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个老拳师,讲了一个大螃蟹训小螃蟹的故事,有一天大螃蟹看着小螃蟹横着过马路,就训斥到:你怎么横着走?!小螃蟹一脸懵懂,心想:我不是跟你学的嘛!但又不敢说,停在那里,就不知道该怎么走了。然后老拳师意味深长的说:师父要会教,徒弟要会学,不然好东西就没了。
时至今日,老拳师这句话,依然萦绕在耳边。不禁想起那个耳熟能详的成语:邯郸学步,形容生硬地模仿照搬,结果连自己原有的本领也丢了,后比喻模仿不成,反而把自己原有的长处失去了。东北有句俗语:看样学样,长个葫芦瓢样,就是说一个人没有长性,这也要学,那也要学,模仿半天,最后呢,啥都不是,连自己最基本的摸样都没了。
就八极拳而言,教与学确实都不是很容易的事情,俗语说:“师寻徒三年,徒寻师十年”,体现了师徒关系中双方都需要时间和耐心,不仅是技艺的传承,更是心灵的契合与相互的尊重。但就整体而言,练习八极拳一定要掌握本质,把十字顶拔劲练出来才是核心,而不是着急多学、多划套路、多学招式,甚至一味追求所谓的绝招。连基本要领都没上身,学的再多有什么用?顶拔劲出来了,再去学更多就不会出现“长个葫芦瓢样”的状况,那一定是有模有样的八极拳,是真正的八极拳。
我们都知道“千招会不如一招精”、“一招鲜吃遍天”的道理,但是这一招到底指的是啥,未必就很清楚。八极拳的这一招:就是“十字顶拔劲”,只要“顶拔劲”练出来了,你的小缠也好使,你的大缠也好用。如果没有练出“顶拔劲”,你会再多八极拳的招式,六大开、八大开也好,八大招也罢,所有得都学了,也根本用不上、不好使,因为没技术,更不要说“功夫”和“艺”了。什么叫“花架子”?不是指套路,就是指练了个表面形式,甚至花样繁多,就是一点核心技术都没有。因此,我们再三强调,一定不能丢掉八极拳的核心,丢掉了本质,就是“缘木求鱼”,就与“八极”二字的含义貌似神离、一谬千里。
还有好高骛远者,想学百家艺集大成,到处学习各种拳法,最后却无一所成。曾有练八极拳的学生,痴迷内功而又去学习太极拳,最后呢?太极拳没练出来,八极拳也丢了。我们前辈也曾学习太极拳的好东西,如金刚八式就来自于太极名家“鼻子李”的换艺,但那是李书文式的拿来主义,是八极参劈挂的融会贯通,是围绕八极拳的核心技法,去吸收一些好的精华,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魅力。本质上不是追求表面形式的“繁华”、“百家”,能做到这一点的,在历史上的前辈也是寥寥无几。我们当今没有那样的土壤和环境,能继承下来都实属不易,不要去“贪多嚼不烂”,最后连本身的特色也失去了。
目前还有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就是长拳套路的练法,“长拳化”的趋势是典型的“丢掉西瓜捡芝麻”,是“邯郸学步”的泛滥,长此以往,后果堪忧。尤其在自媒体发达的今天,“长拳化”具有较强的欺骗性,会带偏一群“观众”,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局面。想当年李书文指磨论拳:“八极就是磨脐,太极是磨眼,八卦是磨盘,至于窜蹦跳跃的,就是蒙眼瞎转悠的驴”,我们这是还要倒退多少年呢?
八极拳也叫“开门八极拳”,应用技法上就是打开对方的门户,技艺传承上就是打开一扇门。我们有门里门外的说法,是指拜师入门的徒弟和没有拜师入门的学生之分,细分下去还有登堂与入室的说法。从技术上来说,劲没打合、没来出点“顶拔劲”来,就没有入门。如果学拳照葫芦画瓢,其实就是连门也摸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