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问大家一个扎心的问题:什么老人是被迫无奈而离世?孝子真能得福报吗?
今天看了一个短视频,说很多老人久病卧床几年后,其实子女都希望老人早点走了算了。有些老人,从身体层面是可以继续留在这个世界的,他们其实并不愿意离开这个世界,但是,由于各种现实的原因,却不得不离开这个世界。我甚至看到这样一个故事(我不知道它是否真实),说一个老人卧病在床,儿子回来伺候了一个月,老人身体逐渐好转。可儿子对老人说:妈,我还要去上班,还要去挣钱啊!然后老人很快就去世了。
这是一个很扎心的话题,我不做评论,我只看评论。评论区里的争论极其火爆,说什么的都有。其中一个网友的发言引来众多围观与点赞。她是这样说的:我公公卧床几年,都是我在照顾他。他的几个女儿每次来看他,都没什么好言语,显得很不耐烦,嫌他活得太久了,拖累他们了。可是,公公去世时,在葬礼上,这几个做女儿的又哭得非常伤心,我却哭不出来。
在这个网友的发言后面又引来了众多评论。其中被点赞最多的则是这样一条:“人在做,天在看。你将来一定有福报!”
我也为这条评论点了赞。
但是,我心里也清楚,这只是一个美好的祝福,并不能代表事情的全部。因为还有一个相反的现实是: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
其实,好人(包括尽孝道的人)是不是会有福报,并不是很确定的,只因这福报的标准实在太不统一了。你认为的福报,对他人可能就是灾难啊!比如有人觉得,为自己的理想献出生命,也是幸福,是福报。可是,很多人会觉得这不是福报,是灾祸。
还是再回到前面的话题,为父母尽孝其实并不需要什么将来的福报。如果是为了将来的福报才去尽孝,那么这种尽孝就不是发自内心。不是发自内心去尽孝,尽孝的过程就会极其痛苦。在痛苦中尽孝的人,将来会有福报,你相信吗?反正我不信!
反之,从不想什么福报,只是发自内心去尽孝。在尽孝中感受到了心灵的安宁,体验到了美好的情感。这样尽孝本身就是幸福,就是福报,还需要什么将来的福报!
中华文化传统崇尚“理”、“道”、“性”,而压制“情”,认为“情”会导致“天理”“天性”丧失,偏离道统,有失“中庸”和“中正”,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中国人的天性乃至创造力。所以,明朝才有汤显祖等人的“以情抗理”之说。也算是一点“矫枉过正”之举吧!
我们总是津津乐道于“孝敬父母”的“道”和“理”,却不谈孝敬父母的“情”。如果你和父母没有和谐美好的感情,无论你懂多少孝敬父母的道理,你也很难做到真正孝敬父母。像舜那样,后母要致他于死地,他还无怨无悔地孝敬后母,普通人是很难做到的,因为他完全不顾自己内心的情感需要。
而那些能够安心孝敬父母的人,大多是和父母感情和谐的人。所以,这种孝敬本身就是前世最大的福报,还祈求什么将来的福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