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之敌全是残兵败将,刘邓入川,为何要动用三大野战军的部队?

度度狼观抗战 2024-09-04 09:44:42

1949年12月7日,刘邓首长代表第二野战军前委,特地在重庆有名的会仙楼皇后餐厅,宴请了第四野战军第47军的全体营以上干部,席间颇多嘉勉,因为四野这支精锐,战役期间横扫长江北岸,也是解放山城的有功部队,甚至还接受了敌人五艘炮舰的起义!

(刘司令员剧照)

重庆解放以后,下一个目标自然是成都,至12月30日,第一野战军第十八兵团在贺龙的率领下,兵不血刃接管蓉城,至此西南战役大局已定。天府之国在这个时间段,一度出现了我“三大野战军”番号并存的情况,恐怕在整个解放战争时期,也是较为罕见的。

众所周知,经略大西南是二野的任务,而且猬集在川黔康数省之敌军,包括胡宗南和宋希濂两个军事集团,之前均已遭受过沉重打击,其他各兵团几乎全是被歼后的重建部队,比如孙元良兵团、罗广文兵团、郭汝瑰兵团等,一水的残兵败将。

既然二野以主力挺进西南,另有一野第十八兵团的配合,为什么还要动用四野的部队参战呢?关键点有三:其一是西南之敌质量虽然低劣,数量却非常庞大;其二是军委要求大打歼灭战,如果兵力不足的话,难以全歼当面之敌。

具体到西南战役打响前,盘踞在川黔康的敌军到底有多少兵力呢?杂七杂八还真是不少:

“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军政长官张群,手下有四个兵团约20万人;

“川陕边绥靖公署”主任胡宗南,手下有三个兵团14万人(名义上归张群节制);

“川湘鄂绥靖公署”主任宋希濂,手下有两个兵团7万人;

“贵州绥靖公署”主任谷正伦,手下有一个兵团3万人;

再加上川军刘文辉、邓锡侯的两个军,以及近20万地方武装,敌军总兵力高达70余万人!

而淮海战役结束后,整编完成的第二野战军仅为28万人,渡江战役胜利后虽有所增加,三个兵团加一起也不过35万人。也就是说,二野全军的总兵力,还不到西南敌军(不含云南)总数的一半。

兵力处于完全劣势,这个特大型围歼战怎么打?借着电视剧《走向大西南》热播,本文详细分析下西南战役的敌我态势,以及三大野战军部队统归刘邓指挥的原因所在!

一、贺老总粘住胡宗南

原因当然还有其三,即第二野战军的35万人马,还不能全部投入到川黔之战,因为深入江西的陈赓第四兵团,已确定配属给第四野战军指挥,执行千里大迂回奔袭广州乃至云南的任务。

也就是说,二野能够用于四川和贵州作战的,只剩陈锡联第三兵团和杨勇第五兵团的23万人,那么以23万人求歼70多万敌人,解放军再能打也是不现实的,毕竟敌人那也不是纸糊的。

军委因此决定,由贺老总率一野的部分部队,提前行动从北方配合刘邓的攻势,既可以迷惑敌人,亦收夹击之效。在广西贵州云南尚未解放的态势下,当时我军进攻四川只有两条路,一是川北二是川东。

自1949年10月起,西北军区司令员贺龙,奉命指挥第一野战军第十八兵团,另附第7军共四个军12万人,对撤至川北防线的胡宗南部,实施不间断的佯攻,造成了敌人的完全错觉:解放军要从川北杀入!

(贺老总剧照)

胡宗南这个“西安绥靖公署主任“,1949年5月间丢了西安,一路退往汉中,职务已然名不符实了,所以又改称“川陕边绥署主任”,再后来又撤到川北防线,此间被贺老总的粘性战术,打得夜不能寐。

贺老总在解放战争初期,已经把八路军120师发展起来的晋绥军区部队,通通交给彭总指挥,甘当一野的“粮草官”,胸怀令人叹服,如今率领十八兵团叩川北,是首度指挥大兵团作战,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补偿”。

然而实际上,从川北方向直驱成都,推进起来是非常困难的,君不见“蜀道难”啊!三国时期魏灭蜀之战,便是这条路线,靠的还是邓艾小路偷袭。如今胡宗南兵力多于我十八兵团,又以现代化武器扼守着川北天险,强攻是不现实的。

因此贺老总的川北作战,更多执行的是“疑兵”任务,即牢牢牵制住胡宗南集团,造成敌人的错觉,掩护第二野战军秘密潜入湘西,进而从川东方向突入大西南!

根据中央的最新指示,新组建的西南局以邓、刘、贺首长,分任第一、第二和第三书记:新成立的西南军区,则以贺老总为司令员、邓公为政委;另组西南军政委员会,以刘司令员为主席。

如此第一野战军在川北的四个军,奉令由二野前委和刘邓首长统一指挥,使我军入川总兵力重新恢复到35万人左右,但这还是远远不够,包打70多万敌人,必须进一步加强刘邓麾下的兵力!

