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气难除?可能是方法用错了!看完这篇,精准祛湿!

李良济说知识 2024-06-14 08:12:42

立夏过后,你是不是也经常有这样的感觉:

· 早上睡不醒,越睡越累

· 脑袋变得沉沉甸甸

· 手脚像灌了铅,抬不起胳膊,迈不开步子

· 面对一桌美味也没有胃口

· 脸上还容易冒油、长痘,浑身有湿漉漉、黏糊糊的感觉,整个人不清爽

……

这可能是由于身体湿气太重导致的~

好好的人,是怎么变湿的?

最近今天阴雨连绵,到处都是湿漉漉的。外部湿气很容易侵蚀人体,产生湿气。

不良饮食的习惯,比如喜欢吃生冷油腻食物,会导致脾胃受损,水湿积聚体内,这样的内湿跟外湿合并,就形成了一个恶性的循环。

另外,情志抑郁会导致肝旺乘脾,也就是说,会影响脾的功能,造成湿气的产生。

很多人都有觉得湿气难除?方法不少用,效果不明显。这可能是方法用错了,身体不同部位的湿气该用哪种方法,一起来看看吧~

脾为湿困,运化失常:

常用化湿、燥湿法

腹胀、没胃口、食少体倦、大便黏腻、打不起精神、舌苔厚腻之人,多是湿邪滞于中焦脾土所致,可以用化湿、燥湿的方法来祛湿。

1、湿邪不重:化湿法

化湿法,是用芳香类宣透轻发之物来祛除湿邪,主要针对中焦脾胃的湿邪,其次是上焦病变。常见的芳香化湿药材有藿香、砂仁、佩兰、豆蔻、草果等。

古代医家很早就发现,带有天然芳香气息的药物可以帮助祛除体内湿浊,这主要通过两方面作用来实现:一是辟浊化湿,化湿类药独特的芳香气味可以辟除浊气,而湿性沉浊,因此能够化湿,而且化湿药多为辛温之品,能使湿邪从表从外而散;二是醒脾助运,提高脾胃的运化能力,更有助于湿气的驱除。

想要预防或祛除湿气,饮食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这里为大家推荐一款食疗方:藿香茯苓鲫鱼汤

材料:藿香10克,茯苓20克,生姜3片,鲫鱼1条。(2人份)

做法:鲫鱼两面煎黄后,加入生姜、茯苓、开水,大火熬半小时,加上藿香、食盐,再煮5分钟后即可。

适合人群:湿困脾胃者,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口淡无味,呕吐恶心,嗳气吞酸,常多泄泻,肢体沉重、怠惰嗜卧,舌苔白腻而厚,脉缓。

2、湿邪较重:燥湿法

针对中焦脾胃的湿浊,还有一种常用的祛湿方法——燥湿法。

燥湿法,可以简单理解为,吃一些很干燥的东西,将体内的湿邪吸收。和芳香化湿药相比,燥湿药的祛湿力度往往更强,一般用于湿邪比较重的情况。

当湿邪明显困阻中焦脾胃,需要用苦燥之品来祛除,燥湿法可分为苦温燥湿与苦寒燥湿两类,苦寒燥需要遵医嘱来使用,这里为大家推荐一款食疗方:陈皮生姜瘦肉粥。

材料:材料:陈皮5克、生姜5片,瘦肉50克,大米50克。(2人份)

做法:① 将陈皮、生姜用温水洗一洗备用,瘦肉切片腌制备用,大米洗净后用水泡30分钟;

② 在锅中加入陈皮、生姜、大米和适量的清水,大火煮开后小火煎20-30分钟左右;

③ 再加入瘦肉煮15分钟,加盐调味即可。

适合人群:脾虚痰湿者,症见腹胀、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咳嗽痰多、身体困重、舌淡苔白等。

湿浊下注,困阻下焦:

常用利湿、渗湿法

湿气重的人还可以采用利湿、渗湿法,通过中药或者药食同源食材来来帮助身体排出湿气。

利湿法:简单通俗的理解就是利尿,让湿气通过尿液排出体外,所以主要针对中下焦的湿邪。当湿邪聚集在身体中下部位时,往上走路途比较远,所以更适合让湿气下行,经尿路而出。

渗湿法:就是让水湿通过渗透而散的意思,可以通过利小便而排湿,然而不一定有利尿的作用。

二者有何区别?利湿一般用来治有小便少的湿证,渗湿一般用来治有水肿的湿。不过,这两个分不太开,经常一起上,称为利水渗湿。

凡是功能通利水道、渗除水湿的药物,都称为利水渗湿药。常见的有赤小豆、薏苡仁、茯苓、猪苓、冬瓜皮、玉米须、车前草等。

这两种方法常用的两个食疗方就是红豆薏米茶和玉米须茶:

1、红豆薏米茶:取红豆和炒薏米,煮水后放温代茶饮。

日常祛湿,很多朋友会选择李良济红豆薏米茶和红豆薏米果茶,这两款茶饮均采用红豆薏米搭配多款养生食材,综合调养~

而且采用独立袋装,喝的时候,直接开袋热水冲泡即可饮用,省去了配料煮水的麻烦,很适合上班族和追求轻便养生的朋友~

2、玉米须茶:玉米须具有利水消肿的作用,性质很平和,日常生活中,可以煮水饮用。

对于很多人来说,玉米须购买和存储不太方便,每次煮水比较麻烦,而且口感单一,因此有不少朋友会直接选择李良济玉米须茶。

这款玉米须茶,除了洁净加工的玉米须,还有冻干玉米粒,搭配甜茶木姜叶柯、玉竹、黑苦荞玉竹、黑苦荞、玉米须、木姜叶柯、栀子等原材,入口清甜,口感丰富~

进入六月,马上就要迎来梅雨季,湿气渐盛,如果您也有湿气的症状,以上这几款食疗方,不妨试一试~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