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令营对于现如今的人来说非常的熟悉,许多小孩子暑假的时候都会去参加各种的夏令营。
夏令营不止有现实中的,还有网络里面的,而网络夏令营的首创者就是中国的著名作家箫芸。
可能很多年轻人都不熟悉她,但如果家里面的长辈曾经是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那么对这个名字一定是非常熟悉的。
1982年的时候,她承担着巨大的风险给中央写了一封信,这封信在当时引起了非常大的轰动。
后来胡耀邦同志还亲自对这封信做了批示。
正是因为这一封胆大包天的“上书”,彻底的改变了全国8000万知青的命运。
这封信上到底写了什么内容呢?
时代的印记1965年的时候,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政策已经非常的完善。
适龄的年轻人除了进厂子上班或者当兵之外,其他人都不可避免的去往了祖国的各个乡村。
在湖南湘潭市的一个普通教师家庭里面,夫妻两人正在为自己小女儿的下乡做准备。
当妈妈的一边收拾女儿的行李,一边抹着眼泪。
男人也是紧皱着眉头,嘴巴上的烟卷早就熄灭了但他丝毫都没有发现。
“孩子是去毛主席的家乡并不远,我们应该高兴才对。”
知识分子出身的男人轻轻的拍了拍妻子的肩膀。
妻子头也不抬的嘟囔了一句“是距离的问题吗?我是担心咱家的情况影响到女儿。”
因为一家人有好多是搞教育的,所以女儿萧芸受影响没有能够上高中,这是男人心里面最大的痛楚。
所以听到妻子话的他鼻孔猛地张合了几下,然后又颓然的坐在了椅子上。
晚上的时候去和同学见面的萧芸终于回到了家中,看着已经收拾好的行李,她灿烂的笑了起来。
萧芸虽然是一个女孩子但性格非常的开朗,知道爸爸妈妈请假回来一趟很不容易,所以这段时间她表现的很懂事。
一家人没有怎么交流,默默的吃完了一顿简单的饭菜。
第二天一大早,箫芸提着行李走出已经整整生活了16年的家。
她的目的地是湘潭县姜畲茶场。
这个地方距离萧芸的家并不算太远,而且还是毛主席的家乡。
之所以能够把她安排的这么巴适,还是家里长辈们找了不少关系才办到的。
年纪还比较小的萧芸并不知道,能够在自己熟悉的家乡插队,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情。
14年的坚持刚去的时候萧芸因为年纪小,所以被安排跟着一些当地的妇女做茶农。
本身就是地地道道的湘妹子,而且嘴巴还很甜,所以萧芸很讨本地阿姨大姐的喜欢。
她们平时工作的时候非常照顾这个妹坨,这让没有一点干活经验的萧芸很快的就适应了下来。
别看采茶的工作似乎并不算太繁重,但一天的忙碌下来萧芸基本也是被累的筋疲力尽,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
这样整整的坚持了一个多月,萧芸才算是慢慢的适应了自己的工作。
但此时的新茶采摘已经结束了,萧芸只能再去适应其他的一些农活。
时间过得非常快,一晃就到了过年的时候。
这一年萧芸没有回家,而是来到了爸爸妈妈劳改的农场,和他们在一起过了个简单而温馨的年。
抓着女儿瘦弱但长满了老茧的双手,妈妈的心里不是滋味,晚上一个人躲在被窝里面偷偷的哭泣。
相聚的日子是很短暂的,没有几天萧芸就要离开了。
在女儿离开之前,父亲悄悄的告诉她不管是劳作多么辛苦都不能忘记读书,多看看书以后总会有用的。
从小就很崇拜父亲的箫芸把这话牢牢的记在了心里,之后她只要有时间就会翻阅行李中的书籍。
从1965年开始到1979年,萧芸在知青点整整待了14年。
这14年里面她做过茶农、当过样板戏的演员、学习过赤脚医生手册、还做过讲解员和老师。
期间她也期盼能够等到回城的消息,可一直杳无音信。
慢慢的她也就习惯了乡下的生活,不再奢求了。
想着也许自己一辈子都可能回不去了,所以萧芸和另一个名叫李开彦的知青结了婚,第二年就有了自己的孩子。
这其实是当时很多知青都会做的选择,毕竟不管回城不回城日子总是要过下去的。
年纪一天天的变大,总不能真的孤老终生吧。
虽千万人吾往矣就在箫芸已经对回城的事情不再抱有希望的时候,突然政策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化,知青们可以回去了。
这个消息让萧芸有些陷入了深深的纠结,她现在已经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已经不是一个人了,想要回去谈何容易。
晚上回到住处的时候,丈夫也是一脸的凝重,显然他也很为难。
后来经过两人的商量决定各自回城,孩子先由萧芸带着,毕竟丈夫是外地人带孩子不方便。
就这样1979年的时候萧芸带着自己的女儿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在一个工厂的幼儿园里面谋了一份差事。
刚刚回来的萧芸对自己的未来十分的迷茫,蹉跎了青春的她并不知道以后的路是在哪里?
