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电视凭借着大屏的设计近年来在市场上十分热门,尤其是想要追求大屏效果又觉得投影仪的色彩不够鲜艳,对比度不够高的话,激光电视似乎成为了一个更好的选择。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少人都后悔买了激光电视,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激光电视就没有什么缺点吗?
根据不少消费者反馈,它们的缺点其实还是很明显的,下面我们就赶紧去看看这些缺点是什么,让消费者后悔不已。
液晶电视也有优点。虽然液晶电视一直以来都在被激光电视攻击,但事实确实如此,激光电视也有闪闪发光的地方,但也有让人无法接受的缺点。
与传统的LCD和OLED电视相比,激光电视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它们的亮度水平,因为激光投影系统使用的不是常见的灯泡,而是激光作为光源,这样一来,流明度就能出众很多了。
不过灯泡又分为LED和HID两种,而它们之间的流明值也是不同的。
HID灯泡一般主要用于专业投影仪上,而HID灯泡的亮度最高可以达到8500流明,这个亮度一旦和激光电视比起来的话,那激光电视的6000流明值自然就有些逊色了。
还有那种LED灯泡的亮度最高为3000流明,用于家用投影仪,但是这些液晶电视绝对没有可能会超过这个数值。
由此可见,虽然激光电视在流明值上具有一定优势,但和高亮度的液晶电视相比,它们并不具有优势地位。
因为在市场上,激光电视都会和一些高端机型进行竞争,比如QLED、MiniLED以及量子点电视,毕竟它们在画质表现上还是很接近的。
然而,它们不仅在亮度方面超越了激光电视,还在色彩准确度以及饱和度上也做得非常好。
即使在对比度方面液晶电视同样占有优势,其中量子点电视不仅具备非常高的亮度性能,还拥有专业级别的色彩准确性;
相较之下,OLED电视由于其先进的自发光技术,在黑色表现上无疑是最棒的,这就能够产生最高等级的对比度,还可以实现极致逼真的色彩表现。
但即使是OLED电视,在整体画质水平上也要比激光电视高,在增强色彩表现和对比度方面,它们的画质表现是其它显示技术无法媲美的,因此在画质表现上,激光电视并没有占据优势。
不管是在暗室环境还是强光环境里运行,激光电视都无法匹敌高端液晶电视的画质体验。
实际上,当环境里有强烈的背景光存在时,激光投影在视觉效果上所展现出来的画质效果是比较差劲的。
与此同时,会因为背景光太强烈而导致色彩失真,所以即使是在昏暗环境中观看,也很难实现白天观看所需的最低亮度级别。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在环境设置下,看不到非常满意的体验效果。
护眼特性存疑。随着我们对于护眼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市面上许多产品都将这项技术作为一个卖点来宣传,以吸引更多人购买。
然而,这也让用户落入一种误区,那就算是护眼技术,只要经常使用对眼睛就不会造成伤害。
事实上,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因为不管采取何种护眼措施,在长时间观看刺激性图像时,可能都会对人的眼睛造成伤害。
这也是众多用户后悔购买家用激光电视并在家中长期使用后所产生的问题之一。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尽管他们曾有人声称激光投影更护眼,这是因为投影从屏幕反射出来的光源是二次光源,这与传统LCD类显示屏不同,后者直接发出强烈的“蓝光”光源。
因此,人们认为反射回来的二次光源对人的眼睛相对友好,但实际上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无论是一次光还是二次光,只要它是一种刺激性的图像,就会对人的眼睛造成一定伤害。
尤其是当人们长时间注视屏幕时,刺激性物体会造成一定损伤,并可能导致视网膜失明。
我们知道,当我们看强光时,如果只是一两次看一下,对我们的眼睛基本不会造成什么影响。
但是,当我们长时间盯着那个亮眼睛看时,就会造成视网膜失明,甚至导致很多问题。
价格昂贵原因。在如今这个年代科技发展迅速,有些行业已经开始了市场比较饱和的发展状态,此时如果新产品上市,有着更低价格,自然能够获得市场的青睐,毕竟这是一种消费趋势。
但是,如果发明了一种更好的产品,且价格与之相当,那么用户自然还会考虑是否需要更新换代。
而现在市面上的主流液晶电视就是这种情况,不仅有着成熟的市场,并且其技术也已经达到了很高的顶峰。
而且,相对于激光电视,它们不仅性价比更高,而且画质表现同样出色。
所以说,在这种环境背景下,我们就会考虑液晶产品的发展趋势,并不会轻易放弃它们。
如果要我们进行选择的话,自然会选择液晶产品。
因此,我们可以说激光电视想要在短时间内打破这一格局,并不是那么容易。
为了向前发展,他们还需要解决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他们的价格依然很高。
但是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是由于他们所使用的一整套核心技术,当被各大厂商研发出来之后,这其中涉及到很多新材料,而这些新材料都是那些稀缺且昂贵的材料。
除此之外,因为这项核心技术比较复杂,具体生产流程可能也很麻烦,所以一定会涉及到一定的人力成本,这部分也是不可忽视的。
再加上卖全球,这也需要额外付出很多费用,所以说他们生产出来的一整台成果自然要将所有成本加在一起,再加一点利润才会形成最终售价。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并没有形成非常大的市场规模,所以生产出来一台机器所能分摊的人力物力成本就不得不提高,因此单台成本较高也是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