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打卡”,你是不是瞬间就想到了自己每天早晨的“生死时速”?匆匆忙忙赶地铁、挤公交,只为准时打卡不扣工资。现代职场的“打卡文化”让人又爱又恨,但你可能没想到,早在古代,天选打工人们就已经开始“打卡”了!
打卡从什么时候开始?
别以为打卡是现代人发明的,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朝,人们就开始“考勤”了!
甲骨文记载:商朝时期,祭祀活动是非常重要的“工作”,祭司们需要严格记录每个官员的出勤情况。如果缺席,甚至会被认为是“对神灵不敬”!
春秋战国时期:一些官员在宫廷或者地方政府任职时,必须按时“签到”报到。要是迟到了?轻则扣工资,重则降职、鞭打!
古代“打卡”工具:竹简和木牒
在古代,虽然没有指纹识别或人脸扫描,但考勤方式可花样多了:
竹简登记:古代官府会用竹简记录官员的上班情况。每天上班前,官员必须在竹简上签名或者留下印章,表示自己到岗了。类似于现代的“纸质签到表”。
木牒通行证:唐宋时期,官员上朝必须随身携带木牒,上面刻有自己的职位和名字。进入宫殿前,必须出示木牒,相当于“上班打卡+门禁卡”二合一。
铜钟报时:明清时期,官员上班时间由城门口的铜钟报时确定。铜钟一响,大家必须准时到岗,迟到者会被记过。
迟到处罚,比你想象的还狠!
现代迟到顶多扣点工资、写个检讨,古代的“考勤制度”可没这么温柔:
秦朝:迟到一次,轻则挨板子,重则流放边疆。
唐朝:三次迟到直接降职!
宋朝:公务员如果无故缺勤,会被罚款,甚至连家人也跟着受罚。
据史书记载,有位宋朝官员因为连续迟到,被罚到家徒四壁,只好辞职回乡。
上班时间也“996”?
古代公务员的作息时间可一点也不轻松:
秦汉时期:官员通常在凌晨4点 就要上班,一直干到中午。
唐宋时期:早朝时间是凌晨5点,有时连夜开会也是常事。
明清时期:官员们实行“ 五更上朝”,每天工作至少8小时。
不过,也有一些人“摸鱼”成性。据《资治通鉴》记载,唐朝有个官员上朝时打瞌睡,结果被皇帝当场抓包,直接革职!
古代的“加班费”
说到这里,你可能要问了:古代人加班有补贴吗?
答案是—— 有!
唐朝:公务员加班会得到额外的粮食或者布匹奖励。
宋朝:加班超过一定时长,可以获得“加班津贴”。
不过,加班的“福利”并不是人人都有,很多底层官吏只能“无偿奉献”。
那些年,古人也“摸鱼”
现代职场流行摸鱼,古人也不例外:
清朝:有官员偷偷在衙门里下棋,被同事举报,结果被罚抄写文件100遍。
明朝:某官员因上班时间躲在花园里喝茶,被当众罚跪。
宋朝:有些公务员故意拖延工作,等待同事帮忙,称为“ 推磨 ”,和今天的“甩锅”有异曲同工之妙。
写在最后
下次打卡上班时,想想古代那些“卷王”们,或许你会觉得自己的生活还算轻松。毕竟,现代迟到只扣工资,而古代,可能连小命都要丢啊!
所以,打卡虽苦,但好歹我们不需要拿着竹简签到,也不会因为迟到挨板子。想到这里,当牛马的心情是不是好了一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