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五十年代、六十年代、七十年代,东北的工业,东北的林业,东北的铁路运输业等等等方面,都遥遥领先全国。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后,闻名全国的著名歌曲 —— 《咱们工人有力量》,就诞生在东北。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闻名全国的国营大工厂的“ 工人村 ”,也出现在东北。
那个年代与苏联是“蜜月期”,建“工人村”的图纸为苏联设计。
当年与沈阳“工人村”相似、相近的建筑还有长春汽车厂民宅建筑,富拉尔基“一重”民宅建筑。
这类建筑的共同特点 :红砖外面,三、四层楼高,楼面都有一个水泥雕花图案等。
一九五二年,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的国营大工厂的“工人村”第一批住户乔迁新居啦。三层红砖楼是工人村的特色,他们代表沈阳铁西辉煌鼎盛的时代。
这时,房屋举架略高的“工人村”,真的实现了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此外,还有煤气、暖气、自来水 ……
各个建筑群内都配有秋千、滑梯、单杠、转椅、滑车等游戏、运动等设施。
当年,能住进工人村的,那是让沈阳市民们特别羡慕、嫉妒的一件事啊!
第一批入住的住户,大多都是工厂的劳动模范,工厂的技术骨干,工厂的管理人员,工厂的高级知识分子等等等。
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的叶选平,曾居住在铁西工人村。
当年的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是沈阳城的重工业区,国营大工厂多多多之地,空气从早到晚每天都是烟雾缭绕的,污染十分严重。
当年著名的沈阳铁西工人住宅区地处铁西区西南部。大致的范围为卫工街、十二路、重工街、南十路合拢起来这么一大片地儿。
二十一世纪,当年居住在“工人村”的居民们,回忆起往事,他们的心态很复杂。
他们一致认为 :“工人村”的辉煌时期是起起伏伏的 ……
他们一致认为 :“工人村”的辉煌时期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三层红砖楼的“工人村”成为时代的建筑经典,也是沈阳铁西辉煌鼎盛期。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全国实行,全国大力提倡“创大业,先生产,后生活 …… ”
原有的一家住房,改成了两家、三家居住,出现了两、三家同走一门,共用一个厨房,共用一个厕所的等等等居住现象。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随着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家家户户孩子们长大成人,上山下乡,结婚成家等等等,千家万户都是三代同堂,甚至四代同堂 ……
城市居民住房危机,住房困难,住房紧张成了全国性的大问题。
这时,“工人村”出现了接楼层的现象,但也是杯水车薪啊!
一九七六年十月后,随着《祝酒歌》传遍全国大地,改革开放的序幕徐徐拉开 ……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工人们终于可以多劳多得,工人们终于见到了自己曾批判了多年的“物质刺激”,工人们终于可以自豪地领取奖金啦!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每到上班时间,下班时间,骑着自行车的大军浩浩荡荡,每个十字路口,千万辆自行车等红灯的场面极为壮观 ……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的“工人村”那一座座鳞次栉比住宅成为了落伍的代名词,成为了落后的典型。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的各个国营大工厂开始转型,曾经辉煌一时的“工人村”渐渐地淡出了沈阳市民们的视野 ……
改革开放,城市与乡村的老百姓家庭的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大变化。
现在,城乡百姓都早已住上了砖瓦的大房子。
“工人村”的部分建筑,受到了保护。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当年的“工人村”保留了一小部分建筑作为历史文物永久保留。
感恩改革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