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之美必须用笔表达,评论是阅读的最高成果

宁拙说 2024-10-19 17:31:25

阅读教学大致三种境界,最低境界是教师讲,学生听,以讲代读,学生能力无法形成,是无效课堂;较高境界是教师用问题引导,学生研读,即兴回答;最高境界是提出中心任务及要求,学生研读,写出阅读评论,即用笔读。

教材中有不少名家名篇,解读张力极大,为读者个性解读提供广阔舞台。文本的文学之美解读不尽,不同读者解读差异很大,十个学生有十种解读,而且常常是只可意会,不可明言。

阅读评论是解读名篇的最佳策略,不仅能深化审美体验,创造思想,而且把只可意会的文学之美升华为理性认知。评论是深度阅读的过程,是高效课堂的重大策略。

拿起笔,阅读就升华为读自我,是对自我情商的开发,对自我思想的创造,是生成新情感和新认知的基本策略。

把阅读体验表达出来,是对审美张力的最大化,是自我经验与作者情感的高度融合,既是个性解读的成果,又是对作者的发现。只可意会的情感往往模糊肤浅,不能唤醒自我相关经验,也就不能生成新的情感。即兴回答虽然表达出来,也很肤浅,往往不能抵达读自我的深度。

只有用笔读才能刻骨铭心,真正实现高效阅读,把阅读与自我生命重塑统一,对自我产生深远影响。正是因为教师干扰,学生丧失完整独立的研读空间,拒绝读写结合,学生才对那么多的名篇毫无印象。

为什么影响生命的阅读只能在课外?正因为拥有高度独立的阅读空间。为什么学生不热爱阅读?正因为没有用笔开发情商和智商,阅读与生命探索割裂。

诚然,学生乐意听,不愿意阅读,更不愿意写作。这是因为听轻松,养成懒惰的习惯,也才必须纠正坏习惯,培养用笔读的好习惯。

只要养成读写结合的习惯,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素养就很快形成,无论是应对高考,还是寻找、发现和重塑自我,都十分重要。

怎么写评论?指导写法是教师的根本责任,也就是如何创设阅读的中心任务。写作评论有基本规律和具体方法。

阅读评论必须切入具体主题,主题越小写得越深刻,大而空的主题是掘一口浅塘,小而实的主题是挖一眼深井,让情感和思想的清泉涌出。

评论忌讳写成读后感,必须始终围绕文本分析认证主题观点,不可游离出来评论现实。虽然融入自我的人生经验,是写自我,可不得离开文本。从文本很具体的视角提炼观点,又必须用文本的典型材料分析证明观点。

阅读评论包括情感和思想的分析,并将二者融合,情理兼备。情感解读是对文本情感的自我化,是自我经验与作者(或人物)情感融为一体,是对自我情感世界的重构。思想解读是对文本思想的发现,又是自我经验的理性升华,是自我观念世界的重构,是播种信仰。

总之,阅读评论是读的深化,是写的自我,是读写高度融合,是阅读的最高成果。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