和她一样迷茫的人还有很多,已经到了中年的知青们很多都过得不好,感觉和社会好像有一层隔膜。
在几个热心肠知青的组织下,生活都不怎么如意的知青们经常在一起小聚。
聚会的时候大家会习惯性的发牢骚,肆意的诉说自己心中不满。
这一切让萧芸非常的有感触,她想要为大家做点什么。
于是她把所有人的问题汇总了一遍,发现大家最主要的诉求还是有关于工龄的问题。
知青们的工龄都是从回城之后才开始起算的,这就导致大家的薪水很少,几乎都无法维持日常的生活。
可他们明明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因为国家的倡议下乡劳作了,这些工龄不算的话,总感觉心里面特别的委屈。
感同身受的箫芸于是写了一封言辞诚恳,但又带着点冒失的信。
在信中她明确的提出了有关于工龄的问题,说这是全国8000多万知青都面临的难题。
在信的末尾萧芸写了一句话:
我们真诚地希望,我们微弱的呼声,能唤回国家领导传送的福音。
正是因为这一句话,这封信又被称为《知青福音书》。
一开始萧芸打算联系熟悉的知青们都签上名字,这样就能够得到更多的重视。
后面考虑到她的做法风险很大,说不定会带来不小的麻烦,所以她就一个人悄悄的把信给寄出去了。
1982年10月萧芸选择把信寄往了三个地方:湖南省委办公厅、《中国青年报》和国家计划委员会。
在这封信寄出去了之后,萧芸每天都焦急的等待着消息。
这不是她一个人的事情,而是关乎全国8000多万知青的大事情。
在煎熬中等待了大半年,萧芸这才得到了确切的消息,她的信中央收到了。
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这让萧芸非常的激动,觉得自己终于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但之后很长的时间里面却再也没有任何的消息传出来,萧芸以为中央根本上就没有重视她的诉求。
但其实她的信在中央引起了不小的讨论,连总书记胡耀邦同志都亲自做了批示。
要求相关部门尽快落实好政策,知青的工龄确实应该按照他们下乡的时间来算,不能让8000万知青寒心。
1988年的时候中央出台了一个文件明确的指示:
所有知青下乡的农龄必须一律算作工龄。
这条消息一出来让全国八千万知青都沸腾了,为他们上书的萧芸更是成为了大家口中最应该感谢地人。
但此时的萧芸因为自己私人的事情已经离开了家乡来到了安徽合肥。
所以说她为知青们争取到了应得的福利,但是自己却并没有享受到。
在合肥工作的日子里面同事们都知道了她的所作所为,这让所有的人都非常的佩服萧芸。
萧芸并没有沉浸在过往的生活里面,而是积极的为自己的梦想努力着。
她把自己的经历写成了很多的散文,这些散文不少获得了国家和省市媒体的奖项。
进入新世纪以后,萧芸成立了“成长110”公益圆梦项目,积极的为一些成长中的孩子们奔走圆梦。
为了做这件事情,萧芸搭进去了自己所有的积蓄,但她始终无怨无悔。
在她的努力之下,很多成长中的少年得到了帮助,她成为了一些问题少年家庭的“救命稻草”。
因为一直在为成长中的孩子奔走努力,所以媒体亲切的称呼萧芸为“中国内地的成长之母”。
结语:可能是因为原生态家庭的影响吧,萧芸的所作所为就好像是一根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
不管是她为知青们上书,还是为了问题儿童发声,她所着眼的都不是自己的利益,而是更多人的需求。
现如今这个改变了8000万知青命运的女人已经垂垂老矣。
但是她依旧没有停止自己“照亮他人”的脚步,依旧再为公益事业而奔走忙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