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23年基层医疗卫生状况:机构、人员与服务的发展趋势分析

老夏的笔记本 2024-10-05 14:02:54

在新时代新征程中,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处于重要战略地位。我国基层医疗卫生体系虽为 “健康中国” 建设的重点,但当前仍存在诸多不足。本研究聚焦 2017 - 2023 年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通过分析机构数量、人员数量、服务供给等方面的发展趋势,剖析现存问题并探寻对策,为 “强基层” 政策落实、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提供参考依据。

来源:千镇千院发展研究Pro

作者:富谷

编辑:棂星

封面来源:pixabay

将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置于重要战略地位是新时代新征程的必然要求。基层医疗卫生体系的地位决定了新时代“健康中国”建设要把“以基层为重点”,落到实处,推动基层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 这是新形势下,我国卫生与健康工作的重要方针,是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历史选择。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三级医疗服务体系中与居民日常生活联系最为密切,直接决定着居民的健康服务需求是否能够实现,然而我国当前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依然存在诸多不足,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及卫生服务质量等不能完全满足人民需求。

本研究通过对比分析(2017-2023年)以来,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提供、人力资源、机构数量等方面的发展趋势,剖析其问题并寻求对策,为“强基层”政策落实,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提供参考依据。

2017-2023年

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数量变化趋势

2017-2023年,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数量逐年提升,总体增加3.65万个,每年的增长幅度差异不大, 说明国家关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规划审批管控到位。

其中,乡镇卫生院(包含乡镇卫生院、街道卫生院、中心卫生院)、村卫生室数量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近两年分别减少164个和578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含社区卫生服务站)呈逐年递增趋势,截止2023年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含站)增加729个;此外,诊所(医务室)逐年递增且增幅较大,截止2023年末,增加3.66万个,成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数量增加的主力。

2017-2023年

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数量变化趋势

①总体变化趋势:2017-2023年的7年间,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拥有的人员数量逐年提升,总体增加40.2万人,增幅维持在15%左右,其中,乡镇卫生院人员近两年增加超7.4万人,平均增幅达8-9%;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 人员数量近两年增加超6万人,平均增幅超20%,增幅超平均值5个百分点;村卫生室人员数量总体仍呈递减趋势,平均减幅超6%,到2023年底的7年间,共计减少超13万人,结合7年间,减少的 5万个村卫生室以及平均配置情况粗算,村卫生室仍将持续面临“人才荒”的压力。

②乡镇卫生院人员分类别变化趋势:该人员数主要包括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药师(士)、技师(士)等卫生专业人员,以上人员数量均呈现逐年递增趋势,说明随着国家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服务能力逐步提升的硬要求,乡镇卫生院的人才队伍正在发生结构性调整。

如执业(助理)医师增幅达12.71%,执业医师增幅达18.33%,其中,执业医师数据包含在执业(助理)医师中。卫生技术人员中,技师(士)、注册护士增幅较大,位居前两 位,其他卫生技术人员呈逐年递减趋势。管理人员减幅最大,达43.45%;其他技术人员主要指从事医疗器械修配、卫生宣传、科研、教学等技术工作的非卫生专业人员,增幅相对突出,达25.13%。

降幅变化情况说明,乡镇卫生院对药师(士)配备、管理人员、工勤技能人员及其他人员方面有明显不足,这与机构对自身发展的定位及目标设置有关,管理人员大幅减少或与医共体建设的人员统一要求有关,工勤技能人员减少或与该院设备多少有关。

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人员分类别变化趋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人员中,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增幅达23.12%。其中,除其他卫生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呈逐年递减趋势外,其他人员均呈逐年递增趋势。

如下表所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含卫生服务站)的执业(助理)医师总量由19.8万增至27.8万,(2017-2021)5年平均增幅近24%,其中执业医师由16万增至23.7万,净增加近8万人,增幅达26.31%。另外,技师(士)、 其他技术人员、注册护士增幅最大,分别为46.27%、40.24%、34.92%,位居前三位。药师(士)和工勤技能人员增幅则相对一般,分别为17.33%和18.36%。而其他卫生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呈逐年递减趋势,减幅分别达16.96%和 24.91%。

④村卫生室人员分类别变化趋势:村卫生室人员主要包括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乡村医生和卫生员,2021年的数据纳入了药师。

如下表所示,2017-2023年,村卫生室人员依旧呈现下降趋势,截至2023年底,减至132.7万人,降幅达6%。与此同时,村卫生室的注册护士、执业(助理)医师继续保持逐年递增趋势,7年时间,执业(助理)医师由35.2万人增至50.8万,增幅35%,注册护士由13.5万增至19.6万,增幅43%,位居前两位。乡村医生和卫生员呈逐年递减趋势且减幅较大,仅2017-2021年,分别减少13万和4.8万,降幅达25.49% 和 71.51%。

