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于凤至被迫离婚,临终全身插满管子,说“替我去看汉卿”

鸿毓说过去 2024-07-11 08:36:04
前言

对于张学良并不爱自己这件事,47年来,于凤至一直都假装当一个“聋哑人”。

爱的太深,深到可以原谅一切情感上的伤害,哪怕是娶赵四小姐进门,哪怕是替他善待他所爱的女人。

可1963年,当收到张学良的一封信后,于凤至却没有犹豫,同意了张学良提出的离婚。

女儿不解,多年来母亲如此深爱父亲,为何会同意离婚。

“他是不得已,他有苦衷”,于凤至爱张学良,连离婚都为他着想,

婚离了,于凤至再没见过张学良,直至临终前,生命垂危之际,她的牵挂依然只有她深爱的人。

“一定替我去看看汉卿”,至死,都满是遗憾。

“我不爱她”

张学良对于自己的感情,倒是坦诚,大方的承认道:“我不爱她,我从没真正爱过我夫人,当时父亲逼着我娶的,那时候我怕我父亲,只能听他的”。

或许晚几年相遇,张学良或许也会爱上这个有着高雅气质的富家女。

如果不是双方的父亲非要急着让两个人成亲,于凤至或许还能继续读书,本就已经是新时代女性的一员了,未来也会有更广阔的天地,可遇见了张学良,她只想相夫教子,白头到老。

至于什么远大理想,她都不再多想。

可她不知道的是,张学良是被迫无奈才娶了自己的。

理由是于凤至家中,家底丰厚,父亲于文斗更是富甲一方,经济与政治向来是分不开的,对张作霖来说,有这样的亲家,就是锦上添花。

可接受过洋教育的张学良,多少是有些自视清高,毕竟那个年代能说一口英文的,身边根本不缺名媛还有一些同样接受过洋教育女子,对他来说,那才是能入得了他眼的。

可他不敢与父亲张作霖玩儿命的抵抗,父亲稍微严肃点,张学良就不敢在吭声了,更何况父亲也知道自己儿子并不喜欢于凤至,可为了张家能坐稳,这个联姻必须要完成。

甚至允许儿子,只要不影响家庭,不带回家,在外面跟别的女子怎么闹都无所谓,对张作霖来说,他只要和于文斗的这层亲家关系。

张学良当然知道,父亲已经作出让步了,自己如果再抵抗就是不知好歹了,无奈之下,这才答应了娶于凤至回家。

婚后的张学良,不喜欢于凤至是真的,但尊敬于凤至也是真的。

因为于凤至的高情商,让张学良为之叹服。

尽管在学识上不如张学良,大家闺秀出身的于凤至,知书达理,秀外慧中,张学良的衣食起居于凤至都伺候的从无差错,家事也都打理的井井有条。

上孝父母,下慈儿女,做事张弛有度,赏罚分明,甚至连张学良的四个姨太太没有一个说于凤至不好的。

能把上上下下的人际关系都处理好,绝非是读过洋文,上过洋课堂就能做到的。

家里的事,从不需要张学良操心,这一点上,晚年张学良也曾提到过对于凤至的感激,家里安宁,才有更多精力应对政事。

包括当年父亲张作霖意外在火车上被炸,如果不是于凤至坐镇,恐怕大帅府也不保了。

于凤至“贤内助”的名声还不止这些,当年也是她组织的华北妇女救国会。

战前的粮草筹集,以及战后安抚工作,到处打着张学良的旗号做慈善工作,很大程度上为张学良赢得了更多民心。

可这一切,依然没有赢得张学良的爱,于凤至很清楚,那种尊敬,不是夫妻之间该有的。

明知道他不爱自己,于凤至依然倾尽己能,朋友说她太傻,可她知道,不过是事出己愿,事过无悔罢了。

她爱张学良,不管他是天之骄子,还是虎落平阳……

患难夫妻见真情

都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这句话在于凤至身上,并不成立。

1936年,为了逼迫蒋介石联共抗日,张学良联合杨虎城,策划了轰动全国的西安事变。

蒋介石被逼无奈,当时也确实同意了建立抗日统一战线,可终究是迎来了“秋后算账”。

被杨虎城和张学良摆了一道的蒋介石,怎么能轻易放过这两个“坏了他千秋大业”的“叛徒”呢?

