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强调:血糖没超过这个值,不用天天吃药,安心吃饭睡觉

寄真玩转养护 2024-10-25 22:05:00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好的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我都已经买了一大堆降糖药了,医生您看看,这些够吃多久?"

刚走进诊室,我就看到一位中年女性从包里掏出满满一袋子药,焦急地放在我的办公桌上。这位患者叫李阿姨,是一名退休教师,今年58岁。看着她提着的药袋,我心里一沉,这种情况在我的门诊已经见过太多次了。

"李阿姨,您先别着急,我们来看看您最近的检查结果。"我示意她坐下,翻开她的检查单。

空腹血糖6.3mmol/L,餐后2小时血糖7.8mmol/L,糖化血红蛋白5.9%。这组数据在我眼中再熟悉不过,典型的血糖耐量受损状态。

"医生,这些数值是不是很糟糕?我听说得了糖尿病就要终身吃药,我这辈子是不是完了?昨天我还特意去药店买了几种降糖药,店员说这些都挺管用的..."李阿姨眼眶湿润,声音都在发抖。

"您是怎么想到要去买这些药的呢?"我轻声问道。

"前两天体检发现血糖高,我就上网查了一下,好多人说血糖高了就得赶紧吃药控制,不然会得糖尿病。我吓坏了,就赶紧去药店买了这些..."

看着李阿姨紧张的样子,我心疼地叹了口气。这样的场景,在我二十多年的临床生涯中每天都在上演。多少人一听说血糖偏高,就吓得六神无主,甚至不等医生诊断就开始自行服药。

"李阿姨,您别担心。我给您详细解释一下。"我拿出一支笔,在纸上画起来:"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的最新标准,空腹血糖需要超过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超过11.1mmol/L,或者糖化血红蛋白超过6.5%才能诊断为糖尿病。您的各项指标都处在临界状态,属于糖耐量受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糖尿病前期'。"

听到这个消息,李阿姨明显松了一口气:"那我现在不用吃这些降糖药了?"

"确实不用。"我指着检查单上的数据继续解释,"人体的血糖调节系统非常精密,正常人的血糖也会随着饮食、运动等因素出现波动。就像室外温度会随着白天黑夜变化一样,这是完全正常的生理现象。"

我打开电脑,调出一张血糖变化曲线图:"您看这条曲线,代表正常人一天的血糖变化。餐后血糖会短暂升高到7.8-8.0mmol/L左右,这是完全正常的。关键是血糖能否及时回落到正常范围。"

"那我现在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李阿姨追问道。

"您的情况需要从几个方面入手。"我拿出一张新的纸,开始详细记录。

"第一,合理饮食。饮食结构要注意以下几点:主食以全谷物为主,比如糙米、燕麦、荞麦等;多吃各种蔬菜,特别是深色蔬菜;适量食用优质蛋白,如瘦肉、鱼类、鸡蛋、豆制品等;控制精制糖的摄入,少吃甜点、含糖饮料。"

"第二,规律运动。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可以是快走、游泳、打太极等。运动要循序渐进,不要一开始就过度。每次运动30-40分钟最为合适。"

"第三,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最好每天晚上11点前入睡,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良好的睡眠质量对血糖稳定至关重要。"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另一位成功案例:"去年我遇到一位情况和您类似的患者,张先生,他是一位50岁的企业高管。最初发现血糖偏高时,也和您一样很焦虑。通过半年的生活方式调整,他不仅血糖恢复正常,连体重也减了10斤,整个人精神了许多。"

"真的吗?那太好了!"李阿姨眼睛一亮,"医生,您能具体说说那位张先生是怎么调整的吗?"

"张先生的调整方案很有特点。"我翻开病历本,"他每天坚持晨练40分钟,以快走为主;午饭后散步15分钟;晚饭后再散步30分钟。饮食方面,他采用'三低一高'原则:低糖、低盐、低脂、高纤维。作息时间也调整得很规律,每天晚上10点半准时睡觉。"

"最重要的是,他保持了良好的心态。血糖管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张先生就特别有耐心,每天记录饮食和运动情况,定期监测血糖,发现问题及时调整。"

"医生,您说得对,我明白了。"李阿姨若有所思,"那我需要多久测一次血糖呢?"

"建议您每三个月做一次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检查。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购置一个家用血糖仪,每周测1-2次空腹血糖,这样能及时了解血糖变化趋势。"

我特意补充道:"血糖监测的目的不是为了让您焦虑,而是要掌握血糖变化规律,找到适合自己的管理方式。"

临走前李阿姨握着我的手说:"谢谢医生,我今天总算明白了。原来不是所有血糖偏高的人都要吃药,关键是要把握好那个度,找到科学的管理方法。"

看着李阿姨离开的背影,我想起了最近发表在《柳叶刀》上的一项研究。研究显示对于糖耐量受损的人群,及时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可以将糖尿病的发病风险降低58%。这个数据令人振奋,说明我们完全有能力通过科学的方法来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作为一名从医二十多年的内分泌科医生,我深深体会到:血糖管理最重要的不是药物,而是科学的认识和持续的行动。很多患者往往陷入两个极端:要么闻"糖"色变,稍微血糖高就惶恐不安;要么对血糖升高熟视无睹,直到发生并发症才开始重视。

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既不轻视,也不过度紧张。血糖值就像人体的"温度计",它告诉我们身体代谢功能的状况。当血糖处于临界状态时,这恰恰是最佳的干预时机。通过合理的生活方式调整,完全可以阻止或延缓糖尿病的发生。

近年来我们对血糖调节机制的认识有了很大进步。研究发现,血糖升高不仅与饮食运动有关,还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压力、睡眠质量、肠道菌群等都会影响血糖水平。这就要求我们用更全面的视角来看待血糖管理。

在日常门诊中,我经常遇到像李阿姨这样的患者。他们的困惑和焦虑让我深感责任重大。作为医生,我们不仅要治疗疾病,更要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认识,掌握科学的管理方法。

生活中保持平和的心态同样重要。很多研究表明,长期的精神压力会导致血糖升高。压力会刺激肾上腺素和皮质醇分泌增加,这些激素都会升高血糖。所以我建议患者在关注血糖的同时,也要学会放松心情,培养兴趣爱好,保持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血糖管理是一场马拉松,不是短跑。与其盲目依赖药物,不如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才是调控血糖的长久之计。只要我们用科学的态度认识它、管理它,就一定能保持血糖稳定,享受健康人生。

这不仅是我作为医生的建议,更是我对所有关注血糖健康的人们的真诚期望。让我们携手同行,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守护好我们的健康。

别忘了点赞转发给家人朋友,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

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文中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身体不适应及时寻求医师帮助)

1 阅读: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