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百韬被粟裕围困不愿投降,临死前对杨廷宴说出遗言:我有三不解

观今品古 2024-11-20 12:05:08

前言

1948年,粟裕提议了发动淮海战役的计划,中央高度认可,但需要在战役发起前,需要先去歼灭黄百韬兵团。

而被我军逼入碾庄绝境的黄百韬,在死前极度悲伤的对着杨廷宴说:“这场大战,我有三个不解到现在都没想明白。”

黄百韬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这场大战他到底有什么不解之处?

受困于碾庄的黄百韬

黄百韬,广东梅县人,没有上过黄埔军校,所以他总是受到国民党那些自诩嫡系部队的“歧视”。

当年是因为参与指挥了“皖南事变”,才成为了顾祝同的心腹,后来又在顾祝同的保举下成为了蒋介石手下的一员大将。

1948年11月,一场会议正在徐州“剿总”刘峙的办公室中展开,黄百韬也在其中,他的部队当时集结在徐州以东新安镇一带,负责的就是组织苏北的解放军北上和鲁南的解放军南下,还控制着徐海的交通。

这一次开会就是为了商量如何部署,黄百韬率先当了“出头鸟”,他说:“据侦查,共军的主力正在从临沂一带向我部扑来,他们图谋的就是我的第七兵团”。

“所以我建议,应该以徐州为中心,大家集中兵力作战,并以乌龟战术对阵共军......”,话还没说完,就被当时的第二兵团的邱清泉打断了,还遭到了刘峙的极力反对。

刘峙此人是蒋介石的心腹,既然选择派他来坐镇徐州,就打定了主意要扶他,偏偏刘峙没有多少真才实学,更是胆小怕事。

黄百韬见到刘峙直接否定了自己所提出来的想法,就想要开口辩驳,突然顾祝同站了起来,缓解了尴尬,黄百韬最终也没有再说什么。

说起黄百韬这个人也是非常小心谨慎的,面对我军的围剿,从来不冒险出击,虽然率领的第七兵团是杂牌军,但是确实还是有一定战斗力。

而此刻,他所看出来的战况确实不假,我军就是营造出了要攻打徐州的假象,图谋的确实是黄百韬的第七兵团。

但是有刘峙在其中混淆视听,黄百韬也不得不听命于他,所以才会回到新安镇后向徐州方向前进,可这一动,正好就上了我军的当。

可在我军赶到新安镇的时候,黄百韬的队伍早就没影了,当时的司令员聂凤智还说:“好个黄秃子,跑的够快的!”

一旦黄百韬的部队过了运河,再想追上他们就难了,所以整体部队加紧了行军,没成想接到战报说是黄百韬的部队不走了。

这是怎么回事?黄百韬怎么突然不走了?难道是识破我们的部署了?原以为黄百韬是在设伏,可我军的侦察兵汇报并没有。

随后粟裕一声令下,大军立刻进攻被围困的黄百韬,黄百韬的军队看到解放军杀过来,都傻眼了,仓皇间向四处逃窜。

但是摆在他们面前的是没有修好的铁桥,这下连粟裕都有点吃惊了,敌人竟然没有架好桥,他们这几天究竟在干什么呢?

不管怎么样,趁现在乘胜追击,终于黄百韬被困在碾庄内,这个时候刘峙打来电话,说是驻守在大许家一线的李弥的部队要向徐州一带收缩。

无奈之下,黄百韬只好低声下气的求援李弥,没成想李弥接到电话后,却说:“刘老总今天来三次电话催了,老兄你多保重,我是在没有办法,我不能违抗上峰命令啊!”

当时粟裕还怕李弥的部队会来支援黄百韬,可现在看李弥是不会来了,因为黄百韬已经被困好几天了,李弥要是来早来了。

紧接着,就收到了李弥带领他的第十三兵团放弃曹八集、大许家,西撤徐州的消息,粟裕立刻下令全力进攻碾庄,争取一举拿下黄百韬兵团。

而黄百韬也自知这一局他逃不过了,长叹一声:“完了”,尽管最后他带领着众人试图冲出重围,但还是被解放军的喊杀声、炮火声逼退。

在最后逃跑的路上,黄百韬感觉自己如同丧家之犬一般,已经没有坚持的力量了,就从手中掏出了一把手枪,对准了自己的心脏,死之前还在和杨廷宴说:“我有三大不解....”。

黄百韬的终身悔恨

那么到底他的“三大不解”是什么呢?当初黄百韬和杨廷宴一行人逃到了65军156师的指挥驻扎地吴庄,黄百韬还说:“此吴庄,乃吾葬身之地也!”只因为吴庄与“吾葬”谐音,黄百韬就觉得他必死无疑了。

而他的疑惑之一就是:“为什么当初那么傻,在新安镇等第四十四军两天之久!”

原来当初粟裕追赶黄百韬兵团的时候,是刘峙给黄百韬打电话,说:“第四十四军原定的从海上撤走,现在改为从陆路撤离,你们需要原地等待第四十四军,汇合后掩护他们撤退。”

黄百韬无奈只能答应,一开始是怕等两天共军会杀过来,后来渐渐的他就觉得自己能够在得到一支军队的力量,何乐而不为?但是令黄百韬没有想到的是,这支军队没有扛枪炮,拿的都是金银,自己还等了他们两天,真是愚蠢。

第二个不解就是:“我在新安镇待了两天,为何不知道在运河上架设浮桥。”如果他能够早点搭建浮桥,是不是就不会在过河的损耗那么多的兵力,是不是大军就会过的快一点。

黄百韬临死还活在悔恨中,他真的恨自己为什么轻信他人,更恨自己权欲熏心。

第三个不解就是:“当时李弥的部队离自己那么近,为什么不来救援?”这一点估计黄百韬不会想明白,当初黄百韬拉下面子去求李弥,李弥都没有答应,大概率是受了上边的命令。

黄百韬不是嫡系部队,受到的重视不够,所以如果刘峙下令让李弥坐视不理的话,也是“合情合理”。

结语

可惜,黄百韬至死都没想明白这几点,而国民党之所以会败,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他们自己人的内讧,尤其是蒋军中嫡系和杂牌军泾渭分明,有些人就是瞧不起杂牌军,更是不愿意为了救别人而消耗自己的兵力。

所以导致他们内部恶化,自然跟团结一致的解放军不能相比,他们战败也是注定的下场。

参考资料:黄百韬兵团碾庄圩覆灭记---党史纵览

淮海战役中黄百韬、邱清泉死因之谜--党史博览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