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认知:大脑或许就是宇宙

爱你时尚 2024-12-24 16:18:41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大脑背负着“人类全部智慧存放地”的头衔,它的存在让人类可以很方便地进行思考、判断以及学习。

然而人类的认知能力毕竟有限,尤其是在没有现代技术辅助的古希腊时期,人们想当然地认为心脏是智慧的源泉,于是顺理成章地认为大脑只是傻傻跟在后面当个配角。

然而心脏又有什么能力让它与生俱来就能承载人类的智慧呢?

这也说不过去,于是为了给这个作用不明且没什么用的大脑到底有什么用找个理由,许多人索性就认为大脑是“散热器”,负责帮心脏散热降温。

神经科学发展历程。

到底大脑在做什么?

在获取了古希腊的一些基础知识之后,罗马人进行了更为丰富的探索,并且对人类大脑的结构进行了更为清晰的了解。

他们发现原来大脑分为多个区域,而每个区域又对应着不同的身体部位,于是逐渐提出了“功能区”的概念。

随着时间推移,人类对大脑的探索也在不断深入。

公元前5000年左右,中国古代就提出了关于经络的理论,而经络的出现则表明早在这个时候,人类就已经发现自己的神经能够连接大脑。

1920年,路易吉•加伐尼终于揭开了大脑之谜的一角,他也因此被誉为“神经科学之父”。

在一次偶然间,加伐尼将两个青蛙的大脑图像相遇,在这次相遇中,他发现图像中竟然闪烁着电火花,这令他十分震惊。

意识到这个重大发现后,加伐尼开始对神经信号进行研究,他令青蛙肢体运动,甚至还将一只青蛙老鼠进行融合,让两只青蛙的肢体同时动起来。

最终,他向世人揭示了一个重要结论:原来神经信号就是电流,通过细胞膜表面的通道传输到膜外,那么电流就是信息。

这一发现震撼了整个科学界,为日后神经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很快,科学家们决定寻找一些更大的细胞,以便进行更深入的研究,通过他们的探索,他们发现了鱿鱼的大轴突,这是众多“巨大细胞”中最为巨大的代表。

事实证明,鱿鱼大轴突的巨大体积为科学家们提供了重要条件,使他们得以首次对细胞膜进行准确测量,这一发现标志着生物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然而研究的热潮并没有停止下来,随着实验室内玻璃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们发明了玻璃微电极,比细胞还要细小的玻璃管可以代替外科手术器械直接插入各种细胞内进行神经信号的记录。

这一革命性的技术突破使得科学家们可以更直接、更精确地观察和记录神经信号,为理解复杂的神经网络和大脑功能奠定了重要基础。

在上述先进技术还尚未问世之际,19世纪初,一位名叫奥托•勒维的科学家已经先人一步发表了一项重大发现。

在人们看来,神经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过程属于黑箱操作,很难观测其中的细节。

然而,勒维用他的实验颠覆了这一观念,并揭示了一个决定性的因素:神经递质。

勒维通过观察心脏受迷走神经刺激引起的反应,首次发现了迷走腺中的一种化学物质,并通过将其注入到另一只兔子的心脏中证实了这一发现,结果表明心脏速率显著减少。

这一实验让人们更加意识到,神经递质在神经信号在细胞间传递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它们是神经系统中沟通的使者,使得神经细胞之间能够协调和交流,从而实现复杂的生理反应和行为模式。

至此,人们逐渐将对细胞间传递过程的认识经验总结成了一套规律,也逐渐对大脑内部的工作机制造成了一定了解。

由于大脑内部有许多不同种类的神经细胞,它们彼此之间以极为复杂的链接方式相连,因此大脑的每个部位都不是由单一功能主导运作,而是由不同形式组合而成的一组神经细胞共同进行计算。

蓝脑计划。

大脑在运算时会根据任务类型调动不同位置上的各种神经细胞组合作战,因此每个部位承担特定任务时可以调用自己擅长运算能力强的一组神经元共同进行计算,当任务完成后各位返回各自的位置空闲待命。

这样的设计使得即使是几十万亿个神经细胞共同组成的大脑也有着极高效且完美的质量控制机制,让每个细胞都能发挥出自己最佳状态。

为了让科学家向大脑功能进行更深层次探索,人力与科技公司积极展开合作,创建蓝脑计划。

蓝脑计划是一项雄心勃勃的项目,其目标是通过超级计算机模拟人类的大脑,以期望深入了解大脑如何工作,并揭示意识等复杂过程的奥秘。

这项计划于2005年启动,标志着科学家们踏上了解开人类心智奥妙的新征程。

尽管蓝脑计划在初期取得了一些成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显示出了过于复杂而难以维护的问题。

科学家们不仅需要处理庞大的数据量,还要考虑如何准确地将这些数据集成到计算模型中,同时还要解决模拟结果与真实大脑之间的一致性问题。

最终,在经过多年的努力后,蓝脑计划因其过于复杂而宣告失败。

真正好奇的人类并没有对蓝脑计划放弃,希望能通过先进科技解锁更多未知的大门,于是另一项全新的计划于2015年启动——人类大脑计划。

这项计划同样十分雄心勃勃,其目标不仅仅局限于构建一个高度精确的大脑模型,更是希望推动跨学科领域的发展,加强人类对大脑结构、功能和疾病等方面的理解。

因此,不同领域的科学家们携手合作,共同努力,使得人类大脑计划成为一项全球性的合作项目。

当然,虽然相比蓝脑计划,人类大脑计划成功的可能性更高,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对于人类大脑最终能够实现高度模仿,毕竟科学进步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

随着我们的研究不断推进,我们对大脑愈加了解,也许一定程度上我们会更明白如何模仿它,但这里会承载着多少人类心灵的东西,我们至今仍无法知晓。

无论是什么障碍,科学总有办法突破,更何况技术日新月异。

未来或许我们会有一个革命性的技术,加上一双慧眼,就能瞬间看透大脑中所有正在运行的小程序,并且及时记录下来。

进而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提取出更为精确的数据模型,这样不仅有助于我们更深刻理解认知过程,还有可能改善我们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技巧,让教育更加高效和个性化。

6 阅读:1499
评论列表