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式太极拳牛春明述练太极拳的要领

京京聊太极 2024-09-18 19:10:37

一、步法

步法是太极拳术中五法之一。步为根基,是维持稳固基础之根,术语言:“手到脚不到,必定瞎胡闹。”足以说明步法正确,才能做到练拳的一切要领与要求。务必重视,才能得其正果。

二、虚实分明,忌双重

练太极拳时,从头到尾(脚)四肢百骸都在虚实变换、阴阳相济循环之中,每一手法其虚实的相互变换甚密,自始至终处处随虚随实,如果有分寸之地未注意到虚实的转换,则触犯双重毛病。

妨碍劲路的集中,就不能将劲随时调动集中,好似移动重量支撑之双脚,不但不能轻灵移动,反被重量所牵制,就是双重所致。然此理非一日之功,也非纯熟功夫不能领会。

三、虚领顶劲

简意头宜中正,即从头上找百会,头颈自然中正。

虚领顶劲又称顶头悬,使大脑皮层与脊髓间联系自如、活动灵活,头颈肌肉自然不僵硬,使气血的流通畅顺无阻,提顶劲之意也就在此。

四、涵胸拔背

涵胸拔背意指胸内涵气贴背,使气沉于丹田,气贴于背而行,则能力由脊发。

涵胸,非弯胸屈背,指含而已,助练精气神运行,便于经络气血流通,呼吸畅通;拔背使脊柱顺其生理自然弯曲,即在第 7 颈椎骨向上轻微一提即成。使“气贴于背,敛入脊骨”。

涵胸拔背是相辅相成的,还需自行逐步体会。

五、尾闾中正,神贯顶

尾闾指脊椎末端的尾骶部中正,即要全身放松,从尾闾到头顶都要中正,如不能挺胸凸肚、翘臀部。“尾阊中正,神贯顶”,以身躯中正、重心稳固,精气神均练到为原则

六、松胯,松腰腿

腰、胯、腿均要放松自如,两脚有劲,下盘稳固,虚实变化皆由腰、胯、腿转动协调一致,腰胯为一身主宰,有不得力处腰胯松动求之。其实不但腰、胯、腿要松动自然,肩、肘、腕也要松动自如,术语“气如车轮,腰如车轴”。皆指腰、胯、腿而言,如有不得势、不得机时,身便散乱,要以腰、胯、腿求之。

七、手方面注意事项

练拳时肩、肘、手、腕都要放松自如,做到沉肩、坠肘、舒指坐手腕。开合、掌、拳等等的运转方法及所到之处的运动过程,即手法。手处处均不可用力,而且在运动中要虚实、阴阳相配合一致,才有助于引伸内劲的培养与锻炼,使最终行于手指。例如腕关节放松按到尽处时掌根微突,只是微突掌根的动作,不能用力。

八、以意行气,气沉丹田

练拳在全身放松条件下进行,初学时呼吸任其自然,练到一定程度时应做到呼吸与动作的开合、起落相配合。行气之法全在意,做到“以意行气”。所要求的呼吸方法是“气沉丹田”的深呼吸。这种呼吸,是利用横膈呼吸,使横膈肌与腹肌作规律性的收缩与舒展,以意识来加强血液循环,加强内脏运动,这种锻炼对维护人体的健康起着积极作用。

九、用意不用力,内外相合,上下相随,相连不断

用意不用力:指练太极拳时全身松开,不使分毫拙力留滞于筋骨血脉之间,然能轻灵变化、圆转自如,使经络气血通,日日贯输,周流全身,则内劲增、身强体健。

内外相合:太极拳内练精气神。神为师,身为驱使。架子不外虚实开合,开不但手足开,心意也应俱开;合不但手足合,心意也应俱合,能内外合为一气,则浑然无间矣。

上下相随:拳论云:“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也。”手动、腰动、脚动,眼神亦随之动,才谓之上下相随。有一不动,即散乱、上下不相随,就不能完整一气。术语谓:“手到脚不到,必定瞎胡闹。”

相连不断:太极拳用意不用力,自始至终,绵绵不断,周而复始循环无穷,贯串一气呵成。这就是太极拳自第一式起势至结束合太极,相运不断,如一圆环无断接处、无凹凸处。

十、练功戒忌

一、是忌暴食、暴饮、饱食、饱饮、过饥及酒后行拳。

二、是大小二便要便净,刷牙洗面要做到清洁,适合穿宽身衣裤,平底鞋。

三、是忌在风前、遗精之后、房事之后、病(大病)初愈之后练功。

四、是练拳后有汗不能立即脱衣除衫或立刻吹风贪凉、冲洗沐浴及坐卧等,也不能立即饮、食,尤其是冰冻之食物。

五、是精神不愉快,睡眠不足,或睡得太沉(即太多),身体疲倦等,暂不宜练功。

PS:本平台收录的各武术前辈及武友的言论,只为个人学习,因个别图文资料来源(作者)不清晰而未署名,望见谅。尊重原创作者版权,期望各友留言点评告知。温馨提示:网络文章要结合自身的体征,是否适合自己,要辩证地看,不盲从。祝各位武运昌盛!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