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体制反思:破除圈子文化,科技创新生态才有生机活力

金元教授课程 2024-06-22 08:37:18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我国的科技领域成绩斐然。但是,数十年来科研体制运行过程中,也暴露出了诸多弊端,最突出的表现是:“圈子文化”——“看人脉”、“重权威”、“轻验收”,科研项目从立项到结题,存在着“严进宽出”的现象。

这种局面很不利于我国科技创新向更高层面提升,不利于最广泛地调动年轻人的创新力。倘若有效破除圈子文化,相信我国的科学研究生态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科研局面将焕然一新。

我国科研体制的生态——圈子文化

核心圈——大牛决定科技方向

大牛把控未来的科研方向,这是我国科学计划体制下的常规操作。专家组是国家部委科研计划项目指南的规划制定者,未来“五年计划”要做哪些重点方向、布置哪些项目、资助多少经费,都是他们制定的,并以项目“指南”的方式公开发布。这里的“部委”,指的是国家、省部级各类科研项目的发布、实施、管理部门,包括科技部、自然基金委、工信部、科技委、发展部、装备部等,每年数万亿人民币的科研计划项目,都是由一个个圈子里的大牛决定。

这个体制决定了我国的科学研究的基本生态,圈子文化由此形成和固化——只有圈子里的人才能有机会拿到纵向科研项目。而一个圈子通常由少数几名大牛把持,每一名大牛的背后都有自己最“亲密”的“心上人”,首先照顾的当然是心上人;此外,他们也有熟悉的学术关系,也就是“信任”的“自己人”。大牛之间也会相互照顾,默契地珍惜和利用掌控“资源”的机会,确保自己圈子的当前利益最大化。不同圈子之间的大牛也会相互照顾,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为“心上人”的未来铺路,谋取未来利益。

外围圈——核心圈外的“嗟来之食”

大牛圈子的人们,拿到的科研项目的特点是:定向指南发布、资助经费巨大、可以持续支持。圈子里的“心上人”和“自己人”,总体数量少,自然每个人,每一个“五年计划”都能不断拿到资助额巨大的项目。一个院士团队里,连副教授都能独立承担重点、重大项目,甚至担任首席科学家。

大牛圈子之外的人们,唯有国家自然基金委给他们留了一线生存——自由申报项目。这是当今中国最公平的项目申报体制,给全中国亿万嗷嗷待哺的研究者们一点点希望。可以想象,这是多么惨烈的状态,这里的人们数量众多,是圈子里的人的百、千倍,但是,给他们的资助经费总量,只有圈子里的人的百、千分之几!

每年春节过后,国家自然基金项目进入评审阶段,中国的学术界就开始出现“打招呼”“找熟人”“托关系”“走途径”的现象,这是中国的一道亮丽的学术风景线!特别是与帽子相关的项目,例如“优青”“杰青”“青千”等等项目,“打找托走”尤为严重,热闹非凡。这道风景,是大牛之外的另一个圈子,属于大牛圈子之外的人们“自救”的生存之道,因为这个层面能拿到的项目,都是经费比较少的项目,大牛们一般看不上。

严进宽出——圈子文化的产物

“严进宽出”是“圈子文化”的必然产物,极大概率地让政府科研经费成为圈里人的“私产”,无法让科研经费产生最大化的效率。

所谓的“严进”

不是申请项目时对项目本身的严格评审,而是进入“圈子”很难。那是利益分配的“会所”和“俱乐部”,多一个人进来就多一个人分钱,分钱的人多了,圈子里每个人得到的政府资助的经费就少了。所以,圈子之外的人想进入圈子里,难于上青天。

所谓的“宽出”

因为都是圈子里的人,所以项目的节点考核和最终结题,不可能从严管理和从严评审。尽管项目管理制度设计的很严谨、环环相扣,但是执行过程中打马虎眼的情况是普遍存在的,每一个项目基本上都能轻松过关,最终“圆满”结题。

圈子文化之下,科研项目只是一点点地小步创新,创新性越小风险也越低,“不冒险”、确保能够交差,才能为下一阶段继续拿项目铺垫。不过,新名词、新概念倒是层出不穷,看上去很高大上,让人眼花缭乱,而科技管理部门的领导喜欢这种“字面创新”。

我曾经评审过科技部的项目开题,有的项目的研究内容和创新性,甚至不如本科毕业设计的水平!

“圈子文化”挤压年轻人生存空间

圈子文化的危害在于,对于年轻人极其不友好!

圈子里“内循环”,很难保证自由的学术环境,很难坚持学术思想的先进性、创新性。真正能够享受到“圈子”恩荫的年轻人毕竟少之又少,绝大多数年轻人进不了“圈子”,成不了“心上人”“自己人”,只能在圈子之外游走、苦苦打拼。

正因为如此,中国学术界流行的生存之道是——“年轻人要进大牛的团队,依靠自己独立成长不行”。

更要命的是,近几年来,中国的高校用人制度模仿美国,靠所谓的“非升即走”。这对于圈子之外的年轻人而言,不仅成长不行,甚至连生存的可能性都没有。因为中国绝大多数高校实施“非升即走”的用人制度,“3+3”的六年时间里,拿不到纵向科研项目资助,只能走人!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