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清同治五年(1866年)农历十一月初五。
恭亲王奕䜣上奏两宫皇太后:“建议朝廷在京师同文馆内增设天文算术馆,并聘请外国人当老师,招生范围也不要局限于原来的14岁以下八旗子弟了,有功名的汉人举人、贡生也可以招收。”
同文馆在四年前就开办了,也没有听到什么反对的声音,所以两宫皇太后当天就把折子批了,刊登官方邸报,再抄送各个衙门。
但马上就炸了锅了,私下骂声一片:
“同文馆招收汉人举子贡生?成何体统?”
“我天朝难道没有精通天文算术的人?祖宗留下那么多天文算术的经典之作,你不去学!去学洋人的书!数典忘祖!”
“恭亲王这几年主持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天天和洋人打交道,心早就向了洋人了,崇洋媚外...要不怎么都叫他“鬼子六”呢…?
...
就差没把“吃里扒外”四个字说出来了。
02
奕䜣当时有三十二岁,还是年轻气盛,越想越来气,越想越不服气,于是又上了第二道奏折:
“咱大清朝,如今内忧外患,再不自强,迟早再被洋人打进来。要自强就得办洋务!就得培养懂科学的人才!天文算术是科学的基础...我不懂有些人对此指指点点,到底是什么用意?!暂时落后不要紧,最怕落后还不自知...东边的日本都已经提倡维新自强、向西方学习了...难道咱泱泱大清还不如个弹丸?”
最后,还请求将天文算术馆的招生范围扩大到在京的翰林院编修、庶吉士...
“老子就偏要招收这些科甲正途中最牛的学霸!”
这就恶心人——清代对官员出身十分重视,科甲正途是通过正式科举考试或国子监培养获得的官职。其他如捐纳、荫生等则被认为是异途。科甲正途被认为是最高级别的入仕途径。
奕䜣的第二封奏折就像扔下了一颗炸弹,各种反对声音不再限于私下议论,开始登堂入室,贴脸而来。
两宫太后看了些奏折,感觉太过上纲上线,但又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斟酌再三,批复:自古儒家便有“六艺”之说,其中“数”就是算术,招收读书人学习天文算术,不算离经叛道...
两宫太后这语气已经很留面子了,反对派们还不依不饶,又推出一个重量级人物——文渊阁大学士倭仁、同治皇帝的老师、被捧为“道光以来第一儒宗”。
老而不死是为贼,这话用在倭仁很合适。
倭仁上折子,一开篇就气势很大:我天朝数千年来,唯以仁义立国,崇道德而不崇技艺...自古一理,何须多言?
一下就占了道德的制高点。
接着又说:那洋夷...一个个废弃礼义和道德,一心追求技艺和功利,时间一久,何其恐怖?按圣人的话,这就叫“以夷变夏”!
就差说恭亲王是汉奸了。
03
两宫太后左右为难,心里清楚老头这是胡搅蛮缠,但毕竟是皇帝的老师,当朝一品重臣,总要给几分面子。
干脆一推六二五,让恭亲王和群臣“议奏”倭仁的折子,自己置身事外了。
三月初二,恭亲王又上折子,全面驳斥了倭仁:洋人欺负我大清,靠的是什么?是枪炮,是兵船!空谈什么礼义道德,洋人会自己退走吗?发捻会投降吗?
还特地讽刺了一下倭仁:前几年英法联军打到北京来的时候,倭中堂不在(任盛京将军),要是他在,一身的忠信礼义,估计洋兵就不敢来了吧!
最后痛斥倭仁:朝廷如今亟需自强,地方上有见识的督抚都赞同学习洋人,而倭仁这些人还在说大话、空话...扰乱人心,阻碍朝廷自强,到底是何居心?!
狠狠打了倭仁的脸。
但作为朝臣的领袖、主政的王爷,恭亲王如此意气用事,不留情面,不利于事情的解决。
倭仁这样的老道学先生,你越讽刺挖苦他,他就越要和你缠到底...
没几天,倭仁的第二道折子就来了:臣并非反对开设天文算术馆,而是反对以洋人为师。中国自古不缺精通天文算术的人才,不从我泱泱中华寻觅人才,却拜洋夷为师,“上亏国体,下失人心”,“其心殊不可问”。
接着,将恭亲王一军:恭亲王非要以洋夷为师,那能否打个包票,几年能造出洋夷一样的兵船枪炮?几年能打跑洋夷,把割出去的土地收回来?
双方言辞如此咄咄,两宫太后的态度还是让众臣“议奏”。
三月十九日,恭亲王再上折子:倭中堂说得很对...烦请倭中堂为朝廷举荐几位合适的人选,就不用请洋人做老师了。
这一下果然打到了倭仁的痛处。
倭仁这种老夫子,一辈子都是沉浸在孔孟之道、程朱理学中,哪里懂得什么天文算术...
