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下群众工作的挑战与对策:基层党委书记必修课!

日出东方妮蔻 2024-12-22 09:23:10

群众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领导干部应发扬劳模精神,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四风”,将群众工作落到实处。做好群众工作需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解决民生问题,关心群众生活。群众工作的本质是密切党群关系,核心是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领导干部应树立群众观点,加强修养和锻炼,在群众工作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中国共产党依靠群众,一切奋斗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基层党委书记应认识群众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高群众工作科学化水平。

一、党的群众工作的优良传统

(一)革命战争年代党的群众工作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的独立、人民的解放和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奋斗。深入群众,传播革命真理,启发革命觉悟,团结带领群众投入革命斗争,依靠人民群众取得了革命的胜利。毛泽东指出,共产党是为人民利益而斗争的,代表人民利益的。这形成了共产党员与人民群众之间的紧密联系,奠定了革命胜利的群众基础。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群众工作

党在全国执政后,保持与群众的密切联系是最重要的。持续的、不间断的努力,使党员保持为民本色,坚持群众路线。但也存在脱离群众的错误,官僚主义、命令主义等现象。党的“三反”和整党运动是反对脱离群众、加强党与群众联系的重要斗争。党的八大要求坚持群众路线、民主集中制等。

然而,党的八大的正确主张并未能坚持。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由于对国情认识不足、对执政规律缺乏了解,出现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等违背群众路线的错误,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给党、国家和人民造成了严重灾难。

(三)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群众工作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历史上的伟大转折。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满足人民对物质文化生活的强烈愿望是巩固执政地位的关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做好群众工作、密切党与群众关系奠定了政治基础。

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21世纪。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使党的群众工作更加明确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坚持党的宗旨、密切党与人民群众联系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要求。

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群众工作,保持与群众的紧密联系是其显著标志之一。在执政条件下,面临新的历史环境和社会变化,党的群众工作需要以新的视角看待和处理。党员干部特别是基层党组织书记需要适应这些变化,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尽管环境任务有所不同,但党的宗旨和群众支持党的立场没有改变。

(一)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历史定位

党的新历史定位表现为两大根本性转变:一是从领导人民为夺取政权而奋斗转变为领导人民掌握并长期执政;二是从在外部封锁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转变为在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伴随这两大转变,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三个核心问题。

首先,党地位的变化对党群关系产生深远影响。早在党的八大上,邓小平就指出执政对于共产党人来说是一场考验。执政意味着掌握权力,既带来了革命胜利的成果,也带来了如何提升执政能力、防止权力侵蚀的挑战。因此,如何优化权力使用,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是当前的重大课题。

其次,党的任务和历史条件的转变同样影响党群关系。革命时期,党的主要任务是阶级斗争。然而,执政后,党将经济建设视为历史使命。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党不仅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还经历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这需要党不仅具备发展市场经济的能力,还需协调利益、整合社会、巩固群众基础。

最后,反腐败问题是影响党的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如何防止权力渗透到市场经济资源配置中,是党面临的最大挑战。党始终坚持以人民利益为最高标准,坚持群众路线,深入群众、反映民意、集中民智,所有党员干部必须真正代表人民行使权力,杜绝以权谋私和既得利益集团的形成。

(二)人民群众自身及其利益需求的巨大变化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仅党的历史定位发生变化,人民群众自身及其利益需求也发生巨大变化。

一是群众自身的巨大变化。当前群众独立性、民主意识显著增强,且阶层分化明显。如工人阶级的分化、农民阶层的变化以及新社会阶层的出现等。这要求党的政策必须正确反映并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兼顾不同阶层和群众的利益。如何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是党群关系的核心问题。

二是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利益协调的问题。市场经济的发展导致不同利益群体的出现。党需善于协调这些利益,调整利益结构。

三是民主政治的发展提出了政治参与的问题。扩大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政治参与有利于稳定政党体系、将不同利益群体纳入政治体制内,并增强人民群众对执政党的认同感。

(三)执政环境下的干群关系新特点

群众对党群关系的认知更多是基于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的表现。当前党内存在一些问题,如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严重影响了党在群众中的形象;一些党员领导干部执政能力不强;极少数党员领导干部脱离群众甚至腐败。

党的群众工作的基本经验:

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群众工作,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群众工作经验。这些经验包括:

1. 重视群众工作的重要性:党始终将群众工作放在重要位置,认识到只有做好群众工作,才能推动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2. 深入了解群众需求:通过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的实际需求和关切,为制定政策提供依据。

3. 坚持群众路线: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让群众参与到决策过程中。

4. 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根据地区和时间的不同,采取不同的群众工作方法,确保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5. 建立健全群众工作制度:通过制度化的方式,规范群众工作的流程和方式,提高工作效率。

6. 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基层党组织是群众工作的重要力量,要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提高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和凝聚力。

这些经验是对过去群众工作的科学总结,也为今后的群众工作提供了深刻的启示。基层党组织书记应深入学习并践行这些经验,以更好地服务群众,推动党的群众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基层党组织书记要继承和弘扬党的群众工作的优良传统,这是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根基和源泉。在新历史条件下,要传承和发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好传统、经验和做法。

(一)紧密结合群众实际需求,强化思想政治工作

为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工作部署的同时,重视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共同职责。基层党组织书记应深入群众,沟通思想,增进了解,取得群众对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要注意到群众中的思想问题往往与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密切相关,因此,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是治本之策。要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将教育引导与提供服务相融合,相互促进。

(二)言传与身教并重,树立榜样力量

基层党组织书记应以身作则、率先垂范,通过深入到群众中,用群众的语言宣传群众、教育群众,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入人心。书记的亲身示范会产生巨大的人格魅力和道德力量,吸引群众凝聚在党的周围,增强党的领导力。

(三)继承优良传统,持续开拓创新

在继承和发扬党的群众工作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基层党组织书记应积极探索创新群众工作的途径与方法。要紧随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程,学会用民主的方法做群众工作。同时,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探索用提供服务的方法和经济的手段开展群众工作。要及时总结推广新鲜经验,推动群众工作不断前进。

(四)综合多种手段,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

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本质上是群众工作,是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有效方法。基层党组织书记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时,必须结合实际,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在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发挥这一优势的基础上,要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包括发扬民主、说服教育、耐心疏导、经济调节和依法调处等。同时,要利用基层各类阵地和文化设施,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广泛宣传先进事迹,弘扬社会正气。还要坚持依法治国,强化公民道德与法制意识,创造团结稳定、积极向上的良好社会环境。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