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内篇》蠡测第十八节:与物为春

袁连法爱文学 2024-09-14 12:20:39

第十七节 与物为春

兀者王骀忘其知(智),兀者申徒嘉忘其形,那哀骀它呢?

鲁哀公问于仲尼曰:“卫有恶人(形不全者)焉,曰哀骀它(爱戴他)。丈夫(男)与之处者,思而不能去也;妇人见之,请于父母曰:‘与为人妻,宁为夫子妾’者,数十而未止也。未尝有闻其唱(讲述,倡导)者也,常和人(随人而应,与王骀的立不教、坐不议有别)而已矣。无君人之位(非尊)以济乎人之死,无爵禄(非富)以望人之腹,又以恶(非全形)骇天下,和而不唱,知不出乎四域,且而雌雄(飞曰雌雄,走曰牝牡。此处指男女)合乎前(聚在面前,与王骀的物聚之相同),是必有异乎人者也。

哀骀它正是《道德经》中的圣人,第四十七章:“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寡人召而观(只是目见)之,果以恶骇天下。与寡人处,不至以月数,而寡人有意(此处用心关注)乎其为人(品行)也;不至乎期年,而寡人信(彻底心悦诚服)之。国无宰,而寡人传国焉。闷然(不乐意)而后应,氾(泛,虚与委蛇)而若辞。寡人丑(羞,自耻不如)乎,卒授之国。无几何也,去寡人而行。寡人恤(此字似应为憮字)焉若有亡(怅然若失)也,若无与乐是国(不以有国而乐)也。是何人者也!”

再参《道德经》第五十八章“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正是和而不唱的表述,以修身而治国,一以贯之于无为。

  仲尼曰:“丘也尝使于楚矣,适见豚子食于其死母者。少焉眴(惊恐)若,皆弃之而走。不见己(如己)焉尔,不得其类焉尔(一死一生)。所爱其母者,非爱其形也,爱使其形者(德,生)也。战而死者,其人之葬也不以翣(古代出殡时的棺饰,状如掌扇)资;刖者之屡,无为爱之(无足何用屦)。皆无其本矣(德为本,生之道)。为天子之诸御(驾驭者):不爪翦,不穿耳;取(娶)妻者止于外,不得复使(以御与治国作对比)。形全犹足以为尔,而况全德之人乎(御者以才不以德)!今哀骀它未言而信,无功而亲,使人授己国,唯恐其不受也,是必才全而德不形者(德才兼备,德无形而才可济用)也。”

此处涉及德、形、才三者,参庄子《天下》:“泰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物得以生谓之德;未形者有分,且然无间谓之命;留动而生物,物成生理谓之形;形体保神,各有仪则谓之性;性修反德,德至同于初。同乃虚,虚乃大。合喙鸣。喙鸣合,与天地为合。其合缗缗,若愚若昏,是谓玄德,同乎大顺。”

  哀公曰:“何谓才全?”仲尼曰:“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流行)也。日夜相代乎前,而知不能规(窥)乎其始者也(命之行如日月代谢)。故(命之或得失生死)不足以滑和(乱德之和),不可入于灵府(扰性之定)。使之(灵府)和(中和)豫(乐)通(达)而不失于兑(锐,极端。即是君子居易而俟命)。(如)使日夜无隙,而与物为春(日夜就像是为万物创造春天),是接而生(心之活泼)时于心(心之不乱)者也。是之谓才全(心之不失其用即才全,如天地之生生之仁)。”

记得前面的“豚子食于其死母”,虽然是实指,但也是生生之道的比喻。可参《道德经》第五十二章:“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习常。”

“何谓德不形?”曰:“平者,水停之盛(虽盛却不溢不滥)也。其可以为法也,内保之而外不荡(动荡,可参王骀的止心如水,但水其实永远在流动中)也。德者,成和(中和,天地之大本)之修(修成中和而自得,物不可离)也。德不形者,物不能离(外物不可诱之而离散,不役役于物但又不离于物)也。”

中和之论,儒道同调。《礼记·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哀公异日以告闵子曰:“始也吾以南面而君天下(为天下君),执民之纪(纲纪)而忧其死(致其死),吾自以为至通(最通达,有生生之德)矣。今吾闻至人(视仲尼为道家的至人?)之言,恐吾无其实(德),轻用吾身而亡吾国(自以为才德配位,与卫灵公子轻用其国还是高一个境界)。吾与孔丘非君臣也,德友(同德之友)而已矣!”

孔子论友:“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损益之友,都是出乎有形,而真正的德友却是无形的,只是心灵相通而已。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