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抑郁症是因为想太多、心理太脆弱了吗?

傲新菡 2024-05-16 09:06:34

当你第一次听到或了解到抑郁症时,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对于那些患有抑郁症的人,你会怎么想?你觉得他们为什么会患上抑郁症?你曾经有没有觉得他们患抑郁症,只是因为他们自己想得太多了,或者是他们的心理太脆弱了、心理承受能力太差了?

最近,我就在某乎上看到这样一个问题:“患抑郁症是不是真的是心理太脆弱了?”提问者是一位重度抑郁症患者,他的困惑源自于他父母对他的一些言论和误解,以及来自社会的偏见:

我患了重度抑郁症,可是父母都说是我心理太脆弱,我有些怀疑:“真是我心理太脆弱了吗?”

父母还说:“农村的孩子还不是从小打到大的,他们也没得抑郁症,看来得把你放回农村生活才行”我再一次进行了自我怀疑。

父母:“每个人都要经历风风雨雨,你以为就你苦吗?你以前很坚强的呀,怎么变得这么脆弱?”

……

下面,我们就来深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一个人患抑郁症,真的是因为想得太多、心理太脆弱了吗?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抑郁症是一种心理疾病,而不是一种情绪状态或者性格特质。它是一种复杂的情绪障碍,可能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包括遗传、生物化学、环境和社会因素等。因此,将抑郁症简单归因于“心理脆弱”是对这一疾病的误解和轻视。

心理专家荣新奇教授表示,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抑郁症患者往往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和负面情绪,他们可能长期处于情绪低落、兴趣丧失、自我价值感降低等状态。这种状态并不是他们主观上能够控制的,而是这种心理疾病的临床表现,就像感冒了会发烧、咳嗽、流鼻涕一样。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将抑郁症患者视为“心理脆弱”,而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另外,从心理咨询的角度来看,抑郁症的形成往往与个体的成长经历、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例如,在上述的问题案例中,提问者提到的父母对其的误解和指责,可能会进一步加重其心理负担,不利于疾病的康复。因此,在心理咨询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了解清楚可能导致其患抑郁症的原因,从原因入手,“对症下药”,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心态和应对策略。

再回到提问者的困惑上来,他的父母认为农村的孩子从小经历磨难,却并未患上抑郁症,因此认为是他自己心理脆弱。这种观点其实忽略了抑郁症的复杂性和个体差异。每个人的生活经历、遗传背景和心理素质都是不同的,这些因素都会影响个体对压力的承受能力和应对方式。因此,不能简单地将农村孩子和抑郁症患者进行比较。

此外,我们还要注意到社会现状对抑郁症的影响。在当下社会,竞争压力日益加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个体心理压力增大,从而增加患抑郁症的风险。因此,我们需要更加关注个体的心理健康,提供及时的心理援助和支持。

那么,面对抑郁症,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对此,荣教授提出3点建议:

1.要正视自己的心理状态,及时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治疗;

2.要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

3.要学会与家人、朋友和同事沟通交流,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困扰。

回到文章的主题,“一个人患抑郁症,是因为想得太多、心理太脆弱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抑郁症是一种复杂的情绪障碍,不能简单地归因于“想得太多”或“心理脆弱”。我们应该摒弃这些偏见和误解,以更加科学、严谨的态度来面对抑郁症这一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面临各种压力和挫折。面对这些困境时,我们要学会倾听自己的内心声音、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及时寻求帮助和支持。同时我们也要学会理解和关爱身边的抑郁症患者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和鼓励。

最后我想说的是:抑郁症并不是一种可耻的疾病,它只是我们身体和心灵在面临某些压力时的一种反应。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正视这一问题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心态来面对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给正在或曾经遭受抑郁症困扰的朋友们带来一些启示和帮助,也希望大家能够更加关注和理解身边的抑郁症患者,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