杨虎城被迫前往美国考察,张学良也被蒋介石关了起来。

于凤至得知消息,连夜奔波,处理好了儿女在英国留学的事情之后,又不眠不休的赶快回国,只有一个念头,赶快见到张学良,才能确认到他好不好。

看到张学良没了往日的风采,于凤至心中百感交集。

尽管多年来他们的婚姻名存实亡,当看到丈夫落难,她还是义无反顾的选择陪伴。

张学良最落魄的那些年,于凤至不曾离开,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日子过的不自由,也艰苦,可对于凤至来说,确实难得彼此最贴近的日子,对她来说,甘之如饴。

可即便这样别无所求的日子,还是未能维持下去,乳腺癌让于凤至倒了下去,在张学良多次向宋美龄求助,才同意了让于凤至到美国进行治疗。

得知于凤至手术成功,又得知孩子们都好,张学良心理也得到了极大的宽慰,也无心再关心国事,而是埋头研究起了明史,有了信仰,修养起了身性。

可在大洋彼端的于凤至,从未放弃过救丈夫出来的想法。

她知道要救张学良出来,需要足够的资金,出身商人家庭的于凤至,不缺经商头脑,在朋友的帮助下,在股票市场赚了一笔,很快就赚到金满钵满。

有了资金,有了名气,社会地位,是时候为救丈夫做一些事了,开始到处联合一些学者,通过各大报社,杂志社,声讨蒋介石,揭秘西安事变的前因后。

专门对张学良进行了报道,像当年一样,为张学良赢得了很多正面的反响。

一时间蒋介石被放在了众矢之的,而且知道了于凤至在美国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更加担心有朝一日张学良会借助于凤至的力量,死灰复燃。

这让蒋介石夜不能寐,杀张学良的心也更加急切,这是于凤至没有想到的。

在好友,也是国民党老人的张群提醒下,于凤至恍然大悟。

于是在张学良提出离婚的信件上,于凤至平静的签了字。

“妈妈,你那么爱父亲,为什么要同意离婚呢?”女儿张闾瑛问到。

于凤至没有悲伤,解释道:“只有我同意离婚了,你父亲才会安全些,我们婚姻的存在,会让他的处境如临深渊”。

寄出了这份同意离婚的信件,单独还有一封,是写给赵四小姐的。

“此生唯负一人”

婚姻结束了,似乎两人的关系也戛然而止,陪伴张学良后半生的是赵四小姐。

可陪伴于凤至的,始终是对张学良的思念,尽管思念,但始终保持不打扰。

直到1990年,已经卧病在床的于凤至,在经历了两次白发人送黑发人之后,心力交瘁,93岁的她浑身插满了管子,实在无力支撑下去。

走到了生命的最后,唯一惦念的依然还是一生的最爱,一个并不爱自己的男人。

“我走后,记着,一定要替我去看看汉卿”,嘱咐完女儿,于凤至安详的离开了。

当张学良再见于凤至,已经天人永隔,只是看到墓碑上“张于凤至”四个字的时候,潸然泪下,一句“此生无憾事,唯负此一人”道尽了对于凤至的愧疚。

更让张学良于心有愧的是,于凤至在美国早已为他留了豪宅,股票,存款,早已为她所爱之人,规划好了晚年。

并把自己坟墓旁边的也准备好了,希望自己所做的一切,能换来与张学良的“死同穴”。

可她至死都未能参透,不爱就是不爱,付出再多,爱强求不来,张学良依然选择了和赵四小姐葬在了一起。

倾尽一生的付出,于凤至得到了,也只有张学良的愧疚而已。

参考资料:

张学良先生的三次婚姻

“塞北名媛”于凤至-吉网(中国吉林网)

1 阅读: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