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转移瘤新型治疗策略:SENO决策框架系统

淙淙康康 2024-10-03 13:36:39

来源:解放军总医院骨科医学部

作者:曹叙勇 刘耀升

2024年3月1日,解放军总医院骨科医学部刘耀升副教授团队在北美神经外科大会官方期刊、神经外科顶刊《Neurosurgery》上发表题为:“A New Treatment Strategy for Spinal Metastasis: The “Systemic, Conditions, Effectiveness of Systemic Treatment, Neurology, and Oncology” Decision Framework System”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提出了脊柱转移瘤新型SENO治疗决策系统,并验证其有效性,同时纳入了最新ESCC十二点分级(Liu 2023《Spine J》)。

图1 文章首页截图

转移性脊柱肿瘤的治疗具有挑战性,目前尚无普遍适用的脊柱肿瘤治疗指南。NOMS治疗决策框架由美国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的Bilsky和Smith于2006年首次报道,后由Laufer、Bilsky等学者于2013年正式报道。至今,NOMS被报道最广,因而应用最为广泛。然而,随着外科理念和肿瘤相关学科的快速发展,以跨学科多模式治疗为特点的脊柱转移瘤治疗策略必然随之变革。本研究的目的是在多学科合作的基础上,研创一个以获得患者最佳预后为目的的新型脊柱转移瘤决策系统,并测试其临床有效性,以便确定脊柱转移瘤患者最佳治疗策略框架。

SENO决策框架包括四大要素:全身状况(Systemic conditions)、肿瘤系统治疗的有效性(Effectiveness of systemic treatment of tumors)、神经(Neurology)、肿瘤(Oncology),并于2021年1月首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骨科提出并应用。其中,全身状况(S)包括全身健康状况(Systemic Performance status)、全身转移性疾病负担(Systemic burden of metastatic diseases)、全身转移性疾病的控制(Control of systemic metastatic diseases)。肿瘤系统治疗的有效性(E)包括评估既往与当前肿瘤全身系统治疗是否有效。神经(N)包括是否存在转移性硬膜外脊髓压迫的神经功能障碍,以确定神经受累的严重程度和时间;是否存在转移性硬膜外脊髓压迫的影像学表现,以确定神经受累的部位和ESCC十二点分级。肿瘤(O)包括确定原发肿瘤的组织学类型以及骨转移病灶对放疗敏感性;同时,确定原发肿瘤的分子亚型以及骨转移病灶对肿瘤全身系统治疗(包括化疗、分子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以及免疫治疗等)的敏感性。该研究共纳入了940例转移性脊柱肿瘤患者,收集并分析了术前和术后的影像学和临床评价相关数据。将患者分为两组:非SENO组(n = 489)和SENO组(n = 451),

Group A

SENO组:脊柱转移瘤患者采用SENO策略框架

Group B

非SENO组:脊柱转移瘤患者采用NOMS、LMNOP或其他策略框架

脊柱转移瘤SENO治疗决策框架系统

脊柱转移瘤SENO治疗估评框架流程图

脊柱转移瘤SENO治疗决策框架流程图

该研究表明,SENO组脊柱转移瘤患者接受经皮骨水泥椎体强化微创手术的比例(67.85%vs58.69%)高于非SENO组,接受脊髓环行减压手术的比例(14.41%vs24.74%)低于非SENO组(P<0.001)。与非SENO组相比,SENO组脊柱转移瘤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较少(9.09%vs15.34%,P=0.004),住院费用较低(P<.001),住院时间较短(P<.001),接受肿瘤全身系统治疗时间较早(P<.001)。此外,与非SENO组相比,SENO组患者的生存结果显著改善(P<.001)。出院后3个月的生活质量包括身体、社交、情感和功能健康,也获得显著提高。

