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孟子•尽心篇》的翻译也是一言难尽!

万丈豪气文化 2024-03-16 05:59:53
我在教古诗词课的时候写了《诗词误读知多少》系列文章。在教《中庸》时写了《苏批中庸》,然后是《苏批大学》和《论语重读》。不客气地说,易中天和鲍鹏山对《论语》部分内容的解读也是很可笑的,虽然他们都自以为“唯我独醒”。特别是易中天对“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的解读,虽然新颖,但他全然不顾“君子”和“小人”在《论语》里的普遍释义,这完全违背了我在编写《论语重读》时总结的那句“论语里没有单独金句”的原则! 近期我所教的《孟子》也已经到了第七篇《尽心》篇,一路教一路写,把一些我认为的错误解释进行了修正。《尽心》篇的开头部分都是些孟子单独的语句,没有前面的一问一答或者大段论述。所以很多的翻译就越发地“读后感”起来了,殊不知《孟子》里也没有单独金句。而有些解释,一旦某个字的理解出了偏差,整句的翻译就会谬以千里了。 我们先来看这一句: 孟子曰: “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 看一下传统解释: 孟子说: “做了却不明白为何要这样做,学习了以后而不在事物中觉察效果,终身都按着这个去做而不知道它的道理,这就是普通人。” 还有一种解释是这样的,大同小异: 孟子说: “每天都在做着,其中蕴含的道理却不明白;习惯了的东西却不察知其所以然;一生都在这条路上走着,却不了解这是条什么路的,是芸芸众生啊。” 这解释在普通人眼里是看不出什么问题的,但在我眼里问题可就大了。因为“众”固然可以解释为“普罗大众”,但它还有一个普遍释义是“很多”。换句话说, “众矣”可以解释为“这样的人很多”。此时你可能会问:就算按我的翻译,又有多大区别呢? 区别在于这“行之”,“习”和“由之”的到底是指什么要搞清楚!老规矩,我们还是要看上下文: 孟子曰: “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这是上面一段的内容,所以“行之”的是“仁”,“实践”的也是“仁”!别忘了《论语》里的“学而时习之”的“习”是“实践”或“练习”的意思! 所以“行之而不著”就是“施行仁却没有明显效果”的意思; “习矣而不察”就是“实践了仁以后却不能体会到仁”;“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矣!”就是“一辈子按照这种方式行事而不知道仁的道理的人,有很多啊!” “由之”的“之”代表的就是前面的“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这两种情况! 我凭什么认为我的解释就一定对呢?因为我之前写过的一篇文章:《孟子•离娄篇》中孔子说的“仁不可为众也”该如何解读? 孔子曰: ‘仁不可为众也。夫国君好仁,天下无敌。’今也欲无敌于天下而不以仁,是犹执热而不以濯也。诗云: ‘谁能执热,逝不以濯?’” 孔子的这句话要断句为“仁不可为,众也。”怎么解释呢?即:做不到施行仁政的诸侯国太多了!后面那句“夫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的意思就是: “如果有一位喜欢施行仁政的国君,那么他就一定能够天下无敌。” 具体的文理逻辑分析,可以去看那篇文章,这里就直接解释了。所以“仁”这件事大多数人是求而不得的,或者说是不得其法的。 所以《孟子》里也是不存在什么单独金句的,同样至少两句话之间是有联系的,我们看一下《尽心》篇的前面几段就明白了: 孟子曰: “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殀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孟子曰: “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 孟子曰: “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上述三段谈“命”。 孟子曰: “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孟子曰: “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 上述两段论“仁”。 