2017-2023年

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情况

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年诊疗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如下表所示,从2023年的该项指标数据看,诊疗人次高达49.4亿人次,比上年实现了大幅提高。具体到各医疗机构看,乡镇卫生院方面,诊疗人次逐年保持增长,由11.2亿人次提高至13.1亿人次,净增加1.9亿人次,占比与2019年基本持平,但相较2020-2021年仍有1-2个百分点的下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方面,近两年的诊疗人次增加超2亿人次,占比由 17.3%提至21.05%,提高超3个百分点,2023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总诊疗人次8.3 亿,平均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年诊疗量8.2万人次,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站诊疗人次2.1亿,平均每个站年诊疗量7612人次;村卫生室方面,2023年,村卫生室诊疗人次14亿,比上年增加1.2亿人次,平均每个村卫生室年诊疗量2407人次,村卫生室减幅最大,下降25.01%;其他机构类型呈现上升趋势,以 2017-2021年的数据为例,门诊部增幅最大,为55.19%,其次是诊所(医务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增幅分别为13.10%、8.96%;卫生院增幅最小,为4.56%。

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年入院人次总体上呈下降趋势,2023年迎来拐点。其中,乡镇卫生院减幅最大,下降20.44%,2023年的入院人次3992.1万,比上年增加753万人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减幅11.03%,入院人次480.4万;平均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年入院量477人次;门诊部增幅较大,为125.44%。

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及利用情况:7年间,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总床位达182万张,平均增幅10%。其中,乡镇卫生院总床位150万张,比2017年增加超20万张,平均每家乡镇卫生院44.6张,比2017年(35.15张/家),增加近10张/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总床位28.52万张,比2017年增加近 7万张,平均每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7张,比2017年(6.3张/家)增加1.4张/家。

病床使用率方面,总体上呈逐年下降趋势,考虑2020-2022年的疫情因素,2023年,乡镇卫生院的病床利用高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个百分点。其中,乡镇卫生院病床使用率53.3%,与疫情前的三年相比,仍低4个百分点,尚处于恢复状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0.2%的病床使用率已超过2019年(疫情前)0.5个百分点,低于2018年1.8个百分点,说明随着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的社区医院创建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方面床位规模再进一步扩增,另一方面加大了对床位的利用。

平均住院日方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平均值为9.7日,高出乡镇卫生院(6.5日)超 3个住院日,从变化情况看,自2023年开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对患者住院日有所要求,呈现下降趋势。

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师日均担负量情况:医师日均负担诊疗人次数总体呈现下降趋势,社区卫生服务站下降幅度最大,为21.99%,其次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降幅度为9.88%,卫生院的下降幅度为5.32%。以2023年的相关数据为例,均逐步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差距值进一步缩小);医师日均担负住院床日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且下降幅度较大,乡镇卫生院下降幅度为29.4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降幅度为28.57%。

结论浅析

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数量总体稳步提升,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数量呈下降趋势。对于这两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未来发展,有学者认为,由于近年来村合并明显提速,一些地方在城镇化大潮中选择将乡村改为社区,加速了村卫生室的消亡,也让一般乡镇卫生院间进行了合并和重新规建,加上农村留守人员卫生服务购买力有限,难以支撑村卫生室的发展。而对于医疗机构本身而言,由于医疗服务供给水平有限,难以满足居民需求,尤其是基层人员出现断层, 年轻人员不愿意到基层工作,导致合并情形增多。

②药师、乡村医生和卫生员数量不足,注册护士和技师保持上升趋势。笔者认为,在护士队伍发展过程当中,应继续保持向基层倾斜,从而来满足基层百姓的护理需求。尤其是要加强对护士的专业培养,特别是护士的健康管理、老年护理、康复促进、安宁疗护等服务能力和服务意识,通过“请进来、送出去”等方式加强培训,使其在加快建设分级诊疗制度和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中,充分发挥作用。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家庭病床和居家护理,为长期卧床患者、晚期姑息治疗患者、老年患者等人群提供护理服务。护理服务延伸至社区、家庭,逐步完善服务内容和方式,保障护理服务的连续性。

③床位配置呈上升趋势,但床位利用下降。近年来在“强基层”的政策背景下,政府高度重视基层资源配置,不断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领域的投入力度,护理站、门诊部床位增幅最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次之。护理站配置标准相对简单,基本的服务内容主要涉及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能够较好的服务老年人等群体,市场空间较大,可复制性强,业态发展迅速。门诊部服务项目广泛、服务方式灵活、治疗效率较高、服务流程简单便捷、医疗成本较低,能够满足大部分人群的个性化需求。有研究表明,护理门诊的开设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了住院费用,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多、更好的健康服务,患者对其具有较高的满意度。这可能是促进其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进城务工人员数量增加,直接导致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服务人口数量增多,对卫生资源配置需求加大。病床使用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卫生院减幅最大。这可能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水平相对较低,管理水平相对不足,导致吸引力不够,再加上人才和病患双流失,出现床位利用率下降。建议加强双向转诊制度力度,充分利用基层医疗卫生资源,提高床位利用率 。基层医 疗卫生机构医师日均担负量总体呈现下降趋势,这便于基层医疗卫生人员有更多精力提高医疗质量,改善医疗服务,促进医患关系和谐。

/ END /

// 本文来源:千镇千院发展研究Pro

❖ 慎重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学习交流,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图中图片基于CC0协议,已获取授权,如有疑问请联系编辑。

1 阅读: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