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奇石“图”派的文化储备
三、“粗线条”在“皴法”、书法等创作中的实践,是玩石人欣赏奇石“图”派之筋脉构图的文化储备。
“粗线条”在“皴法”中的知识,玩石人也可以从邹德中的著作《绘事发蒙》一书汲取。比如柳叶描,它是用笔两头细,中间行笔粗,柳叶描和兰叶描类似,都是虚入虚出的笔法;比如蚂蝗描,它伸展自然,柔而不弱,无臃肿断续之迹;比如钉头鼠尾描,其落笔如铁钉之头,似有钩子,行笔收笔则如鼠尾,一气拖长,所谓头秃尾尖,头重脚轻,于细劲中仍见骨力。清代“三任”常用此法。等等。掌握该类知识,它对于玩石人欣赏奇石“图”派之筋脉构图的形式美来说,也是不可或缺的养料。
当然,对于三江金纹石来说,见图26-4,
图26-4 《行书“业”》三江金纹石 20*18*28厘米 王雁鸿 藏
如果仅仅有“皴法”方面的知识,还是远远不够的。比如,如何欣赏该石表面之黄色筋脉的构图?相信很多玩石人,更是茫然的。
如此,玩石人就需要储备一些书法方面的知识。
众所周知,书法是我国传统造型艺术之一。它是用圆锥形毛笔书写汉字(篆、隶、楷、行、草等字体)的法则,包含执笔、用笔、用墨、点画、结构、分布(行次、章法)、风格等技法。根据实践,它一般要求执笔者要指实掌虚、五指齐力;用笔要中锋铺毫;点画要圆满周到;结构要横直相安、意思呼应;分布要错综变化、疏密得宜,通篇贯气并崇尚个性、风貌和意趣。
如此,玩石人如果将该三江金纹石表面的黄色筋脉看作是“书法”中的线条,那么,这些线条是不是也像书法创作中的线条一样给人一种“力度”的美感呢?
答案,显然是肯定的。
你看,在该石表面的墨绿色背景上,那些金黄色的筋脉,它们展现的像不像是书法家一样的天公地母在运笔时的一种力的传导过程?即从发力到手指,通过肘、腕、指等再到笔杆,再下注到笔毫的过程。显然,是这个力的传导过程引发了玩石人的一种物理上的联想。
当然,据专家介绍,书法线条的力度并不是由握笔的力度来决定的。它是一种由书写技巧所呈现出来的在视觉上的力感。这个力包括三个部分,一是物理的力(书法家主体),二是控制的力(艺术),三是感觉的力(观众对作品产生的力世感觉)。这个力线条的力度与作者主动施加的力量有关,又与用笔的运动方式有关。书法的笔力与笔毫的运行与动作、笔锋的走向、墨的枯湿处理、笔毛与纸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与笔墨形状等都有着比较密切的关系。显然,这些是笔力展现其魅力的根本所在。
同时,欣赏该三江金纹石之表面的黄色筋脉构图,它是不是给人一种行书的“业”的感觉?
答案,显然是肯定的。
你看,构成行书“业”字的最后一笔“横”画,它是不是给人一种厚厚,而不是薄片一块的感觉?
答案,显然也是肯定的。
因此,蔡邕在《九势》中云,“圆笔属纸,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女书法家卫夫人在《笔阵图》中也指出,“夫三端之妙,莫先乎用笔;六艺之奥,莫重乎银钩”;清笪重光《书筏》更是认为,“古今书家同一圆秀。然惟中锋劲且直,齐而润,然后圆,圆斯秀矣。”
不仅如此,该三江金纹石《行书“业”》,它表面的黄色筋脉有没有展现出书法线条一样的那种“节奏”呢?
答案,还是肯定的。
玩石人知道,要产生节奏,光靠一个形式因素是不够的。比如三江金纹石《行书“业”》,两个相同的“竖”之形式因素产生和谐,两个对立的“左右”两点之形式因素产生对比,节奏便在这些不同的形式因素中产生了。同时,该石表面的墨黑色空白与金色筋脉之比,空白的墨黑色大小之比,金色筋脉的点线之比,乃至它的粗细、干湿、方圆、转折之比等,更是金色筋脉之线条节奏的具体体现。
当然,如果纯粹从该石表面“业”字的左右两“点”来看,那么,左“点”斜向上提,好像“宏图伟业”刚刚开始;而右“点”接着向上,又回旋加速周转,形成了不规则的完美的“圆”圈,仿佛伟“业”最终圆满完成。
由此,王朝闻先生认为,“观赏石虽然不是书法、绘画或雕塑,但如果赏石者能够具备观赏书法、绘画或雕塑的审美经验和能力,具有相应的高尚的审美趣味,他更有可能成为赏石的内行”⑥。
《石道》(1-4卷)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