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灭蜀,出动十六万兵力,晋灭吴,出动了多少兵力?

霍凯安 2024-08-21 18:26:54

263年,魏国出动了十六万兵力伐蜀,分为三路大军,分别是镇西将军钟会率十余万,征西将军邓艾和雍州刺史诸葛绪各率三万多人,加起来,十六万多兵力。

魏国三路大军,分为三个方向,进攻蜀汉:邓艾从甘松、沓中进攻;诸葛绪从武街、桥头进攻;钟会十万多人,分从斜谷、骆谷进攻。

其中,钟会率十余万魏军主力,在剑阁紧紧缠住姜维主力,使得姜维主力大约五万人,无法分身,邓艾则率一支偏师,偷渡阴平小路,刘禅投降,邓艾成功灭亡了蜀汉。

《三国志 后主传》记载:艾至城北,后主舆榇自缚,诣军垒门。艾解缚焚榇,延请相见。

也就是说,如果没有钟会率十余万主力,在剑阁将姜维牵制住,那么,邓艾是没有机会偷渡阴平的,换句话说,邓艾偷渡阴平,姜维也会分兵将其击败。

灭蜀的功劳,不能只算在邓艾一个人的头上。

不管怎么说,魏国出动了十六万大军,将蜀汉灭亡了。

此时,蜀汉的全部兵力是十万左右,大致如下:姜维手中大约有五万左右,在剑阁;而其余关隘,分布大约两万多人;成都城内,守军大约三万人。但面对邓艾的这支偏师,刘禅选择了不战而降。

蜀汉灭亡时,魏、蜀、吴三国的兵力分别是多少呢?

蜀汉大约十万人,这个很清楚;魏国兵力,大约是四十万人;吴国兵力大约是二十万人。

魏国出动了十六万人,灭亡了蜀汉,那么,西晋灭吴的时候,出动了多少人呢?

晋灭吴,大概出动了二十万兵力。

这二十万兵力,分为六路,进攻东吴。

第一路,由镇军将军、琅邪王司马伷自下邳(今江苏邳县南)向涂中(今安徽滁河流域)方向进军。

第二路,由安东将军王浑自扬州(州治在今安徽寿春),向江西(指今安徽和县方向),出横江渡口进军。

第三路,由建威将军王戎自豫州(州治在今河南许昌东南)向武昌(今湖北鄂州)方向进军。

第四路,由平南将军胡奋自荆州向夏口(今武汉市武昌)方向进军。

第五路,由镇南大将军杜预自襄阳向江陵(今属湖北)方向进军,尔后南下长江、湘水以南,直抵交广。

第六路,由龙骧将军王濬,广武将军、巴东(郡治在今四川奉节)监军唐彬自巴蜀顺江东下,直逼东吴都城建业(今南京)。

然后,以太尉贾充为大都督,就是贾逵的儿子,当街弑杀皇帝曹髦的那位罪魁祸首,冠军将军杨济为副,率中军驻襄阳,节度诸军;中书令张华为度支尚书,总筹粮运,以保证后勤需要。

《三国志 三嗣主传》记载:冬,晋命镇东大将军司马伷向涂中,安东将军王浑、扬州刺史周浚向牛渚,建威将军王戎向武昌,平南将军胡奋向夏口,镇南将军杜预向江陵,龙骧将军王濬、广武将军唐彬浮江东下,太尉贾充为大都督,量宜处要,尽军势之中。

西晋总的作战意图是:以司马伷、王浑两军直逼建业,以牵制吴军主力,使其不能增援上游;以王戎、胡奋、杜预三路大军夺取夏口以西的战略要点,以策应王濬所率的八万水陆大军顺江而下;然后,由王濬、司马伷、王浑军南下东进,攻占建业。

这个进军计划,是名将羊祜生前拟制的,司马炎采用了。

东吴闻知晋军来攻,在长江中横上数条铁链,以阻断晋军的船只通行,同时,在江中插上无数根长矛,以刺穿晋军的船只,但是,这些都被晋军一一破解。

晋军先沿江放下一大批木筏,将江中的长矛尽数清除,然后,在船上燃起大火,将横江的铁链烧断,顺流而下,直插吴国腹地。

当王浑、王濬和司马伷等西晋各路大军逼近东吴京城建业时,东吴司徒何值、建威将军孙宴等交出印信和符节,投降王浑。

280年5月,当王濬统率水陆八万大军,进入建业,吴国皇帝孙皓效仿蜀汉后主刘禅,反绑双手、拉着棺木,投降了王濬。

《三国志 三嗣主传》记载:壬申,王濬最先到,於是受皓之降,解缚焚榇,延请相见。

至此,西晋灭亡了东吴,结束了长达六十年的三国鼎立的局面。

此时,吴国的情况:总人口大约是二百三十万,总兵力二十三万。户五十二万,官吏三万二千,米谷二百八十万斛,船只五千多艘。此外,孙皓后宫美女五千多人。

《晋阳秋》记载:濬收其图籍,领州四,郡四十三,县三百一十三,户五十二万三千,吏三万二千,兵二十三万,男女口二百三十万,米谷二百八十万斛,舟船五千馀艘,后宫五千馀人。

可以对比一下蜀汉灭亡时的情况:总人口大约是九十四万,总兵力十万二千,户二十八万,官吏四万,米四十余万斛。

王隐《蜀记》记载:又遣尚书郎李虎送士民簿,领户二十八万,男女口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吏四万人,米四十馀万斛,金银各二千斤,锦绮采绢各二十万匹,馀物称此。

总体来说,东吴的实力比蜀汉强多了,大约是蜀汉的两倍。但无论如何,都没逃脱被灭亡的命运。

如果东吴和蜀汉一直联盟,互相抱团,尚可以自保,可惜,被各个击破。

参考资料:《三国志》

1 阅读:1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