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上次在美国电影中看到其他人种主演随便说n-word还是成龙的《尖峰时刻》。
自黑命贵运动和政治正确糜烂以来,这一词汇已经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但凡提及必然被扣上歧视的帽子。
没有黑粉的大张伟的《阳光灿鸿小白马》在美国流行的一大原因就是因为可以肆无忌惮的说“那个、那个。”
而今《美国小说》开篇就说到了n-word,还是出自黑人之口,实在是惊喜,可站出来反对的却是白人女孩,讽刺属性拉满,自以为觉醒,其实是镢醒。
头开的很好,但后面就有些流水账了。
除了千篇一律的种族、同性、多元、肤色,就是抱怨、牢骚、苦水、family,与一般的美国正确电影没什么两样。
直到男主违背内心写了一本《我有病》的黑人小说,影片才变得有趣起来,辛辣讽刺正式上演,揭露黑人自己不争气,白人伪善的假面,以及社会对少数群体并非真正关心,
所谓正确都是迎合,而非改变,因为放大刻板印象有利可图。
如黑人都是来自贫民窟,他们的身世都很悲惨,都在街头讨生活,身上都有污点,满口污言秽语,整日枪毒斗殴。
什么知书达理与他们无关,什么温文尔雅跟他们不符,社会想看的不是好的一面,而是坏的所有,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不是所有黑人都这样,但那些人没故事,不是所有黑人都这样,但大部分黑人确实让刻板印象变成了真实存在。
美式正确看中的正是这一点,利用黑人想被重视的心理以魔法腐化魔法,将他们捧到极致,为我所用,再把造成黑人遭遇的罪魁祸首转嫁给部分白人,让他们有负罪感,同情心,从而利益最大化。
这样一来,黑人不会去思考自己的问题,只会坐享其成,等待投喂,一旦遇到问题就搞一场运动,矛盾、对立随之而来。
对于富裕阶层来说,这可是白花花的银子,不仅可以禁锢他们的思想,一直充当工具,还能够让他们错以为如此就是觉醒。
片中的黑人作家是中产,他想改变人们的认知,黑人没那么敏感,黑人想成为真正的美国人,不必加上非裔两个字。
可到最后都是无用功,人们的固有印象已成思想钢印,黑人写的书就得放在非裔专区,有深度的内容不该加上黑人二字。
他的黑人兄弟一开口就是F-word问候,做的事也尽是叶子、同性,没有正经工作,每天游手好闲,让他觉得自己应该跟白人一样的的优越感荡然无存。
既然改变不了,那就去迎合。
作家的母亲患病,妹妹去世,经济压力加大,为了赚更多的钱,作家写了一本小说,故事是大家喜欢看的黑人样子。
怎料,这本书被众多出版社看中,还有好莱坞制片人计划将其改编成电影,在好友的劝说下,作家开始编谎,负面越多,版权费越高。
这让他明白那些正确都是虚伪的,当下不流行努力和认真,专业有深度的故事太晦涩,大众不会喜欢,投机才是主旋律。
有争议就有热度,有议题就有钱赚,他们分得清好坏,可他们只想蹭热度,尽管这样做很肤浅,但大家都能够参与进来,现成的热搜。
没人看到,没人讨论,再醇香也无济于事,酒香也怕巷子深,为什么赚快钱被推崇?因为真金白银是真的,其他都是假的,什么主义,都是生意。
男主乱写一通的黑人虚构小说,节目热捧,读者追捧,典礼颁奖。
黑人不觉得冒犯,白人赞不绝口,营销机器推波助澜,舆论信以为真,民众蒙在鼓里,跟着上演皇帝的新装,别人说好那就随大流。
勇敢、尖锐、真实,溢美之词如雨后春笋,男主所期待的觉醒并没有发生,看到的觉醒也是利己主义,因为他们不是底层才不管底层的死活。
那些写黑人悲惨的作家都是在明亮的办公室喝着咖啡,穿金戴银,不愁衣食的中产以上阶层。
他们也知道黑人不都是这样,可这样写白人会买单,黑人会觉得为他们发声,在名利双收面前,让那些同种族、同肤色的怜悯都见鬼去吧。
迎合了正确,好莱坞会拍电影,文学奖会给予认可,媒体们会趋之若鹜,黑人会沾沾自喜,白人会兴高采烈。
整个美国社会处在一种极其割裂的境况下,大家似乎都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但是谁都不愿意站出来戳破这层窗户纸,任由正确泛滥成灾。
本来《美国小说》到此,再给出一个好结尾就能让电影再上一个台阶。
但无疾而终的多重幻想式结局让前面的讽刺瞬间拉胯,起初义正词严,坚决拒绝迎合,到最后还是迎合了多元群体,服从了正确。
男主上台领奖,什么都没说,画面变黑,戛然而止,给出态度,顺应艺术,男主跑到女友家中,与女友见面,又什么都没说,顺应正确,男主在领奖时被击毙,顺应主流。
三种结尾不如一种开放式,毕竟现实中的美国跟电影正好互文,现实都没有答案,电影也大可不必强行挽尊,反而弄巧成拙。
《美国小说》已提名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和最佳影片。
如果现实中击败了大热的《奥本海默》和《可怜的东西》,拿下奥斯卡,那将会让《美国小说》从戏里到戏外完成一次升华,不太好的结尾也就成了蚀骨的讽刺。
自上而下都在迎合,真话没人听,抱着镢醒自鸣得意,大家都明白迎合不好,但利益当前,没人在乎,所以《美国小说》能不能封神,就看奥斯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