04
这个时候,一直置身事外的两宫太后也表度了,三月廿一日,发布懿旨:你们说的都有道理。不如请倭中堂在京城另外选块地,另开一家天文算术馆,聘请大清臣民为老师,和洋人老师比比,看看谁搞得更好。
倭仁只好老老实实上折子,说自己认识的人里没有精通天文算术的...既然朝廷已经决定增设天文算术馆、聘请洋人为师,臣也不好再多说什么。
两宫太后一看老头的气焰下去了,乘胜追击,再下懿旨:倭中堂既然没有合适的人选,不妨在民间慢慢寻觅,务必把开设天文算术馆的事办成,朝廷拭目以待,静候佳音。
话说到这份儿上,支持谁不是很明显了吗?
倭仁:这不是要逼死我么?我都六十多的人了,历经三代天子,贵为当朝一品、皇帝老师,老了老了,岂能受这帮小年轻的气?
于是一咬牙,要求进宫,当面和两宫太后掰扯掰扯。
三月廿五日,倭仁奉旨进宫“奏对”。
同治小皇帝、两宫太后和恭亲王全部在场。
长于笔杆子而短于嘴皮子的倭仁,被年轻气盛的恭亲王一顿挖苦讽刺,气得胡子抖个不停,却无法有力回击,只能把“子曰诗云”、“圣人所言”的车轱辘话来回说。
直到恭亲王给出最致命的一击,说:“奴才一向十分仰慕倭中堂的学问。如今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政务繁多,人才匮乏,奴才斗胆奏请皇上和两宫太后,让倭中堂到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办差。倭中堂一身忠信礼义,必令各国折服,我们办洋务也就方便多了。
两宫太后当场准奏。
倭仁一听,一口老血差点喷出:老子一辈子憎恶洋人,让我去天天和洋鬼子打交道?再说成了恭亲王的直接下属,那还想有个好?
老头不傻,赶紧磕头,请两宫太后收回成命。
可两宫太后发了话,哪有随便更改的道理?
05
从宫里回来,倭仁越想越窝火,又不敢违逆懿旨,只好上折子,说自己骑马回家时不慎摔了下来,腿摔坏了,请病假,暂时去不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报到了。
能拖一天是一天。
但在家休病假,老头也没有消停,利用人脉,每天撺掇反对派们上折子,攻击恭亲王。
可巧这年京师一带遇到春旱,三月到五月滴雨未下,按古代“天人合一”的理论,这属于“天象示警”,表示朝廷有“失德”之处。
于是反对派们就抓住这个,不断上折子,说朝廷出了“奸佞”...
言辞最露骨的是候补直隶知州杨廷熙,他说:如今朝廷已形成一派“朋党”,处处学习洋人...长此以往,邪气上升,正气下降,国将不国!此等行为,与乱臣贼子何异?臣请诛杀他们以谢天下!
虽没有指名道姓,但说谁再清楚不过了。
老杨一个小小六品知州,还是候补的,谁给他的勇气?倭仁呗,难道是梁静茹?
恭亲王不干了,马上上折子,说自己德行浅薄,不能服众,请求辞职。
两宫太后知道恭亲王的才干无人可替,赶紧下旨挽留,同时公开发上谕严厉训斥了杨廷熙,还顺带不点名警告倭仁:你年纪不小了,老老实实等退休...别拉帮结派搞小动作...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
倭仁看到上谕,吓得脸都白了,只得上书,言辞卑微地自我检讨了一番,又可怜巴巴表示,自己年纪大了,身体不好,脑子也糊涂了,实在干不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差事,请两宫太后开恩,免去这份差事...
到这会儿,倭仁是真认了栽,且态度不错,两宫太后下旨同意免除他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差事。
也再没有人敢反对这事儿了。
06
恭亲王终于赢了。
但真的赢了吗?
一个人从小完全没接触过数理化,完全沉落在儒家文化的浸染中,他成年之后再去学习西方科学知识,是非常困难的。
原来计划招收90名学生,最后勉勉强强招到了70多人,绝大多数还是冲着朝廷提供的官职和薪俸来的...数学基础水平,可能连西方的小学三四年级都达不到...
一段时间后,就有40多人因为跟不上陆陆续续被淘汰...又有20人因为过于吃力自己选择了退学...
最后只剩10人...
这时候,恭亲王才明白:科学,是要从娃娃抓起的。
一年之后,在他的大力支持下,第一批留美幼童终于得以走出国门,漂洋过海,开始了求取科学的漫漫长路……
参考文献:《清史稿》、《清实录》、《筹办夷务始末》、《西学东渐记》、《京师同文馆略史》
当下骂这个“崇洋媚外”、骂那个“汉奷”的,可不是少数。
老头子不可取,学习就是摘取吸收别人总结出来的知识,什么时候都不晚
所以恭亲王祸害华夏两百年,我认为我们就应该闭关锁国,把所有洋人的东西都毁掉
满清殖民中华,罪恶滔天
所谓爱国人士不过尔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