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盛被撤职后,战友叫他写一下娄山关战斗,他说我个连指导员写啥

花开半夏千古 2024-08-19 09:52:39

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后,志愿军打出了军威,更打出了国威,让不少原本有狼子野心的国家纷纷暂时收敛了言行举止,不敢在中国周边挑衅。

但凡事总有例外,印度就是其中一个。自其独立后对我国领土其便尽显狼子野心,步步蚕食,并不断制造事端。

从1961年到1962年9月,印军便先后侵占了我国4000多平方公里领土。

中国方面进了最大限度的努力希冀和平解决,但奈何印度贪得无厌,于是毛主席果断决策发起对印自卫反击战。

而在这场战斗中,开国少将丁盛立下了大功,一战打出了军威。

此后丁盛也是仕途顺遂,短短十余年间便晋身大军区司令员之职。这在少将里是极为少见的。

然而这位名将的晚年却历经坎坷,更是接受了长期调查,直到去世也没有恢复名誉。曾有报社记者找他写关于娄山关战斗的相关报道,为什么他会选择拒绝呢?

丁盛生于1913年,老家在江西省于都县,出身贫农家庭,从小吃尽了苦头。

他17岁的时候,听说陈毅率领的红军部队经过了他的家乡,这支部队是专门为穷人打天下,把很多土地分给了贫农。于是丁盛果断和同村的6个小伙伴离开家乡,投奔了红军。

加入红军后,他表现十分勇敢,每次作战都冲锋在前,而且不是盲目冲锋,总能找到敌人的防守薄弱点在哪里,展示出了过人的军事天赋。领导见他胆大心细且聪明机智,于是安排他当了军部通信员“打旗兵”,旗进人进、旗退人退,表面看只是扛着大旗跑,其实进退的时机非常重要,对人的战场判断力要求很高。

在第三次反“围剿”战斗期间,丁盛成为了战友们心目中的英雄,因为他总能完成最危险的任务,战友们亲切的叫他“丁大胆”。

1932年,组织上安排他给王稼祥当通信员,在王稼祥负伤疗养期间,他跟着王稼祥学了很多文化知识,从思想层面上提高了认识水平。后来组织上安排他担任部队指导员,按常理来说,指导员不需要带头冲锋,但丁盛不管这些,依然带着战士们冲锋陷阵,尤其是在长征期间的娄山关战役中,他冒着生命危险,带着敢死队强攻娄山关。

当时是1935年2月,彭德怀正指挥部队进攻娄山关,考虑到敌人正在合围,为了避免红军被围困,军委下了命令,必须在最短时间内拿下娄山关。

于是彭总指挥部队多次冲锋,期间丁盛率领敢死队率先撕开了一道口子,冲过了娄山关,一口气打到乌江边上,堪称此战的首功。

后来部队到了哈达铺,为了犒劳战士们,丁盛和大家凑出三块大洋,在当地买了一只肥羊,自己做羊肉吃,结果他们都没有炖羊肉的经验,结果做出来特别难吃,这件事后来也成了他长征路上的一件趣事。

在解放战争时期,丁盛也立了大功,1949年,林彪的部队进入湖南,同蒋军白崇禧部决战。时任43军135师师长丁盛用一个昼夜的时间直接闯进了敌人的包围圈内,当他发现该情况后,果断告知了林总。

林总决定借助丁盛的部队来一个“中心开花战术”,一战就击溃了敌人的主力第7军,奠定了全局胜利。

丁盛后来还参加了朝鲜战争,在金城战役痛击联合国军,因此在1955年大授衔的时候,他与哥哥丁荣昌都被授予少将军衔。

到了1962年,印军从瓦弄向北入侵,派遣一个步兵旅到瓦弄增援,面对印军试图“大打”的危险举动,毛主席亲自下达了作战指令,要求130师迅速攻歼瓦弄之敌。

时任54军军长丁盛临危受命,沿着川藏公路进入西藏,耗时6天6夜翻山越岭,组建了作战指挥所。

在了解基本情况后,丁盛决定利用有利地形歼灭印军11旅。他下令主力部队集中在印军左侧,打一个埋伏,采取迂回包围的方式切断敌退路,形成关门打狗的阵势,进而分割歼灭印步兵11旅。

在他的指挥下,陆军130师与西藏昌都分区部队联合作战歼灭了印军11旅,击毙敌军754人,取得了瓦弄大捷。

此战极大的震动了印度政府,让原本还十分狂傲的印度总理尼赫鲁垂头丧气。但令人没想到的是,丁盛因为说错了一句话,结果挨了批评。

在部队打扫战场的时候,发现了敌人丢弃的降落伞,可以用来做衣服,丁盛于是说了一句:“捡回来解决干部用布问题。”结果后来有战士表示了不满,说也应该给战士分一些布,因为此事,丁盛专门做了检讨。

对印作战结束后,他回到成都工作,有一次视察工作的时候发现一位战士正顶着烈日割猪草,割得非常费力,却割不动草,他仔细一看,原来刀已经生锈且“伤痕累累”,根本不能用。他马上叫来团长严肃批评,要求基层干部必须关心战士们的生活,和战士们吃到一起去,干到一起去。

1968年,丁盛担任广州军区司令员;1973年又与许世友调任担任了南京军区司令员。

但是虽然丁盛很体恤士兵,升迁很快,可波谲云诡的政治局面辅以并不圆滑的处世态度(这包括不限于与叶帅等人被疏散到广州后,他态度上冷淡;其升任广州司令员与黄永胜的推荐;8月8日密谈等),还是让他难以自矜。

1977年,丁盛因受到牵连被撤职审查、继而开除党籍。此后他进行了长达近二十年的申诉,不过都是泥牛入海,好在 他的待遇倒也慢慢有所改善,很多老战友听说后都设法帮助他渡过难关。广州军区给他分配了一套四房一厅。

期间老战友谢振华还把他介绍给报社,请他写关于娄山关战斗的报道文章。不过他听后,表示自己当时只是一个指导员,虽然有一点功劳,但关键还是毛主席决策得当,于是拒绝写文章。

其实对于他来说,当时也确实不方便写这类文章,毕竟他没有恢复名誉,还处于接受组织调查的时间段。

1999年9月,丁盛病逝,享年86岁。而在他的追悼会上,也没有被允许出现“将军丁盛”、“老红军丁盛”等字样,只是以“丁盛老人”相称。

而那副“战衡宝、攻瓦弄”的对联,也成了对将军最好的慰藉。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