通过总FACT-G评分进行SENO组和非SENO组脊柱转移瘤患者生活质量的比较

患者男性,70岁,肺腺癌T6T7脊柱转移,ASIA分级E级。A-C,治疗前MRI提示T6椎体病理性骨折伴硬膜外脊髓压迫。D-G,治疗前CT提示T6T7椎体溶骨性改变病理性骨折,伴右后外侧结构溶骨性破坏。如采用Bilsky ESCC六点分级,属于高级别中的2级,为减压内固定适应证;如采用新型ESCC十二点分级,则属于低级别中的2a级,通常仅通过非手术治疗即可获得较好的控制。T6、T7脊椎的SINS评分分别为10分和9分。遂肺部病变穿刺完成后,首先开始化疗,待显示存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T790M突变基因检测结果回报后,肿瘤全身系统治疗调整为口服靶向药物治疗。H-J,患者经过第一周期化疗以及10天靶向药物治疗,MRI提示T6节段的ESCC十二点分级降至1a级,于是实施T6T7经皮椎体成形术。K-N,椎体成形术术后CT提示骨水泥填充良好。随后接受30Gy/10f的调强放射治疗,胸背部疼痛完全缓解。

脊柱转移瘤SENO治疗决策框架的特点是:

▶ 决策系统包括治疗评估框架和治疗决策框架两部分,优先进行包括三个方面全身状况的系统评估(S)。

▶ 首次将肿瘤全身系统治疗的有效性(E)确立为独立要素,并在治疗评估框架和治疗决策框架中两次强调肿瘤全身系统治疗对解除硬膜外脊髓压迫和/或增加脊柱稳定的作用和价值。

▶ 神经学(N)核磁共振ESCC分级首次采用新型十二点分级,对肿瘤侵犯椎管压迫脊髓的程度和形态进行进一步分层,弥补了BilskyESCC六点分级中Grade 2和Grade 3过于笼统且不全面的缺点。

▶ 新型ESCC十二点分级包含了核磁共振矢状位脊髓成角、脊髓受压或受牵张后肿胀等最重要不稳定要素,而不再将基于SINS评分为基础的力学稳定性(M)作为决策框架的独立要素,有效地简化了决策流程且避免了手术过度。

▶ 肿瘤特性(O)不但要确定原发肿瘤的放疗敏感性,而且更要确定对全身系统治疗(包括对化疗、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以及免疫治疗)的敏感性。

▶ 对于肿瘤全身系统治疗有效的脊柱转移瘤,不首先推荐开放手术和放射治疗。

结论:新型SENO框架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脊柱转移瘤决策工具,有助于患者生存结果和生活质量的改善,该优良结果可能与患者早期接受了肿瘤全身系统治疗、减少了开放手术、以及降低了手术并发症等因素有关。

该研究成果得到了Neurosurgery的同期述评,最近被国际知名出版机构Springer出版的著作《Epidemiology, Diagnosis, Management, and Prognosis of Spinal Metastasis: The State-of-the-Art In: Interdisciplinary Cancer Research Springer, Cham. 2024》所引用,同时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

脊柱转移瘤SENO治疗决策框架被国际知名出版机构Springer出版著作所引用

作者简介

刘耀升

专业技术大校,解放军总医院骨科医学部派驻第五医学中心骨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博士,解放军总医院硕士研究生导师。

任北京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关节学组委员、北京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肿瘤学组委员。

擅长恶性肿瘤骨转移的综合治疗,负责全中心脊柱转移瘤疑难病例会诊,熟练解决各种脊柱转移瘤复杂病症及重大手术技术问题。在国内外首创脊柱转移瘤硬膜外脊髓压迫症ESCC十二点分级法及脊柱转移瘤SENO治疗决策框架。主编并出版《脊柱转移瘤基础与临床》(唐佩福院士主审)、《肿瘤骨转移与脊柱转移瘤》等专著6部,填补国内空白。以第一作者首位或第一通讯作者发表论著49篇。其中,SCI论著38篇,中科院分区一区4篇,Top期刊6篇,二区15篇,总影响因子121分。以第一发明人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国际发明专利4项,实现产品转化1项。获得中华中医药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

声明:此文内容及图片由供稿单位提供,仅供学习交流,不代表骨科在线观点。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