孟子曰: “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孟子曰: “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上述两段说“耻”。是不是关联性相当明显?所以易中天和鲍鹏山和我也是有差距的!这话固然有点狂,但术业有专攻,逻辑思辨能力有强弱。名气是不能说明什么问题的,有些人虽然说得口沫横飞,看似头头是道,在我眼里就是和大家来分享读后感的! 接着我们来看《尽心》篇的下面这两段: 孟子谓宋勾践曰: “子好游乎?吾语子游。人知之亦嚣嚣;人不知亦嚣嚣。”曰: “何如斯可以嚣嚣矣?” 曰: “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还是先看传统解释: 孟子对宋勾践说: “你喜欢游说各国的君主吗?我告诉你如何游说。别人理解我,我也悠然自得;别人不理解我,我也悠然自得。”宋勾践说: “要怎样才可以悠然自得呢?” 孟子答道: “崇尚德,迷恋义,就可以悠然自得了。所以,士人不得志时不失掉义,得志之时不离开道。不得志时不失掉义,所以能够葆有本性;得志之时不离开道,所以百姓不致失望。古代的人,得志,恩泽普施于百姓;不得志,修养个人品德而表现于世间。不得志时,便独善其身;得志之时,便兼善天下。” 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吗? “游”(遊)什么时候有“游说”的意思了?单个的 “说”字才会有“劝说”或“游说”的意思,哪里来的单个“游”字可以代表“游说”的?在《孟子》里面的“游”要么是“游历”的意思,要么是“交往”的意思! 夏谚曰: “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一游一豫,为诸侯度。” ——《孟子•梁惠王篇》 孟子谓齐宣王曰: “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 ——《孟子•梁惠王篇》 公都子曰: “匡章,通国皆称不孝焉,夫子与之游,又从而礼貌之,敢问何也?” ——《孟子•离娄篇》 哪句解释“游历”,哪句解释“交往”,不用我教了吧?但凡没有受过文字学教育的,在一些文言文的解释上最好不要来和我叫板!那么孟子对宋勾践说的这句话该如何解释呢? 子好游乎?吾语子游。人知之亦嚣嚣;人不知亦嚣嚣。 “嚣嚣”的意思是“自得无欲的样子”,解释为“悠然自得”没有问题。关键在于前面,此处的“游”同样是“交往”的意思!孟子就是在问:你喜欢与人交往吗?我和你说有关与人交往的原则。后面这句里的“人知之”和“人不知”又该如何解读呢? 还记得《论语》第一章《学而篇》的第一句中的“人不知而不愠”吗? “知”就是“知道、了解”的意思,就是“有没有知名度”的意思!即作为君子,哪怕不被人所知也不会不高兴!因为成为一名“君子”,是对自我的要求,而不是做给别人看的!纯粹做给别人看的那叫“伪君子”。 因此后面一句的意思就是:别人知道你,你也悠然自得;别人不知道你,你也要悠然自得!然后下一段的名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阐述的就是这个道理:你在别人不了解你的情况下,你就做好你自己的君子;当别人了解你,并与你交往,重用你的时候,当然就是你通达的时候,此时的你作为君子,就要去为大众谋利了! 知道孟子问宋勾践的上面一段是什么内容吗? 孟子曰: “古之贤王好善而忘势,古之贤士何独不然?乐其道而忘人之势。故王公不致敬尽礼,则不得亟见之。见且由不得亟,而况得而臣之乎?” 孟子从“古之贤王好善而忘势”转到“古之贤士同样要乐其道而忘人之势”,“人之势”是指谁的“势”?当然就是前面的“古之贤王”与后面的“王公贵胄”!而他们就是宋勾践作为“贤士”所要“游”(交往)的对象,只有宋勾践被他们礼遇,被他们“知之”,才可以作为臣子去“兼济天下”;若是“不被知”,那么宋勾践就“独善其身”! 知道这三段之间的逻辑联系了吗?现在回过头去看那些“传统解释”,是不是感觉很可笑?现在体会到我为什么会说对付那些“地域牛二”就是“用屠龙刀在杀鸡”了吗?为什么会说我在头条上发学术文章就好比教授去乡村支教了吗? 写到这里,忽然有点愧疚了。我对付这些民科的行为,不就是“拳打南山敬老院,脚踢北头幼儿园”,在头条上“耍流氓”吗?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