二、四野主力没空搭理宋希濂

之前四野大军南下时,曾在湖北境内打了一个“宜(昌)沙(市)战役”,打算把宋希濂的两个兵团一勺烩了,然后再歼击白崇禧。岂料宋希濂很滑头,发现情况不妙,第一时间把主力撤往川东,宜沙战役只歼其5000余人,不太成功。

四野要杀奔湖南和两广,解放四川并非其战略任务,于是留下第42军、第47军驻于湖北,保卫新生政权的同时,负责监视川东方向的宋希濂,大军主力则继续席卷南下,至于解放大西南的任务,已确定交给了进至南京和浙赣线的二野。

换言之,四野有两个主力军并未第一时间南下,稍后因江淮地区兵力不足,又从东北调来了刚刚完成整训的第50军,也就是长春起义的原滇军第60军,至此,四野在湖北已有三个军九个师11万人的部队,也达到了兵团规模。

鉴于二野兵力并不充沛,军委于是再命令四野驻鄂部队,暂时也统归刘邓指挥,分路向川东发起攻击。所以巧合的是:这一时间点上,四野暂时指挥了二野的三个军,二野也临时指挥了东北来的三个军。

在此基础上,还给二野加强了王宏坤率领的湖北军区部队两个独立师,别看番号是地方部队,其实是刘邓大军之前挺进大别山时,以“主力部队地方化”撒下去的种子,晋冀鲁豫野战军的老底子,战斗力不弱。

上述所有部队加起来,我军在刘邓统一指挥下的入川总兵力,总算达到了47万人左右,虽然总数还是略少于敌人,但是我军素质士气和综合战斗力明显占优,发起西南战役的时机终于成熟了!

尽管西南战役的参战部队,来自三大野战军和一个二级军区,但是刘邓指挥起来却非常顺畅,一方面,配属作战的第十八兵团和湖北军区部队,本就是晋冀鲁豫野战军的血脉;另一方面,四野部队也收到了野司的严格命令。

西南战役1949年11月1日正式打响,进程出奇地顺利:11月15日,杨勇兵团攻克贵阳,切断了川敌南逃的退路,随后自南向北横扫;11月30日,陈锡联兵团解放重庆,为了保住成都,敌人不得不调胡宗南集团放弃川北防线,撤往川西平原。

胡宗南一撤,贺老总立即率一野十八兵团跟踪追击,汇同从重庆方向杀来的二野主力,对川西敌军实施全面合围,敌人组织的所谓“川西决战”分分钟成了笑话,残余的六个兵团全部放了羊,弃了成都玩命西逃。

(刘邓贺会师)

三、西南战役创造多个战史记录

在一野二野部队同时兵临城下的情况下,刘邓下达命令,成都须由十八兵团接管,二野部队一律不得入城,刘司令亲电贺司令:“我和小平都认为二野已占了重庆,成都应该留给你,你率领的十八兵团在进军大西南战役中功不可没,应与二野平分秋色嘛”。

至于西逃之敌又怎么能跑得掉?不久以后基本就歼,至1950年初我军基本达成战役目标,仅用了两个多月时间,累计歼敌十个兵团49个军133个师,共计93万人!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的任何一次!

其中毙伤数量仅为8830余人,其他92万全部是战场起义、投诚或者被俘,要说西南之敌战斗力实在拉胯!而我军战斗伤亡也仅仅为1万余人,歼敌总数量和伤亡代价比这两大指标,均创战史之最!

究其原因,首先是三大野战军部队,对川敌构成了强大军事压力,前期几场硬仗下来,完全粉碎了敌人的抵抗意志,综观整场战役,唯一没有成建制放下武器的,只有宋希濂的老部队第十四兵团。

其次是张群、顾祝同(西南军政代长官)、胡宗南提前跑路,宋希濂战场被俘,敌军陷入群龙无首的困境,尤其是胡宗南只身飞西昌后,成都周围的几个兵团彻底失去信心,只有李文兵团稍作抵抗。

最后当然是我方的统战工作特别得力,充分利用了中央军和川军之间的矛盾,结果是战场起义和投诚如潮,总之在我军歼灭的十个兵团中,有六个是战场起义有三个是投诚,简直摧枯拉朽一般。

在起义和投诚的敌军中,不仅有刘文辉、邓锡侯的川军,也包括裴昌会、罗广文的中央军,兵败如山倒这句话,在西南战场体现得淋漓尽致,战前确实有点高估敌人的战力了。

1949年12月9日,卢汉将军在昆明宣布云南起义,陈赓兵团长距离奔袭,又在滇南战役中消灭了汤尧第八兵团(第8军和第26军),也可以视为西南战役中,我军歼灭的第十一个建制兵团,陈赓兵团稍后正式归建。

其后四野的三个军也归还建制,二野三个兵团和一野十八兵团,则全部划入西南军区序列,西南战役宣告落幕。顺便吐槽一下,《走向大西南》的几位首长角色,形神皆不在线,不妨看看文中的剧照,大家以为呢?

(战役形势图)

2 阅读:741
评论列表
  • 2024-09-05 12:33

    刘邓兵力有限,敌人散兵游勇太多,叛乱多,防不胜防,还要准备出兵保卫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