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大授衔,刘亚楼为何只授上将军衔?是被低授了吗?

花开半夏千古 2024-11-10 10:26:44

1955年大授衔,中央军委根据将军们的资历职务、功绩等诸多因素,分别授予了将军们不同的军衔。

尽管这次授衔都是严格按照评选标准确定的,但其中有的人的授衔却也难免引人讨论,一如刘亚楼。

解放战争中,“林罗刘”三人堪称黄金组合,四野也是在他们的带领下所向披靡,无往不利。

但作为参谋长的刘亚楼,在赢得生前身后名的同时,相较于林、罗的元帅授衔,自己却仅仅被授予了上将军衔。

要知道,当时东野的政治部主任谭政、第一兵团司令员萧劲光、第二兵团政委黄克诚厚后来可都是被授予了大将军衔。而且建国后,刘亚楼又被中央委任为空军司令的要职,相较之下海军、装甲军、公安军司令可都是大将军衔,是以这也不免让一些人会觉得刘亚楼是被低授了。

那么刘亚楼有被低授吗,为何他只被授了上将呢?

事实上,刘亚楼并没有被低授。而他只被授予了上将军衔的缘由也大抵可以归结到资历、战功、级别、山头等几个方面。

1955年1月,负责主管授衔工作的干部起草了《关于元帅、大将、上将问题的报告》。

当时报告中关于拟授予大将军衔的人数为15人,但是我们要说的是即便此时刘亚楼也仍未进入大将名单之中。

后面在综合考虑之后,中央决定大将军衔的拟定授予人数从15人减为10人,刘亚楼也就更没有机会争夺大将军衔了。

其实单看“落选”大将的5人名单——张宗逊、宋任穷、萧克、王震、周纯全,也可见一斑(尤其是张宗逊,无论是哪一方面他都全面落后)。

我们来看一下刘亚楼将军的履历。

1929年,刘亚楼加入共产党,同年9月参加红军。

之后他从班长开始,靠着出色的表现一路拔擢。及至长征时期担任了红一军团第1师师长,到达陕北后担任了红2师师长。

抗战期间,刘亚楼短暂担任了抗大的教育长一职,后到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直到1945年8月才回到中国。

解放战争时期,刘亚楼相继担任了东北野战军参谋长、东北局委员、14兵团司令员等职务。

建国后,刘亚楼出任了空军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等职务。

我们再来看看,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的标准。

职务上,大军区司令和政委,总部正职或特殊兵种司令。

级别上,军委委员级以及资深、特殊兵种正兵团级干部。

资历上,红军时期军团干部,最低师级干部;抗战时期八路军旅级或者新四军军级干部;解放战争时期大军区级干部、正兵团级以上干部。

刘亚楼将军的资历,红军时期是师级干部,够得上下限;但是抗战时期,缺席了整个抗战时期,无疑是巨大劣势;解放战争时期,担任参谋长、兵团司令(正兵团级)够得上。

再看刘亚楼将军的级别:正兵团级,而作为对比我们不妨看看十大大将的级别。

十大大将中,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萧劲光、张云逸、罗瑞卿八人乃是军委委员级,且无一不是身居要职。

王树声、许光达为正兵团级,这一点上刘亚楼与王树声、许光达平级。

这里可能会有朋友提及谭政,毕竟解放战争时期谭政居于刘亚楼之后(103,104代号,事实上当时参谋长的地位并没有特别高),其实还有必要说一句谭政1945年便是中央候补委员,此前也担任过军区副职,而且谭政资历上也占优,且是政工代表。

如此看来,要想竞争成为大将,王树声、许光达就是对手了。

这里就得说“山头”了。每一支队伍都为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它们也理应在授衔时期有一个代表来代表它们。

王树声将军的优势在于,他参加过黄麻起义,鄂东军,还是木兰山七十二杰之一,在长征时期担任过红四方面军的副总指挥,这一点上资历就让他足以成为红四方面军中大将军衔上的代表。

这一点上,刘亚楼将军显然是比不过的。即便是有101从旁提议多加一些井冈山时期的干部也不行。

再比一下许光达将军,许光达将军出身于红二方面军。贺龙是红二总指挥,元帅方面的代表。而许光达将军则成为了红二方面的大将代表。

必须要说的是,倘若萧克表现出色,亦或者卢东生没有被苏联军人枪杀,许光达将军是有不足的,难成红二方面的大将代表的。

而且许光达还是红六军硕果仅存的高级领导(周逸群、段德昌、胡慎已、傅光夏、旷继勋等人都去世了)。

就这样许光达也就成为了红二方面大将的代表,被授予了大将军衔。

这里必须要说的是许光达将军的的高贵品质——主动申请降衔,让衔。

这也让毛主席大为感动,将他称为共产党人的明镜,与明朝名将徐达并称。但即便是让衔,许光达将军也是希望让给王震将军。

如是之下,综合来说刘亚楼没被授予大将是正常的,授予上将亦是合情合理。

参考资料:

军网文章《新中国成立后我军干部级别的沿革》

彭德怀、罗荣桓联名上报文件《关于元帅、大将、上将问题的报告》等

0 阅读: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