人好好相处,不要有任何的优越感。”

毛主席在一边抽着旱烟一边笑呵呵地说道。

李讷将父亲的教诲牢牢记在心里,因此直到学校毕业也没有人知道她是毛泽东的女儿,一直以为是普通人家的孩子。

李讷经常会跟他人讲起自己小时候吃不饱饭的经历,很多人会问她身为毛主席的女儿,难道也会吃不饱饭吗?

在当时的革命年代,全国人民生活都很苦,学校就和武警战士们一起吃饭。

上学的时候李讷需要学校吃食堂饭,但是由于和战士们一起吃饭。

很多人都不能吃饱,而且食堂做的饭菜油水很少,菜样也少,经常是土豆白菜。

李讷经常跟毛主席抱怨,在学校吃不饱,毛主席认真倾听女儿的事情后开始教育其女儿。

“现在全国人民比较困难,土地收成少所以食物就少,正是因为食物少,我们才明白粮食的重要性。”

李讷在旁边点点头,然后询问毛主席,今天是周六能不能和他一起吃顿饭。

毛主席看了看手中的任务清单,示意厨房可以做饭,饭菜上桌之后李讷就开始了狼吞虎咽。

其实菜也都是普通百姓的菜,并没有山珍野味,但李讷也能大口吃起来,那架势像10天没有吃饭似的。

“慢点吃,这还有这么多,你急什么?”

“我在学校吃饭吃惯了,不快点吃,又该吃不饱了。”

“现在不是在家里嘛,你慢点吃,我吃饱了。”毛主席说完这句话的时候眼神微微发愣。

李讷得知父亲不吃那半碗饭之后立刻倒进了自己的碗里,再次开始狼吞虎咽。

这顿饭是她近一个月以来吃得最满足的一次。

小时候李讷总以为是父亲已经吃饱了才剩饭,但是现在想想,原来毛主席的那半碗饭是故意剩下的。

父亲总教育她不要剩饭,怎么会突然剩下半碗饭呢?是毛主席怕女儿吃不饱故意留下的。

毛主席的教育一直都是言传身教,但他同时也是一位父亲也非常疼爱自己的子女。

李讷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每年会带着家人来毛泽东纪念堂悼念父亲。

李讷已经将毛泽东教给她的优良传统教给了自己的儿子。

儿子王效芝也开始用同样的方式教育自己的两个女儿,相信有这样红色家族的传承,中国一定会越来越好!

红色革命精神也会一直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1、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3年12月16日发布《大姐李讷》

1 阅读: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